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_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及思想感情

zmhk 2024-05-23 人已围观

简介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_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及思想感情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高中课外古诗的解答方法2.杜甫的代表作有哪些3.月落乌啼

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_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及思想感情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高中课外古诗的解答方法

2.杜甫的代表作有哪些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哪首古诗,作者是谁

4.(高手来)一个准高中生关于语文的一串问题(我满意了保证再追加可以追加的最多分)

5.如何鉴赏不同题材的高考古诗词

6.杜甫《登高》的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_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及思想感情

高中课外古诗的解答方法

       古诗词鉴赏技巧

       考点: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特殊意象:

       “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

       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

       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

       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

       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

       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咏石灰》)

       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影疏淡,幽香缕缕,梅花神态活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3、注意 “炼句”

       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

       A、词类活用

       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

       B、互文见义

       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

       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

        C、倒装

       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杜甫在这里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

       D、省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2、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寓理于事:

       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修辞:

       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杜牧的诗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拓跋焘的故事;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

       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

       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

       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

       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

       2、诗歌的个人风格

       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

       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4、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

       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

       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他们才是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

       - 1 -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

       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

       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

       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

       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

       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

       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

       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游月陂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

       分)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 分)营造了宁静

       (或静谧、幽静等)(1 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 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 分)

       [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 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

       寂静。(2 分)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

       - 2 -

       情感的?有何效果?

       3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

       一些表现手法。

       4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

       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二),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

       骤三)。

       答题示例2:

       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②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

       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①“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

       怀。②“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的志向。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1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

       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

       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 3 -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

       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

       无邪,弥足可爱(步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1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

       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

       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

       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

       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答题示例2 :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

       扬呢?(我的)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步骤二)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而一

       个“岂”字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而一个“应”字反其

       意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

       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炼、传神。(步骤三)

       答题示例3: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 分)

       [参考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

       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

       - 4 -

       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

       到极致。

       答题示例4: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 分)

       [参考答案]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

       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 分)

       [参考答案]“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

       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

       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1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

       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1: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

       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答题示例2: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

       “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步骤一)。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

       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

       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

       答题示例3:

       山行即事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苹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注]①: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 5 -

       (1)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3 分)

       [参考答案]拟人手法(1 分)。由首联浮云不定议“阴晴”领起,颔联写“荷雨”、“湿”

       ——下起雨来;颈联写“日出”——太阳又出来了。(2 分,合情理即可给分)。

       (2)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 分)

       [参考答案]借喜鹊的喧声表现对“日出”的喜悦;雨霁日出,波平如镜,爱水的“鸥”

       尽情地玩乐。有声有形、有动有静,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2 分)。诗人精神

       愉快、神清气爽(1 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第六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

       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3.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1:

       南柯子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

       (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参考答案]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

       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题目已经说

       明情感)(想像1 分,画面描绘2 分)

第七种模式评价题型

       1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

       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2 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

       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

       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3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4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 6 -

       答题示例: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

       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

       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

       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

       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

       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

       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

       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

       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第八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

       1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2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

       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

       分明。

       答题示例: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

       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 分)

       [分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

       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

       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案参考]?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

       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

       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

       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特别提示]不论回答何种问题,都应尽量涉及三方面的内容:诗歌相关内容、表达技巧、

       诗歌主旨。例如第五种模式的示例,答案中已包含内容和主旨两方面的内容,如果加上

       “‘折柳’运用了双关修辞,既指听到的折柳曲,又指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折柳相送

       的生活场景”,那么就万无一失了。

       - 7 -__

杜甫的代表作有哪些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扩展资料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

       “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

       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

       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百度百科-春望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哪首古诗,作者是谁

       杜甫的代表作有《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扩展资料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创作。

       杜甫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人民网-邮票上的诗圣杜甫及其作品

       百度百科-杜甫

(高手来)一个准高中生关于语文的一串问题(我满意了保证再追加可以追加的最多分)

