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典籍 古文典籍

短文两篇教案_九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案

zmhk 2024-06-17 人已围观

简介短文两篇教案_九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案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短文两篇教案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短文两篇蝉贝壳资料2.爱莲说教案3.八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教案_九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案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短文两篇教案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短文两篇蝉贝壳资料

2.爱莲说教案

3.八年级语文上册的《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4.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教学设计

5.短文两篇《美腿与丑腿》《我为什么而活着》简明教案

6.《谈读书》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案_九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案

短文两篇蝉贝壳资料

       /page/07-09-02/27236.html这里有短文两篇蝉贝壳的教案,课文,导读,感想的PPt文件下载,可以用的,我用过了。

       下面是教案:短文两篇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蝉[①]小思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②]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的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③]?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朋友说:知道么?它等了17[④]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⑤]了那烦人的聒聒!

       1980年6月23日

       贝壳[⑥]席慕蓉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研讨与练习

       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意蕴。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2.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三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读一读,写一写

       零落断续收敛宽恕卑微一丝不苟

       3短文两篇教参

       课文研讨

       蝉

       一、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结尾作者写自己被这蝉的生命意义感动着,“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又照应到文章开头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的“烦”字上,但已经从开头的“烦”变成现在的宽恕,形成一个首尾照应又有变化的完整结构。文虽短而理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提示着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二、问题研究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贝壳

       一、整体把握

       作者是位画家,又是位诗人,内心细腻敏感,特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海边的一枚小小的贝壳就打动了她。和《蝉》的写法不同,本文用了直入主题的方法,一上来就赞美贝壳的美: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她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和《蝉》一样,《贝壳》也是由具体细微的物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它们对物的观察、描摹都很细致入微。但本文柔美、细腻的特点更突出,当我们品读着它,感动像傍晚的潮汐,慢慢涌来。

       二、问题研究

       1.课文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练习说明

       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题旨在了解作者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同时引导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现的主题。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二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意蕴。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2.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本题旨在通过对语句的揣摩,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1.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2.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三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把两篇课文结合起来阅读,在对比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教学建议

       一、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二、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三、两篇文章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蝉和贝壳这样小的东西都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四、可以给学生推荐小思和席慕蓉的其他作品,以进一步了解她们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五、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步骤

       1.导入

       以席慕蓉的一首诗或一段散文导入,引起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兴趣。例如:

       (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任它

       绿草如茵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摘自《无怨的青春?距离》)

       (2)我喜欢回顾,是因为我不喜欢忘记。我总认为,在世间,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时刻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安排,在当时也许不觉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来,却都有一种深意。我有过许多美丽的时刻,实在舍不得将它们忘记。(摘自《成长的痕迹?回顾所来径》)

       (3)整个人类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摘自《生命的滋味》)

       简单介绍两位作者。让学生默读两篇课文。

       2.朗读。

       3.请学生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引出学习重点。

       4.品读课文,揣摩字句,讨论交流。

       (1)《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4)《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5.推荐席慕蓉或小思的另外几篇诗文,留给学生课外阅读欣赏。

       有关资料

       一、小思简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摘自《承教小记》,华汉文化事业公司2006年增订第廿二版。文字略有改动)

       二、试谈小思——以《承教小记》为主(黄继持)

       读小思的文章令人气静神凝。这里故意不用“气定神闲”的“闲”字,怕引起类似“闲散”“闲逸”的联想。小思的小品与晚明的小品,两者用心是颇为不同的。她笔名的“思”字下得恰当。几乎每一篇文章,包括貌若闲逸的写景之什,都具思理,有时还严肃得几近凝重。不过,那思理是从生活实感领悟出来,又归结到真性常情的,所以能清人神志而悦人心。小思笔名,据说原来想用“夏飔”。炎夏清风,豁人心神,正堪喻其文品。至于“飔”字另一义训为“疾风”,则踔厉风发,豪放飙举者,显然不是小思给人的印象。应该是,风华内敛,潜气内转,修养有素而见诸文。她不逞才情而走上艺术之路。

