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陶侃尝出游原文及翻译_陶侃尝出游原文及翻译道理

zmhk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陶侃尝出游原文及翻译_陶侃尝出游原文及翻译道理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陶侃尝出游原文及翻译”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1.陶侃逸事翻译及注释2.陶侃

陶侃尝出游原文及翻译_陶侃尝出游原文及翻译道理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陶侃尝出游原文及翻译”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

1.陶侃逸事翻译及注释

2.陶侃列传文言文

3.陶侃尝出游的译文

4.陶侃文言文阅读答案

5.陶侃惜谷文言文及翻译

陶侃尝出游原文及翻译_陶侃尝出游原文及翻译道理

陶侃逸事翻译及注释

       陶侃逸事翻译及注释

       1、陶侃逸事注释:

       陶侃①,字士行,本鄱阳人也。终日敛膝危坐,阃②外多事,千绪万端,未有遗漏。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

       时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③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④,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⑤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注:①东晋时期名将,陶渊明的曾祖父。②阃(kǔn)外:统兵在外。③籍:登记后收藏。④正会,皇帝元旦朝会群臣。⑤桓温:东晋将领。

       2、陶侃逸事翻译:

       陶侃,字士行,本是鄱阳人。他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千头万绪,没有一点疏漏。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

       他曾出游,见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有成熟的稻谷。陶侃问:“你用这个作什么?”那人说:“我走路见到稻谷,姑且拔了一把。”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却又毁害别人的稻谷来戏玩!”让人捉住他打了鞭子。因此百姓勤于农耕养殖,达到家给人足。

       当时造船,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元旦皇帝朝会群臣,长久下雪才停,大厅前剩余的雪化了,地还很湿。于是用木屑洒在地上。等到桓温攻伐蜀时,又用陶侃贮存的竹头做竹丁组装船只。他总揽事务细微缜密,都是这样。

陶侃列传文言文

       首先,你提问的内容有错误!或许是“未熟粟”,“汝既不”后面应该也少了一个字。译文如下:陶侃曾经外出游玩,见到有人手里拿着一把还没成熟的稻子,陶侃问他:“你用这个做什么呢?”那人回答道:“走在路上时看见的,没事随手拿着而已。”陶侃于是勃然大怒道:“你自己不耕作,却偷别人的稻子玩耍!”于是抓住那人鞭打。因此百姓勤劳耕种,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陶侃尝出游的译文

       1. 陶侃传的译文

        陶侃字士行,本来是鄱城人。迁家到庐江的寻阳。陶侃很早成了孤儿,家境贫穷,后来

        当了县吏。庐江太守张夔征召他做督邮,因为有才能名声,升为主簿。一次夔妻有病,将到

        几百里地的地方请医生。此时正天寒下雪,几个管理事务的仆人都认为这件事很难而畏惧,

        陶侃于是提出前去,众人全佩服他重道义。

        后升为武昌太守,又升调广州刺史。陶侃在州府无政事时,总是早上将百块砖搬到书房

       

        外,晚上再运到书房内。别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收复中原,过分的优游安

        逸,恐怕不能承受大事。”他励志勤勉努力,都像这类事情。

        升为都督荆、雍、益、梁州诸军事。陶侃性情聪敏,勤于官吏职事。整天并膝端坐,统

        兵在外事情很多,千头万绪,没有遗漏。远近的书信奏章,没有一件不亲手答复,笔写如流,

        不曾阻塞停滞。他常对人们说:“大禹是圣人,竟珍惜寸阴,至于一般人,应当珍惜分阴,

        怎么能安逸游乐放纵醉酒,活着对时代没有益处,死了在身后没有名声,这是自己抛弃自己

        啊。”各位下属有的因为谈笑戏乐荒废政事,就命令人取来他们的酒器、樗蒱赌博的器具,

        全都投到江里,对官吏、军将就惩罚鞭打,他说:“樗蒱是放猪人戏玩的,老庄浮华不切实

        际,反对先王符合礼法的言论,是行不通的。君子应当端正衣冠,保持自己庄严的容貌举

        止,怎么能有披头散发故意做作以博取声名而自认为广博通达的作法呢!”有人送来馈赠品,

        他全都询问物品来处。如果是自己出力劳作得到的,即使微小一定很高兴,安慰赏赐多倍;