       月落乌啼霜满天,\x0d江枫渔火对愁眠;\x0d姑苏城外寒山寺,\x0d夜半钟声到客船.\x0d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名扬海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但如何正确理解该诗的独特内涵,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至发展到近几年连中学教材甚至歌坛也参与了这方面的探讨和争鸣.目前,对这首诗的认识一般有着以下两种不同解释:一种是将此诗形容为一首景物诗,如权威的《唐诗鉴赏辞典》及教科书就认为该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以及诗人卧听疏钟时的感受;另一种是把这首诗理解成一首禅诗,指出该诗以世间笔法,营造了出世间的意境,是籍助于“钟声”用禅心来解除众生烦恼的一首七绝,这一观点在苏州当地颇受关注与推崇.\x0d笔者认为,上述两种看法基本上仍未能准确把握住该诗的风格,牵强附会地曲解了诗的意境,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其实,这是一首典型的思乡曲,从诗歌的内部看,反映的是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无限思念;而从诗歌的外部看,则展现了“安史之乱”给广大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理解这首诗必须结合诗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古诗的语法特点.\x0d唐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暴发,张继从西北流寓至越吴(今绍兴、苏州)一带.根据现有资料,我们只能确知诗人于至得元年~二年(756~757年)曾在这一地区盘桓,至于何时在故苏作客,已很难考证.诗人虽然飘零江南,但仍心系北方战事,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流露出了这种心态.他在《酬李书纪校书越城秋夜见赠》诗中就如此写道“…寒城警刁斗,孤愤抱龙泉.风辇栖岐下,鲸波斗洛川.量空海陵粟,赐乏水衡钱…”诗中“风辇栖岐下”无疑指肃宗在灵武即位而言,“鲸波斗洛川”是指唐朝军队和安禄山叛军在河南一带鏖战,“孤愤抱龙泉”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爱国忧民的悲愤情态,最后两句则反映了战乱发生后该地经济呈现的一派萧条景象.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同样也给江南人民带来了苦难.\x0d张继在姑苏滞留期间,也曾写下了这样一首七绝《阊门即事》:“耕夫招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亩;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诗中反映了农民应募从军,农村老动力缺乏,耕田大量荒芜.可见,战乱给予当地社会经济的破坏是何等深重!因此,我们在阅读与此诗作于同一时期的《枫桥夜泊》时(据查证,张继在姑苏时也就留下这两首诗),就必须认真注意和认识到战乱给诗人带来的重要影响,尤其是那种难以割舍的思乡愁绪,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枫桥夜泊》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精神本质.\x0d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历来争议颇多,但对“月落”一词看法却基本一致,认为当时上弦月升得早,半夜时分便已斜沉了.而笔者发现到,古诗中“月落”和“落月”两词竟有着本质的区别:“月落”表征的是月亮已经失落,意即当时已不能看到月亮;而“落月”则表明是正在渐渐下沉的月亮,说明当时尚能看到月亮.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摇情满江树”两句就说明了“落月”这种景象,又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同样展示了夕阳下沉时的壮丽景观;而刘禹锡在《踏歌词》(其三)“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两句则表明当时乌云密布即将下雨时,聚会的人群四处逃散,只有玩耍的孩童还在拾起人们慌乱中遗丢的花钿.其中的“月落”显然是指月亮已被乌云遮掩了,诗人已经无法看到月亮;王维的名句“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也从另个角度描绘了月亮从云层中突然钻出竟然惊吓了山鸟的情形.因此,张继在诗中的“月落”一词应该指的就是当时已没有了月亮,而人们普遍都将“月落”误解成了“落月”.\x0d然而,诗中的“乌啼”是否就能像在《踏歌词》里那样可理解为“乌云密布,狂风呼啸”呢?笔者认为似不妥,因这与后面的“霜满天”不能联系 .“乌啼”在这里实指当地的水老乌,即驯养后用来捕鱼的鸬鹚.杜甫有诗“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其中的乌鬼就是指的鸬鹚,沈括在《梦溪笔谈》第274篇曾特地为此作了一番注释.鸬鹚在江浙一带较常见,它夜眠时常发出低沉、浑浊、的鼾声,被渔人喻为“闹更宵”.可以想象,当几十只、上百只鸬鹚聚集在江面上时,其啼声必然延绵不段,使人倍感压抑而深染愁绪.至于后人将“乌啼”望文生义地解释为乌鸦或乌鹊,这恐怕不符合其生活习性,而且也不近江南水乡风情.“霜满天”的描述,表看确实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因为寒霜通常出现在地面上,以至不少人为此句提出了疑义.其实,诗人在这里所想表达的是因无法入眠而站在船头已经很久很久了,身上和面庞不知不觉就被霜华沾染了,难道他身外的茫茫夜气中不也正是弥漫着满天霜华吗?!