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_桃花源记原文诗 陶渊明节选

zmhk 2024-08-31 人已围观

简介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_桃花源记原文诗 陶渊明节选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1.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2.世外桃源

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_桃花源记原文诗 陶渊明节选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

1.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2.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赏析

3.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作者是谁

4.桃花源记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特点

5.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6.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作业帮

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_桃花源记原文诗 陶渊明节选

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桃花源记》的主旨: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世俗现实的的心情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全文通过对桃花源的描绘,展现出一个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世外桃源,从而抒发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厌弃。

       《桃花源记》的创作背景

       《桃花源记》写于元熙二年。在当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这些晋朝的社会现实激起了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但陶渊明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桃花源记》的全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记注释及原文如下:

       注释:

       1、缘:顺着、沿着。

       2、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3、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4、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5、夹岸:两岸。

       6、杂:别的,其他的。

       7、鲜美:新鲜美好。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

       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作者是谁

       班级:21中文2班 姓名:陈梦柔 学号:2021410124 ****:18486580169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桃渊明集》。文章借用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无限向往以及对当时现实生活的厌恶与不满。

        全诗二十七句,寄真情于叙述描绘之中,寄至味于平淡自然之内,引导读着徜徉于桃花源仙境而怡然自得,从诗艺术结构来说,开头是缘起,中间各个句是描述核心结尾末句则是余韵。对于诗的艺术手法来说,陶渊明作诗擅长使用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就具有这种艺术风格。桃花渊虽然是诗人虚构的世外仙境,但是诗人用写实的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身临其境,确遇其事,更显得诗人情真意切,把诗人想要表达的向往之情升华到更高境界。

        第一段中以“忘、忽逢、甚异、欲穷”等词,其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捕渔的武陵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路之远近”表现出渔人一心只想捕渔,无心计算走了多远,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境界。“忽逢桃花林”和渔人甚异之”两句则是相互照应,先是渔人忽然到了桃花源,后来感奇怪并且好奇,想要进入一探究竟。写出渔人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的神情,又突出桃花林的绝美景对渔人有无穷的吸引力。文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则是诗人写景的点睛之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空气中散漫而来,词藻华丽而不失端庄,造句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表现诗人手法运用何其顺畅,仙境随即从笔端而出。

        接着进入文章第二段,也是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整个过程及进入之后的所见所闻。先从数句描述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两句就点明渔人已到达幽静之地,并且此地并非寻常地方,从渔人的视角突出桃花源的隐蔽深邃。渔人息切地通过狭窄小洞之后,写到“豁然开朗”,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更表现出桃源的仙境之气。渔人进入桃花源之后,对源中一切事物一一进行道来,使读者通过渔人的眼睛见到了桃花源中的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狗吠的景象,其所见所闻,历历在目。随后由远及近,由景及人,描述了桃花源中往来种作?“怡然自得”的生活,勾勒出一幅理想田园生活的蓝图。随后又介绍了村里人对渔人的态度转变,由起初的“见渔人,乃大惊”到接下来的“问所从来”再到最后“便邀还家,设洒杀鸡做食”。一整个态度转变的过程也表现出桃花源的人们热情好客,这才是诗人理想的大同社会吧.

        最后描写了诗人离开桃花源的过程,在返回途中渔人“处处志之”,说明渔人还想要重来,并且“诣太守,说如此”,回去之后就跟太守说了这件事,违背他临走时源中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嘱托,也从侧面体现出“外人”的进人只会打破仙境祥和的生活状态,所以最后无论是何人去寻找桃花源,皆不可得,时间久了,便无人问津了。但是对于诗人陶渊明来说,他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从没有中断,那种远离尘世的生活才是诗人一生的心之所向。并且诗人能想象出桃花源的生活情景,他所想的不仅仅是局限于个人的生活,而整个社会和人民的幸福。他希望的是大同社会的出现,所有人的怡然自然。

        《桃花源记》这篇文章艺术构思非常精巧,一条线索就连接了理想与现实,其中还广泛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增添文章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并且文章洋略得当,中心更是明显突出,语言简绿、生动,看似轻描淡写,但是其中描述的景物历历在目,让人恍若身临其境,令人神狂。使人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写作才能。

桃花源记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特点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

原文如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全文翻译: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向前行船,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装束,完全如同世俗之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详细地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世道,他们居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竟然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全文赏析: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