       在小思,大抵可以说,艺术不能离开性情与思想安然流露的韵致。性情与思想,修养工夫主要不在“文中”,正如陆放翁所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但性情与思想,是否能够转化为艺术,恐怕也要下一定“文中”的工夫。不过,当“文外”“诗外”者化入艺术之中,则原来的性情与思想也就成为艺术的有机成素。谈说起来,便不仅仅是揄扬作者人品道德或思想境界,而是谈“艺”所不可或缺的一环了。

       论小思的散文,或说其文词清醇雅正,针线绵密,剪裁有度;或说其淡素自然,却观之不厌;或说其情理交融,而精莹明澈;或甚且稍涉夸饰套用东坡居士评陶靖节语: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都大体上能够指出其文风貌。然而徒论风貌,毕竟不能尽作者“文心”之全。作品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作者的性情学问思想,两者关系,大抵是“不即不离,不一不二”的吧:既不可直接等同,也不可绝缘孤立。这本是文艺通则,但读小思这样的散文作家,更加不可忽略。“文心”之全,便应统摄“文外”“文中”。虽则评文规矩,只能就文论文;文中有人,可观文知人;却不能倒转过来,作出据人评文,以人代文的事体。我们寻绎小思之“思”,也只应在文中寻绎,并不是把她的思想“还原“,便算品评了她的文章。不过对于探求她的“文心”,大概还会有点帮助。

       (节选自《承教小记》,华汉文化事业公司2006年增订第廿二版)

       三、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四、初心——《生命的滋味》序(席慕蓉)

       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

       它不常显露,是很难用语言文字去清楚形容的质素,我们只能偶尔透过直觉去感知它的存在,像是从灵魂深处隐约传来的呼唤。

       总是在无法预知的时刻——或是从书页间的一个段落,或是在人生长路上的一处转折,那感动忽然来临,我们心中霎时充满了可能是伴随着刺痛狂喜,也可能是一种神圣而又甘美得无法言传的颤栗。恍如有一种悲悯从高处对我们俯视,又恍如重逢那消逝已久的美好世界,那生命最初始的对一切美好事物似曾相识的乡愁。

       是相对忘言,是很可能一说即错的邂逅。

       因为,这感知的“直觉”,也是一种很难去界定的东西。我们只知道它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只能被激发,却不能去刻意培养,更不会随着年龄与知识的累积而增长。

       它是“初心”,是上苍分配给每一个个体的天赋,是让我们在恰当的时刻能够短暂地参透天机的触角;有人得到的多,有人得到的少,有人参透的范围很深很广,有人却只分得一处小小的角落。

       我想,我是属于后者。

       然而,即使仅只有一处小小的角落,我也常在那难得的时刻突然来临时慌乱得不知所措,更不会用言语去清楚形容,非得等到时间慢慢过去,等到自己逐渐安静下来之后,我才可能在灯下用文字来试着为那些已然消逝了的光影造像。

       (摘自《生命的滋味》,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五、有书如歌(王鼎钧)

       大体上说,这是一位悟性极高的女作家,描写在物质基础具备之后的灵性,描写有教养有节制之后的纯朴天真,从而提供了大众化的禅意哲理,几乎描绘出一种生活方式来。

       ……

       底下原有的图样,是她的生活。上面一张新画成的图样,是她的画,她的诗,她的散文。作品是作者对人生的解释,她在散文中所表现的是经她解释过了的人生,而她对生活的体认是“知足”,是“充满感激”,是“世间很多安排都自有深意”。这种感悟并不是像标签贴在文章前头,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充沛于每一篇文章、每一段文句之中,而是用这种心情重新生活过,再写下来。这样“说到做到”的作品是相当难得的。写下来的生活,自然是更好看、更出色的生活。