\x0d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在一个没有月亮的阴冷之夜在客船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但导致他辗转难眠而重新走上船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不难想象,作为一个因避战乱而羁旅的游子,他不会不担忧国家的安危,不能不怀想远方家乡的亲人.正基于此,诗人在这一句中其实还运用了暗喻的手笔:“月落”喻示了长安失守和唐王朝的衰落;“乌啼”鲜明刻画出了安禄山叛军的猖獗;“霜满天”则反映出了战乱给整个国家造成的萧条景象和紧张氛围.\x0d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一直是理解该诗的要点,也是争议最多的地方.“江枫”无疑是指江边的枫树,“渔火”必然是指船上的渔火,但关键是如何理解“对愁眠”这一难点.这还需借用现代的水文地质知识来寻找答案:一般说来,在江边种植的枫树开始总是竖直的,但是,由于其下部边坡的土壤长年累月受到了河流的侧蚀作用,慢慢地就会导致近河侧的土壤大量流失,树体在重力作用下便会不断朝河中倾斜,破坏严重的甚至会与水面平行,形成了躺卧在江面的奇特景色,如今在苏州附近的一些老河内仍能目睹到此种现象.\x0d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难理解“对愁眠”的真实含义了.原来,诗人在船上看到的是江边斜卧的枫树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同时也看到了船上斜挂的渔灯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发现它们正双双偎依“相对而眠”呢.此种情形恰恰与诗人的孤刁清寂形成了某种难以名状的反差,这怎能不让他感慨万分啊!一个“愁”字正是道出了他心中对故乡亲人的绵绵哀思.可以看出,诗人在这一句中是采用了比兴的写作手法,将江枫渔火的“双双入眠”与他的“孤身寂廖”形成了对比,又将自己的愁绪转移到它们身上,达到了诗人与景物之间那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x0d三四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必须放在一起作出解释,因为诗人在这里是运用了“倒序”的写作方法.一般说来,诗人应是在先听到钟声后方才会想起——这是从寒山寺发出的钟声,也就是说正常的逻辑线索应该是“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城外寒山寺”.不难发现,诗人是有意将这两者次序前后倒述了.应该承认,这种“倒序”不仅符合了当时诗人的思乡愁绪,更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意境.可以设想,夜深了,一直久久难有睡意的诗人突然听到了从寒山寺传来的阵阵钟声,他此时最强烈的感受和心情会是什么?容易理解,他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这悠扬的阵阵钟声能够让家乡的亲人也能聆听到.因此,正确地诠释这两句诗应该是这样的: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啊,尽管你夜半的钟声是这么悠长亢嘹,可惜仅仅只能让客船上的游子听到,我是多么希望这钟声能够穿过高山、穿过江河、穿过平原,最后飘荡在家乡的上空,让亲人们一起聆听到——那可是远方的游子对他们的声声问候和呼唤啊……\x0d必须指出,诗人张继的故乡是在湖北襄阳,位于诗人当时所在地枫桥的的西面,枫桥又在寒山寺的西面,寒山寺又在姑苏城的西面.因此,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又可以发现,作者的创作思路正是按照“姑苏城——寒山寺——客船(枫桥)——家乡”这么一条由东往西方向线索发展的,而这种次序又恰好迎合了诗人当时思乡时的逻辑思维.如果按照正常的“先听到钟声,然后想起寒山寺,再联系到姑苏城,最后忆起了家乡”显然也就不能真实反映出诗人所想表达的思乡情意.正是如此,一旦钟声把自己和家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作者在句中的“倒序”也就达到了深化和统一的效果.需要说明,“倒序”是古代诗歌里较常用的一种语法,如王维的《春日上方即事》中“柳色春山映,梨华藏夕鸟”两句就包含了这种“倒序”结构,又如杜甫《秋兴八首》的名联“香稻啄余鹦鹉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也同样采用了这种语法技巧.事实上,《枫桥夜泊》的这个诗题其本身似乎也隐含了这种“倒置”的修辞笔法.因为,按正常的创作思绪似定名为《夜泊枫桥》更妥,如杜牧的《夜泊秦淮》即是如此.笔者以为,诗人在这儿的“倒置”手法依然能起到画龙点睛与深化主题的作用.“夜泊”在这儿可延伸解释为“夜泊的小船”,整个诗题亦就可理解成“夜晚在枫桥停泊的小舟”,其中深刻的寓意也就不言而喻:在战乱的流荡岁月中,诗人自己又何尝不是一叶四处漂游的小舟呢?!\x0d千百年来,人们常常习惯于借助“月亮”来表达自己对亲人、友人的深切思念,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佳句不胜枚举,然而,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又如何来抒发游子的这种思乡之情呢?诗人张继正是独特地采用了“钟声”来传达自己强烈的乡情,这种“静与响、虚与实、远与近”的有机结合并将国家的安危和个人的乡愁紧紧串联起来,终于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境界,这较之前者更为耐人寻味、更为扣人心弦、更为发人深省!——这才是《枫桥夜泊》千百年来久唱不衰的魅力之所在!\x0d寒山寺的钟声,不仅寄托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声声呐喊……愿寒山寺的钟声更响、更长、更广!