       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四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1、特点

       文中桃花源,是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2、原文简介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3、简析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

       4、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末期南朝宋政治家、初期诗人、辞赋家、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归隐后写了大量田园诗,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赏析作业帮

        陶渊明: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乃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既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这是一篇颇富传奇色彩的游记。作者以武陵渔人的偶然奇遇为线索,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民风淳厚的桃源乐图,创造出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仙境。

        文章可分成三个部分。先写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在东晋孝武帝太元(376—396)年间,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市)的一个捕鱼人缘溪而行,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见到一片美丽的桃花林。作者在这里用了“忘”、“忽”二字,说明桃花源的发现完全是渔人无意间的巧遇。从下文看,这渔人本来对附近的情况非常熟悉,可是过去竟从来没发现这样的去处。所以,作者接着用“甚异之”来形容他的惊奇程度,用“欲穷其林”来说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所必然要采取的行动。于是,他继续前进,在林尽水源的山边,发现了一个“仿佛若有光”的小口,便舍船而入。经过一段只能通人的狭路之后,忽然来到一个新奇的世界。就这样,作者用委婉曲折的描述法,首先给桃花源世界蒙上了一层迷离神奇的色调。

       

        那么,桃花源中的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作者接着写道:映入渔人眼帘的,首先是那平旷的土地、整齐的房屋、肥沃的良田、美丽的池水和翠绿的桑竹,还有那纵横交错的田间道路和村舍中鸡鸣狗吠的喧闹声;在那里来往劳作的男男女女,仍然穿着古代的服装;无论是黄发的老人还是垂发的儿童,都是那样悠然自乐。作者在这里虽然没有用浓墨重彩大肆渲染,完全借渔人所见的方式出之,却更能给人以历历在目的真切感。接写渔人的所遇所闻。热情的桃花源人邀请他家中作客,并且告诉他,原来桃花源人乃是前世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村人来到这里的。他们在桃花源中已经生活了五百多年,竟然不知道世外已经经历了两汉和魏晋的几个朝代变换!这真是一块令人神往的乐土,一个充满人间欢乐的世界。这一段描写和叙述是文章的主体,也是全文最吸引人之处。

        最后几句可以说是故事的收尾了。它和前面紧紧照应。在武陵渔人辞别桃源以后,那仿佛若有光的小山口已经不见了。尽管武陵渔人原路返回,处处留下记号,但当武陵太守派人和他同来寻找时,还是迷失了通往桃花源的路。甚至连南阳高尚的隐士刘子骥也未能找到。于是,全文就此戛然而止。它给人们留下了一个近乎神话的迷,让千百年来的人神往。

        这篇文章虽短,却写得如此生动曲折,引人入胜。而“桃花源”一词,也成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故事本身虽出于虚构,但也是有其现实生活基础的。自汉朝末年以后,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大动乱,广大人民辗转在兵灾战祸的威胁之下。人们为了逃避战乱灾祸,往往逃到深山绝境去生活。就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他的家乡江州,就有过类似的事。据《晋书·刘毅传》记载,刘毅在公元411年做江州刺史时,上表皇帝陈述江州人民生活情况时就说:“(江州)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乃至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这些,显然是陶渊明亲眼看到的事实,也是桃源人避秦时乱的根据。于是,陶渊明就在这种事实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描绘了这样一幅理想社会生活图画。它既是陶渊明的理想国,也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

        当然,这也是一篇艺术技巧十分高超的作品。故事虽然带有浪漫传奇色彩,但时间、地点、人物却写得明明白白,这就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记叙按渔人游踪所至,似探景寻奇,步步引人入胜。如写渔人“忽逢桃花林”,给人以偶然奇遇之感。桃花源的发现,又是渔人通过那个“仿佛若有光”的山口才看见的,这既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又给读者创造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境界。下面用简练的笔法描述桃花源的景象,语言朴素而又清新。作者没有把桃花源描写成虚无缥缈的仙境,它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带有理想色彩,让人感到熟悉亲切。结尾写渔人还家,与人同往,“遂迷不复得路”,和前面的“忽逢”二字相照应。亦虚亦实,亦真亦奇,亦直亦曲,富有极强的艺术吸引力。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原文如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全文翻译: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向前行船,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装束,完全如同世俗之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详细地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世道,他们居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竟然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全文赏析: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

       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四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好了,关于“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