       ……

       许多人说,读者所喜欢的,是书中那些纯良纤细的生活感受,以及处处闪亮的哲理短句。若是这样,容我指出,这些哲理是作者从自己的直接生活中领悟而来,成为生活的指引及注脚,有了这些万点清明,作品就细而不腻,庸而不俗,读者也迷而不失,感而不“伤”。(节选自《生命的滋味》附录《有书如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略有改动)

       荷叶母亲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爱莲说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爱莲说七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爱莲说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

        一、导入新课(略)。

        二、解题。

        “莲”即荷花,“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

        三、简介作者。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四、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提示学生读准下列字音。

        甚蕃(fān)淤(yū)泥濯(zhuó)清涟(lián)不蔓(màn)不枝

        亵(xiè)噫(yì)鲜(xiǎn)有闻

        2、学生齐读。

        五、串析课文。(围绕下列问题逐一展开讨论,涉及到的较难的文言词句顺便作些解释。)

        1、找出课文中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歌颂“莲”的?

        理解:直接写莲的句子主要是第4句、第5句的最后一个分句。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三个方面来歌颂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歌颂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从体态方面突出莲花的正直、刚直不珂、威武不屈,“香远益清”是从香气方面歌颂莲花芳名远扬;而“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则是从风度方面,写莲花的端庄、清高。

        2、从作者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理解:“托物言志”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课文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紧扣与君子气质相似之处着墨,借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美好形象,喻君子表里如一、行为端正、不阿谀谄媚的品德,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以及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慨叹和鄙弃。

        3、文章题目是“爱莲说”,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时,浓墨重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4、本文除衬托手法外,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理解:①排比(如第⑤句);②比喻(如第⑤句);③对偶(如“莲之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④反问(如第⑧句)。

        5、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散句和骈句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六、背诵全文。

        七、布置课外作业。

        1、找出课文中的“之”字,并分别指出它们的意义或用法。

        2、以某种植物为题材,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

爱莲说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2

        通文意,把握难词难句和关键词浯,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诵读、背诵课文,是短文两篇的教学重点。理解学习类比手法的运用是《陋室铭》的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映衬手法是《爱莲说》的教学难点。

        短文两篇应以诵读(包括背诵)为主,以讲为辅、达到当堂成诵。用抓“文脉”的方法快速记诵,背诵课文。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不必多作发挥。点到为止。

        教学安排两课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人新课。

        古代名士文人常爱以物咏情言志,我们今天要学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中的名篇。作者借陋室、莲花抒发自己怎样的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吧。

        彩屏显示:彩图及课题《陋室铭》。

        二、检查预习。

        彩屏显示:

        正确朗读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

        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西蜀子云亭

        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蔓不枝

        不可亵玩焉花之隐逸者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

        三、录音范读课文《陋室铭》。

        要求:在听的过程中,划出疑难之处,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意。

        四、学生质疑,教师答题(基本扫除文字障碍)

        五、指导朗读。骈文的节奏按意义划分。骈句要读出节奏(四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五字句的节奏多为二一二),上下句节奏一致,韵脚要读出延长音,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须有较长的停顿。排比句要注意节奏鲜明,重点突出。齐读《陋室铭》。

        六、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教师只作点拨。

        1、释题。

        课题中的“陋室”是所托之物,“铭”指的什么?引导学生看注释①。

        2、文中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为什么?

        讨论后,明确:“惟吾德馨”这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因为第四句是比喻;也是类比,是以虚衬实。作者所要说明的意思是“惟吾德馨”。中间八句写室中生活情状,是室主人“德”的外在表现。最后一层隐含“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

        3、作者是怎样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生活情景的?

        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描写了陋室幽雅动人的景色,以景色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写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是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中人的活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两方面来描写的,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作者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明确:引古贤之名室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

        5、为什么结尾说“何陋之有”?