如何鉴赏不同题材的高考古诗词

       1.借代: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例如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就是用部分代整体

       2.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1.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简析: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例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问: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简析: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融情于景的特色。

       一般说来,记叙文多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多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多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当然,表达方式的运用也不是绝对的,如记叙文里也可以使用少量议论或说明,议论文里同样也可以使用少量的叙述、描写或说明,说明文里也可以有叙述或描写。至于杂文、游记、随笔等更细的分类文体,表达方式则更加灵活。

       总之,表达方式的使用,一切服从文体和表现主题的需要。

        2.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

       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

       例析1: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例析2: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

       ③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

       例析1:① 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简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

       例析2: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⑶、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李白的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等。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⑷、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修辞方法是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⑸、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析: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薛宝钗 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 ___

       简析:“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⑹、设问和反问:设问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析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简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例析2:王安石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简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3.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画、寓庄于谐、联想和想象,等等。

       例析:简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句的表现手法

       简析:该句纯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田园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这种画法,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4.区别与联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但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

       比如,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但它如果间隔使用,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就非常明显,也可视为表现手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时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等等。

       总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不可回避,我们必须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认真体会,才能真正将它们区分开来,并娴熟地运用。

       3.白描,一两句话即可;有的则需要较长的篇幅,甚至整篇文章才能够完成,如象征手法。对于它们的单独运用,难度要相对减小;如果综合运用(当然不是全部用上),难度就大得多了。作者的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方法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后者。运用时,可以是象征之中含有若干其他方法,也可以是几种方法的先后运用,还可以是互相交织,纷呈展示,彼此作用,形成综合之势,从而充分体现作者运用多种表现方法的综合能力。

       4.赋就是铺陈、描述。比就是比喻。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言他物、发端起情。

        赋作为铺陈、描述的艺术表现手法,可用于写景、景物、写人。赋更多的用于描述生活片段,还有一些诗则描述了大体完整的事情。如《卫风·氓》、《豳风·七月》、《大雅》的《生民》《公刘》等,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叙事了。

        比,即是比喻,。《诗经》的比喻手法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

        明喻是“比”句中既有“彼物”又有“此物”,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关联词“如”字充作比喻的标志。如《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所以孔颖达说:“诸言如者,皆比辞也”。