        如果不是合理得到的,就非常严厉地呵斥羞辱,退还他的馈赠品。他曾出游,见到一个人拿

        着一把未成熟的稻谷,陶侃问:“你用这个做什么?”那人说:“我走路见到稻谷,姑且拔了

        一把。”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却戏笑毁害别人的稻谷!”让人捉住他打了鞭子。因

        为百姓勤于农耕养殖,达到家给人足。当时造船,木屑和竹头他全让人收起管好,人们全不

        理解这原因。后来元旦皇帝朝会群臣,长久下雪才晴,大厅前雪化了还很湿,于是用木

        屑布在地上。等到桓温攻伐蜀地时,又用陶侃贮存的竹头做竹钉组装船。他总揽事务细微缜

        密,都是这样。

        陶侃性情细致好问,曾督促几个军营栽种柳树。都尉夏施偷来公家的柳树栽到自己门前。陶侃后来见到,停车问道:“这是武昌西门前柳树,凭什么偷来这里栽?”夏施惊惧谢罪。当时武昌号称人才众多,聚会时,陶侃每次饮酒都有一定限度,常常是欢乐有余可是饮酒限度已尽,有人劝他再少饮些,陶侃内心悲伤很久说:“我年轻时曾因饮酒有过失,去世的母亲约束我,所以不敢越过限度。”

2. 文言文《陶侃》阅读答案

        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馀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解释:

        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就随意拿来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农事,家中充足。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时,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陶侃综合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都是这样。

3. 陶侃传 部分译文

        陶侃生性聪慧敏捷,恭敬有礼,为官勤恳,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检查管理,没有遗漏,不曾有片刻清闲。招待或送行有序,门前没有停留或等待之人。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就随意拿来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农事,家中充足。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时,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陶侃综合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都是这样。

        是这个吗?

4. 陶侃文言文的译文啊

        原文 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译文 陶侃在广州,没有事的时候总是早朝把白砖运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别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不能承担大事,所以才使自己辛劳罢了.” 陶侃聪慧灵敏,对人谦逊有礼,做事勤奋..整日盘腿端坐,检查管理没有遗漏,没有稍稍的闲适.他常对他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如此珍惜的时间,对于我们众人,来说就更应当珍惜时间,怎么可以只想着安逸、游玩、醉生梦死的生活呢?活着的时候不能对国家有好处,死了以后后人听不到你的美名,这是自暴自弃.” 甓:砖 斋:书房 致力:努力恢复 中原:今河南一带 优逸:安闲 不堪事:担任不了重大任务 恭:谨慎 敛膝:盘着腿 危坐:正坐 军府:司令部 检摄:检查管理 逸游荒醉:吃喝玩乐 闻:留名 自弃:自己糟蹋自己。

5. 文言文《陶侃》

        原文

        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译文:

        陶侃在广州,没有事的时候总是早朝把白砖运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别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不能承担大事,所以才使自己辛劳罢了。”

        陶侃聪慧灵敏,对人谦逊有礼,做事勤奋。.整日盘腿端坐,检查管理没有遗漏,没有稍稍的闲适。他常对他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如此珍惜的时间,对于我们众人,来说就更应当珍惜时间,怎么可以只想着安逸、游玩、醉生梦死的生活呢?活着的时候不能对国家有好处,死了以后后人听不到你的美名,这是自暴自弃。”

        人物介绍

        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江西鄱阳人,东晋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称道。

        陶侃是一代名将,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他颇有建树。他出身贫寒,在西晋风云变幻中,竟冲破门阀政治为寒门入仕设置的重重障碍,当上东晋炙手可热的荆州刺史,而颇有治绩。他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晋书》、《世说新语》等史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他的遗闻逸事。他还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赞扬的,贬斥的,以及为他辩诬的人都有。