        明确:引用孔子的话,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之人居之,则陋室不陋”,与本文开头的“惟吾德馨”一句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子过来,达到最完美的思考境界,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6、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7、熟读并当堂背诵全文。

        8、默写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知道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吗?它是以哪种花来构成的?生答:莲花。澳门同胞为什么要以莲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区徽呢?不仅因为澳门莲多、莲美,更是因为莲花象征了澳门人渴望回归祖国大家庭的纯洁、高尚的心。宋代哲学家周敦颐也特别喜爱莲花,也写了《爱莲说》。为什么周敦颐独爱莲花?他是怎样描写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彩屏显示:课题及彩图。

        二、检查预习。

        1、完成课后练习二。

        2、指名口译本文大意。教师订正误处。

        彩屏显示译文。

        3、全班齐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教师只作点拨。

        1、讨/lw/Index。html>论文体。

        《爱莲说》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讨论后明确:是古代—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2、讨论重点段落的理解。

        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独只爱莲花呢?

        讨论后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段话中7个短语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一方面特点?请一位同学结合这幅莲花图来谈谈。

        彩屏显示:莲花图。

        明确;“淤泥”和“清涟”是莲花的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体态;“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植”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清高风度。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等高贵的气质,才会让人肃然起敬。前六个短语是从莲花自身而言,最后一个短语则是从观者的感受来说的。

        齐读第一段。

        3、引导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爱莲,不仅因为喜爱它的外形,更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联系第二段看,是哪种人的化身?

        明确:从“莲,花之君子”中可看出是君子的化身。

        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质朴);“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彩屏显示:莲花图。

        作者借连花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心志?

        明确: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莲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齐读第一段并当堂背诵。

爱莲说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2、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语言,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理解作品,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引导学生保持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教学重点:

        探究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托物言志的手法,衬托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插图,谈感受

        (请同学们将书翻到插图第一页,这是什么?看到这幅图你有何感受?请同学来谈一谈。

        那么宋代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看到了盛开的荷花又会有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敦颐赏荷有感而发写成的绝世佳作《爱莲说》。)

        二、文学常识

        1、“说”如何理解?(划下注释一,齐读)

        2、作者简介(齐读)

        3、30秒识记常识。

        三、诵读课文

        1、欣赏录音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节奏、语速、语气。

        2、跟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准确。

        3、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和感情。

        4、齐读课文。要求:有感情,注意朗读的语调语气。

        四、疏通文意

        1、自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逐句翻译课文。

        2、不懂的词句可以作上记号,小组讨论交流。

        3、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4、自主读译课文,巩固重点文言词。

        5、齐读课文(要求:口读心译)

        五、研读探究

        1、文章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为什么爱莲呢?(用原文回答)

        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莲具有哪些品质特点值得作者喜爱?

        (自己思考写一写,然后小组讨论补充)

        3、由此看来,作者写莲,已经赋予了莲花人的品质,作者不仅仅是写莲,实质是写人,做人也应当做一个洁身自好,通达正直,高洁端庄的人啊!作者爱莲,写莲,不正是表达自己这种志向吗?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4、请同学们带着赞美之情诵读这几句。

        5、文章写的是莲,文中却多次提到菊花和牡丹,这是为什么?有何用意?(正衬,反衬)

        6、作者对爱菊和爱牡丹的人各持什么态度?(惋惜,鄙视)最后三句应该怎样来读?

        明确:“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7、请同学们自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8、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三句。

        六、教师小结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他志在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我们也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周敦颐高洁傲岸的人格,学到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更应该学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诗意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一切,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写出的.文章才会方香四溢。

爱莲说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背诵全文。

        2、掌握“蕃”“染”“植”“鲜”的意义,辨识“之”的不同用法。

        3、学习莲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四字真言:

        读——读背课文;

        解——解读生涩字词;

        品——品赏莲高洁的气质品赏莲高洁的气质;

        学——学习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去赏花!(展示)

        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不只刚才所展示的诗句,我们今天还将学习到一篇名文——《爱莲说》。

        《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所著。据说他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二、解题

        有题目可明确三个方面的内容:

        1、文章主要内容是关于“莲”;

        2、作者对莲花的态度是“爱”;

        3、题目最后一个“说”是古代一种文体——“说”是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整体感知

        1、读——先听后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背诵全文。

        ②边听朗读,边给自己不懂的字词注音(找疑难字词)。

        ③文中提到哪些花?重点写什么?