       兴”既要发端,先言之物一定位于诗篇的篇章或某章的章首。“兴”既要起情,先言之物一定要与下文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这种联系或者表现为先言之物能隐喻下文,或者表现为先言之物能渲染气氛烘托下文,或者兼而有之。

        如《秦风·蒹葭》、《周南·关睢》。“兴”的艺术滋味与艺术魅力主要在于它通过触景生情、睹物有感或因情设景、因事借物往往为诗歌创造出形象生动、画面鲜明、情景交融、自然委婉、蕴藉深厚的意境。

       7.以<济南的冬天>为例

       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作者对济南山山水水的深厚感情,一方面描写景物时做到了情景交融,另一方面,有时又直接抒发感情。阅读时应当细心揣摩,体会意境,并注意那些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如: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都是直抒胸臆的句子。结尾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无限情意。

       还有一些虚实结合的句子,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仅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阅读时也要注意体会。

       8.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战国策》中有一段“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如果你留神一下,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运用这种方法,作者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去细细地体会、揣摩。

       9.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10.所谓通感,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的相互挪移,感官的交相为用,是人们共有的一种高级的感受事物的能力。人们常常利用这种超感性的能力,创造生动的语言去形象地反映事物。对此,钱钟书先生曾举例说:“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瘦’,颜色和香气忽然有了声息——‘闹’;鸟声竟熏了‘香’,风声竟染了‘绿’;白云‘学’流水声,绿荫‘生’寂静感;日色与风共‘香’,月光有簌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

杜甫《登高》的写作背景

       一.语言层面 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在高考的考查中,语言层面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5: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前两句写**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 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 ④整体评估:对语言整体评估的重点是会用一些术语。在诗词的风格上,词有豪放婉约之别,诗曲又何尝不是。但专用鉴赏术语有: 激越高亢。 清婉秀丽。 用语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 用语平易,含义隽永。 在语言结构上,倒装一般表强调,例如: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辛弃疾)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杜甫) 意象罗列是使描写更具镜头感,是**语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一骑红尘妃子笑(《过华清宫绝句》杜牧)。 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 二.内容层面 内容层面主要指从内容上把握鉴赏诗词,高考大纲要求同学能把握诗文的大体意思和艺术手法,这说明在这道题上并不会出一些艰涩难懂的作品。所以,在内容上我们还是要“会抓点”,“会术语”。 ①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专用术语:a.借景抒情(《山居秋瞑》王维)b.托物言志(《咏风》王勃)c.感物伤怀(《蝉》李商隐)d.情景交融e.以情驭景f.以景显情 ②注意诗词体裁上古今关系:专用术语:a.借古伤今b.借古讽今(《越中览古》李白)c.今昔对比d.怀古伤己(《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③特殊意象: 有些事物本身具有特定象征意义,诗词中出现这些事物,我们要把这些特殊象征意义作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例如: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 ④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这方面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例如:《扬州慢》(姜夔)中杜牧的诗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中拓跋焘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详。象《长亭送别》(王实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中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 ⑤蕴含理趣: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里所蕴含的道理只要求学生稍微点出而已。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后游》杜甫) 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是无私心的道理。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杜甫) 看到水的缓缓流动,云的停着不动,竞争的心思,飞驰的意念都停滞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 这诗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另外较有名的说理诗句如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等。 三.扩展层面 扩展层面主要指从整体对诗的把握,使自己的鉴赏提高一个层次的内容。 ①意境及思想感情:主要术语有压抑、沉郁、欢快、雄阔、委婉、含蓄、空灵、直率、自然、风趣、平淡等。此外思想感情有时还有层次,主要术语有:“层层拓展、深入”,“感情渐起波澜”。 ②抒情方式:主要术语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③修辞: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呼告是为了表达感情更直接等等。学生所要做的就是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④多角度欣赏:有些诗词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方面渲染气氛,丰富了诗文的内容。 四.补充层面 同学在回答主观鉴赏题时要注意"三注意": 一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象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二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辛弃疾、毛泽东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画中有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三要注意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三要”作到了,诗歌鉴赏你就成功了一半,此言并不夸张。

       一、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

       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二、原文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译文

       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好了,关于“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