        解析

        甓:砖 斋:书房 致力:努力恢复 中原:今河南一带 优逸:安闲

        不堪事:担任不了重大任务 恭:谨慎 敛膝:盘着腿 危坐:正坐

        军府:司令部 检摄:检查管理 逸游荒醉:吃喝玩乐 闻:留名

        自弃:自己糟蹋自己

6. 陶侃尝出游.有关这首文言文的各项解释等

        原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译文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陶侃文言文阅读答案

       陶侃曾经外出巡视,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你要)用这来做什么呢?”那人说:“走路时在路旁看见的,随便取玩一些罢了。”陶侃改变脸色大怒说:“你不耕田,却去盗窃人家的稻谷!”然后陶侃就捉拿那人然后鞭打他。因此,老百姓都努力耕种,每户人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陶侃惜谷文言文及翻译

       1. 文言文《陶侃》阅读答案

        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馀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解释:

        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就随意拿来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农事,家中充足。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时,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陶侃综合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都是这样。

2. 关于陶侃的文言文阅读,求答案12到14题

        参考答案:

        10. (4分)(1)告诉(2)鞭打(3)全、都(4)等到

       

        11. (2分)D

        12. (4分)(1)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2)因此百姓勤于农耕,达到家给人足。

        13.(3分)以屑布地 作丁装船 综理微密 (每空1分)

        译文:

        陶侃,字士行,本是鄱阳人。他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千头万绪,没有一点疏漏。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

        他曾出游,见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有成熟的稻谷。陶侃问:“你用这个作什么?”那人说:“我走路见到稻谷,姑且拔了一把。”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却又毁害别人的稻谷来戏玩!”让人捉住他打了鞭子。因此百姓勤于农耕养殖,达到家给人足。

        当时造船,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元旦皇帝朝会群臣,长久下雪才停,大厅前剩余的雪化了,地还很湿。于是用木屑洒在地上。等到桓温攻伐蜀时,又用陶侃贮存的竹头做竹丁组装船只。他总揽事务细微缜密,都是这样。

3. 文言文《陶侃检厉》阅读答案加翻译

        文言文《陶侃检厉》阅读答案加翻译

        第一则2013年·天津市中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咸不解其意 咸: (2)值积雪始晴 值: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16、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3分)

        参考答案

        14、(1)全,都。(2)遇到,碰上……的时候。(2分)

        15、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人)一点也不受妨碍。(2分)

        16、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3分)

        参考译文

        陶侃性情检束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的官员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理解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大会僚属,恰好遇上久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阶下雪后还很湿。这时陶公就让人用锯木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到妨碍。官府用的竹子,陶侃总是命令把锯下的较大的竹块收集起来,堆积得像山一样。后来桓温征伐蜀地,把战船组装起来时,都用这些竹头来做竹钉。

        点评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第二则: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陶公性检厉①,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⑥,乃超两阶⑦用之。

        (节选自《世说新语·政事》)

        注①陶公性检厉,陶公即陶侃,晋浔阳(今江西九江)人,曾任荆州刺史,封长沙郡公;检厉,方正严肃。②正会,元旦(农历正月初一)集会。正,音zhēnɡ。③听事,官府办公的厅堂。④厚头,厚实的竹根。⑤桓宣武,即桓温。⑥仍当足,于是用竹根来替船篙的铁篙头。仍,因而,于是。⑦阶,指古时官员的级别。

        9、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于 是 悉 用 木 屑 覆 之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敕船官悉录锯木屑 录: (2)咸不解此意 咸:

        (3)装船,悉以作钉 装:

        11、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2、陶公“性检厉,勤于事”在文中是通过哪几件事来体现的?

        答:

        13、陶公的事迹对我们现在有何借鉴意义?