        2、解——解读生涩字词。

        蕃(fán) 淤(yū) 濯(zhuó) 亵(xiè) 鲜(xiǎn)

        四、深入研读

        品——品赏莲高洁的气质。

        第一段分析(提问引导为主):

        提问1:作者重点写莲花,在他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明确: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提问2:这一长句,分别突出了莲花哪些特点呢?

        引导: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作者笔下的莲美是美,但究竟是什么特点可以代人言志呢?依句引导。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污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质朴。

        明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香远益清”: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

        赏析完后带着赞美与钦佩的感情重新朗读本段。

        第二段分析(探究讨论为主):

        探究1:莲的象征意义(托物言志,立意高远)。

        引导:,作者的情感态度决定对物的爱憎,由初一学过的《紫藤萝瀑布》VS白居易《紫藤》(白居易说紫藤“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并比作“谀佞徒”“妖妇人”)。

        明确:原文“莲,花之君子者也”。

        探究2:作者爱莲赞莲,却不通篇写莲,反而加入了对菊和牡丹的描写,用意何在?(正衬与反衬)

        引导:所谓“红花还要绿叶配”。“红花”这里指莲花,“绿叶”自然指菊花和牡丹,那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人,以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呢?各抒己见。

        明确:菊 隐逸者 逃避现实 正衬

        牡丹 富贵者 庸俗逐利 反衬

        作者借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洁,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所以文中分别赋予了莲、菊和牡丹以特定的象征意义(究竟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呢),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做了精辟概括(逃避现实、庸俗逐利),以衬托手法突出表现作者“出淤泥而不染”这一为人力本的道德信念。

        探究3:从“莲,花之君子者也”可以看出作者将“莲”看作君子的化身,可见“莲”与君子在神采气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在同学们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君子”呢?(学习莲)

        引导:从《论语》入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出淤泥而不染”VS“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后引到课文“莲,花之君子者也”上。得出本课学习第四字真言——学,学习莲高洁的品质。

        五、回顾小结

        1、托物言志

        2、衬托手法

        3、辨识“之”字的用法

        六、布置作业

        1、翻开课本184页,“莲文化的魅力”,大家尽量去搜集有关莲的知识或小故事,这周综合性练习我们一起讨论。

        2、课后小作文“爱------说”。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爱莲说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爱莲说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动植物会给我们带来启迪。笔直向上的白杨树让我们想起如何做人,辛勤劳作的小蜜蜂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人。如果你要借助某件事物来抒发感情,可以用到“托物言志”这种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两篇短文《陋室铭》、《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的名文。

        2、解释加点的词语。

        有仙则名 ( ) 往来无白丁( ) 无案牍之劳形( ) 可爱者甚蕃( )

        不蔓不枝( ) 花之君子者也( )陶后鲜有闻( ) 宜乎众矣( )

        3、“之”有时相当于“他 (她 它) ” “这 那”,有时相当于“的” 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指出下面句中“之”字的用法。

        (1)孔子云:“何陋之有?” ( ) (2)水陆草本之花,可爱者甚蕃 ( )

        (3)无案牍之劳形 ( )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

        4、翻译下面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予独爱莲之出淤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课堂研讨展示

        组内交流展示,相互检查是否都会。

        (1)“陋室”的主人是个粗俗低下的人吗?

        (2)从文中看,刘禹锡笔下的“陋室”究竟是不是陋室,为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3)《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品质。

        全班展示,突破难点,老师点拨。

        文章开头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这两篇短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境深远,体会两文各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当堂反馈

        (一)课内语段阅读《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人?

        3.理解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③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什么?

        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则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二)课内语段阅读《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是: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的生活情趣。这两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

        4、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咏莲诗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欣赏莲花,师生共同给它们命名或配以诗文名句。

        2.由许多人都喜欢莲花,引出课本。“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任务

        1.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注音:颐 蕃 淤 濯 涟 亵 鲜 噫

        3.口述课文大意,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予谓菊,花之隐逸也。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疏通文意

        方法:

        (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2)补出省略成分;(3)通畅,准确。

        然后每个“老师”(即学生)一句,先朗读,再口译,再解答“学生”(即老师)一两个问题。问题以字词解释为主。同时师生评判、讨论、辩误。

        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

四、齐读课文,正音

        教师指导语气、语调、停顿、快慢。

五、深入阅读,理解文旨

        1.写“爱莲”,为什么写“爱菊”和“爱牡丹”?

        明确:是衬托手法,其中,爱菊是正衬,爱牡丹是反衬。

        2.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主要象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

        3.作者将菊花、牡丹、莲花一一拟人,表达什么思想?

        (1)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2)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表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六、拓展练习

        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为什么喜欢?请口述一篇“爱______说”,要求有思想,有知识,有文采。

七、朗读并背诵本文

八、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

        2.完成课后练习。

爱莲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

        1、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2、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课文。

        二、 解题,揭示学习目标。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

        1、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 2、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三、 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字词。

        1、 检查自读情况(看小黑板,提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周敦颐( )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陶后鲜有闻(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动作。

        2、 疏通字词的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3、 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 研读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3、总结。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1、 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学生讨论)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学生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3、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提问:那么第二段呢?2、体会作者对三种花的不同生活态度。

        3、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噫、鲜、人的读法)

        4、 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

        五、背诵全文。

        六、 总结课文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2、思想教育。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七、 布置作业 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爱莲说教案 篇4

教学设想

        通文意,把握难词难句和关键词浯,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诵读、背诵课文,是短文两篇的教学重点。理解学习类比手法的运用是《陋室铭》的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映衬手法是《爱莲说》的教学难点。

        短文两篇应以诵读(包括背诵)为主,以讲为辅.达到当堂成诵。用抓“文脉”的方法快速记诵,背诵课文。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不必多作发挥。点到为止。

        教学安排两课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人新课。

        古代名士文人常爱以物咏情言志,我们今天要学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中的名篇。作者借陋室、莲花抒发自己怎样的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吧。

        彩屏显示:彩图及课题《陋室铭》。

二、检查预习。

        彩屏显示:

        正确朗读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

        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 西蜀子云亭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 不蔓不枝

        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三、录音范读课文《陋室铭》。

        要求:在听的过程中,划出疑难之处,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意。

四、学生质疑,教师答题(基本扫除文字障碍)

五、指导朗读。骈文的节奏按意义划分。骈句要读出节奏(四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五字句的节奏多为二一二),上下句节奏一致,韵脚要读出延长音,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须有较长的停顿。排比句要注意节奏鲜明,重点突出。齐读《陋室铭》。

六、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教师只作点拨。

        1.释题。

        课题中的“陋室”是所托之物,“铭”指的什么?引导学生看注释①。

        2.文中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为什么?

        讨论后,明确:“惟吾德馨”这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因为第四句是比喻;也是类比,是以虚衬实。作者所要说明的意思是“惟吾德馨”。中间八句写室中生活情状,是室主人“德”的外在表现。最后一层隐含“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

        3.作者是怎样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生活情景的?

        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描写了陋室幽雅动人的景色,以景色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写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是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中人的活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两方面来描写的,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作者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明确:引古贤之名室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

        5.为什么结尾说“何陋之有”?