        答:

        参考答案

        9、于是/悉用木屑覆之

        10、(1)录:收集;收藏;(2)咸,都;(3)装:安装;修造。

        11、文章主要内容是写陶公严肃认真,办事勤勉。

        12、主要通过三件体现:一是担任荆州刺史时收集木屑后用它铺台阶的事;二是收集竹头后用它做竹钉的事;三是提拔办事勤勉的官员的事。

        13、开放题,内容积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陶公(侃)办事认真严格,对政事非常勤勉。他做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官收集锯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集会,正遇上久雪初晴,厅堂前的台阶下雪之后还很湿。于是用锯木屑铺在上面,人来人往,丝毫不受阻碍。凡公家用竹,(陶侃)都命令把锯下的竹头收集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温征伐四川,修造船只时,都用这些来做竹钉。又听说陶公曾经就地征用竹篙,有一个官吏把竹子连根拔出,用根部来代替镶嵌的铁箍。他就让这个官吏连升两级,加以重用。

4. 文言文《陶侃》阅读答案

        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馀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就随意拿来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农事,家中充足.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时,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陶侃综合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都是这样.。

5. 文言文阅读理解(4)(一)顾悦妙喻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

        (一)顾悦妙喻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1.出自本文的成语是:经霜弥茂.喻指:虽经岁月磨练但其心志更坚.(二)明日歌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是做则会,不会则安能会也?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家鹤滩先生有《明日歌》最妙,附记于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1.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文章针对后生家遇事则退缩及拖拉的现象,提出了(百年明日能几何?)的观点,然后用《明日歌》作(推想)论证(填论证方法)2.你觉得文章要告诫我们什么呢?答:岁月蹉跎,时光荏苒.青春年华,一闪即过.请君珍惜少年时,莫待老大空叹息!(三)陶侃惜谷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1.翻译下列句子是以百姓勤于农植.翻译:因为这个缘故百姓(更加)辛勤地对待农业.( )表示根据上下文境的句子成分补充.2.本文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答:本文作者对陶侃是褒赏的态度.本文表现了陶侃珍惜劳动果实,视浪费为犯罪的性格特点.。

6. 文言文《陶侃检厉》阅读答案加翻译

        陶侃性情俭省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

        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监造船只的官员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不论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

        后来正月初一大会僚属,恰好遇到久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阶除雪后还很湿。这时陶公就让人用木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到妨碍。

        官府用的毛竹,陶侃总是命令把截下的根部收集起来,(以至于)堆积得像山一样。后来桓温伐蜀,把战船组装起来的时候,都用这些竹头作钉。

        又传说,陶侃曾征调当地竹篙,有一位官员把竹子连根取用,用竹根代替竹篙的铁箍,陶侃就把他提升两级加以重用。

       陶侃惜谷文言文及解释如下:

       1、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2、陶侃曾经外出游历,看到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把尚未成熟的稻谷,陶侃问:你拿这些未熟的稻谷做什么?那个人说:我在路上看到的,随便取了一些。陶侃非常生气,责问说:你既然不种田,却轻率地损害别人的稻谷!于是抓住他并鞭打他。百姓都勤奋地耕田,家庭富裕充足。

       3、在这篇文言文中,陶侃对粮食的珍惜和尊重表现得非常明显。他认为,粮食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晶,不应该被随意浪费或损害。因此,他对那个取未熟稻谷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惩罚,以此来教育百姓不要浪费粮食。

       4、陶侃的这种珍惜粮食的态度,不仅体现在他的行动上,还体现在他的言语中。他在治理国家时,经常告诫官员们要勤俭节约,不要浪费粮食。他认为,只有通过勤俭节约,才能够使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5、这篇文言文向我们展示了陶侃对粮食的珍惜和尊重,以及他对国家治理的才能和品德。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珍惜粮食的态度,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他的治理国家的才能和品德,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陶侃治国有道

       陶侃在治理国家时,非常注重官员的才能和品德。他认为,一个好的官员应该既有才能,又有品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陶侃注重官员的才能,他认为官员应该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

       陶侃还注重候选人的实践经验和领导能力。他通过考试、面试等方式,全面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素质,以确保选拔出优秀的官员。陶侃也注重官员的品德。他希望候选人民主、正直、诚实、负责任,并且能够尊重人民、关心人民、为人民谋利益。如果候选人在品德方面存在缺陷,即使其能力和专业背景再优秀,陶侃也不会考虑选拔他。

       陶侃在治理国家时,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处理和平衡官员的才能和品德,以确保选拔出既有才能又有品德的优秀官员,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好了,今天关于“陶侃尝出游原文及翻译”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陶侃尝出游原文及翻译”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