        明确:引用孔子的话,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之人居之,则陋室不陋”,与本文开头的“惟吾德馨”一句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子过来,达到最完美的思考境界,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6.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7.熟读并当堂背诵全文。

        8.默写全文。

爱莲说教案 篇5

        ⒈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理解文章的主旨。

        多媒体

        自主、合作、探究

        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上课前播放音乐,上课开始停止播放,开始导入。)(幻灯片1)

        今天我和大家合作学习一篇优美的文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读课题《爱莲说》。(幻灯片2)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我要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按键播放莲花组图。)(幻灯片3至幻灯片6)

        问题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回答,一律加以肯定。)(幻灯片6)

        解说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深的人们的喜爱,因此它很早就出现在文人的笔下。如杨万里有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幻灯片7)苏轼的“荷尽无遮雨盖”;

        (幻灯片8)屈原的“制芰(jì)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幻灯片9)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的内在品质。我们今天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

        二、了解作者体裁。

        在分析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和体裁。

        ⒈(放作者图像)指名朗读。(幻灯片10)

        (用课件打出周敦颐的介绍)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⒉了解本文的体裁。(幻灯片11)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幻灯片12)

        明确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其他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说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花?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

        三、朗读训练。

        ⒈我们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大家注意读课文的语气。(幻灯片13)

        ⒉录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幻灯片14)

        (检查听读效果,大屏幕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出它的音。)(幻灯片15)

        蕃(fán)颐(yí)濯(zhúo)淤(yū)涟(lián)

        蔓(màn)亵(xiè)噫(yī)鲜(xiǎn)有闻

        ⒊请同学们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⒋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教师小结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和电视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回答后总结)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地基础上去读。

        四、出示学习重点。(大屏幕投影)(幻灯片16)

        ⒈托物言志的写法。

        ⒉衬托的写法。

        ⒊掌握“蕃”“染”“植”“鲜”等词的意义。

        五、理解文意。

        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读,并看看注解,理解句意,读懂课文,互相可以讨论疑难之处。(不懂之处进行提问,共同解决。大屏幕出示检查合作学习结果)(幻灯片17)

        ⒉请同学们根据注解,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文。(大屏幕投影)(幻灯片18至幻灯片21)

        六、理解本文的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⒈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幻灯片22)明确

        ⒉课文中作者列出了哪几种花?(幻灯片23)

        明确莲花、菊花、牡丹

        ⒊这三种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幻灯片24)

        明确莲花(周敦颐)、菊花(陶渊明)、牡丹(世人)

        ⒋这三种花的象征意义?(幻灯片25至幻灯片27)

        明确菊花,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莲花,花之君子者。

        ⒌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幻灯片28)

        明确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⒍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幻灯片29)

        明确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⒎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明确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有德者鲜

        惋惜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君子者无

        赞美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趋利者众

        讽刺

        板书(幻灯片30)

        映衬手法陶渊明爱菊

        鲜(正衬)世人爱牡丹

        众(反衬)予独爱莲

        无(突出)

        小结托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来象征人的某种品格,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幻灯片31)

        例如

        莲花

        君子

        七、能力训练。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幻灯片32)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因为它。

        ⒈背诵课文。

        ⒉将刚才的造句练习扩充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写在练习本上。

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此文转自淘。教。案网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二》,来自网!http://

        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1亿年,(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四)总结、扩展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借阅有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

        (一)明确目标

        1.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

        2.本文说明其观点的依据、顺序及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

短文两篇《美腿与丑腿》《我为什么而活着》简明教案

        导语: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带来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跃学习气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

        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把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1亿年,(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四)总结、扩展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借阅有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一)明确目标

        1.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

        2.本文说明其观点的依据、顺序及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举例子说明)

        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举例子说明)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

        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讨论明确: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学生谈个人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4.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讨论明确: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四)总结、扩展

        1.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有关恐龙及恐龙灭绝的资料,大家互相交流,看看哪种学说自己最感兴趣,同时说明自己感兴趣的原因(那种学说成立的科学依据)。

        2.科学发现本身是一种科学成果。而对科学发现的研究还会产生系列科学成果,甚至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同学们对此进行研讨、分析。

        3.《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文所写内容及所采用说明顺序的相关处。

        讨论明确:(1)都围绕恐龙展开说明内容;(2)都以科学发现引发科学观点,科学研究印证科学观点为说明顺序;(3)两文都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五)布置作业

《谈读书》教学设计

       1 了解富兰克林和罗素的生平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鉴赏精巧别致的构思,含蓄隽水的语言。 3 感受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在不懈的拼搏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锁定重难点 重点:鉴赏真挚的情感和耐人寻味的哲理。 难点:文中“追求爱情” “追求知识” “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这三种感情的内在联系。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你了解《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吗?你知道 1950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 吗?这些名人给人类留下的财富,不仅仅是伟大的作品,更有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表现 出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伟大的人格魅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富兰克林和罗素的精 神世界,共同感受伟人的超凡风彩。 (二)自主 合作 探究 一、 《美腿与丑腿》 1 整体感知 (1)了解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大概算得上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他博学多才,他是爱国者、科学 家、作家、外交家、发明家、画家、哲学家;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 并引导美回走上独立之路。在富兰克林年轻时,发明了一种方法,他首先列出获得成功必不 可少的十三个条件: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 静、纯洁、谦逊;决心获得这十三种美德,并养成习惯;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成功记录表, 每一个美德占去一页,画好格子,在反省时若发现 当天未达到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当富兰克林七十九岁时,在那本不朽的自传中,花了 整整十五页纸,特别记叙了他的这一伟大发明,因为他认为他的一切成功与幸福受益于此。 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 “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效仿这种方式,有所收益” 。 (2)学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 (3)讨论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明确乐观积极的人受人喜爱、尊敬从而获得幸福,悲观消极的人令人生厌、憎恶,因而 一生不幸,希望人们摒弃消极悲观,拥有积极乐观。 文章以“美腿与丑腿”为题,联系全文,试分析它们各象征着什么? 明确 “美腿”象征优点、长处、积极的一面; “丑腿”指缺点、短处、消极的一面。 2 研读探究 明确分别指乐观积极的人和消极悲观的人。 明确 “更堪怜悯”是针对这种性情是天生的而言,以铺垫下文由模仿而成习惯的人还是可 矫正的。 (5)阅读最后一节,说说“美腿仪器”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可以测知一个人是否只有悲观,只注意别人丑腿的仪器。 3 阅读迁移 注意观察你周围的人, 找出一两个像富兰克林所说的因乐观而幸福的人或因悲观而不幸的人, 并对他们作简短的描述。 二、 《我为什么而活着》 1 介绍罗素 罗素是现当代思想文化巨人,他在将近一百年的生涯中,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广泛涉猎各科知识,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等人文科学领域,都有 极大建树,一生写过七十多部专著, 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罗素同时又是个文学家, 尤其到了他的晚年,创作了大量丰富的文学作品。1950 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为什 么而活着》即是他写的一篇思想随笔。 2 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句子 3 小组讨论,理解画出的句子 4 师生探讨理解以下句子(教师投影) (1)这些感情?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 (2) 身边那种可怕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有时会由世界的边缘, 观察到冷酷无生命的无底深渊。 (3)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了? (4)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 以上这些句子,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5 多媒体显示思考题 (2)这几种追求有何内在联系? (3)当你面对“为何而生”这样一个哲学命题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思考?学生分组讨论、交 流,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随机点拨。 (2)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 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 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他追求爱情, 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 追求知识, 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3)无统一答案,学生自主作答,教师作向导。 6 齐读课文 7 拓宽探讨 谈谈古今中外的名人的生存现。

        教材分析

        《谈读书》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短文两篇》第一篇,该单元的大多数课文是阐述求知问题的。学习本文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正确认识,丰富文化素养。启发学生对读书作较深入的思考。

        课文是一篇随笔,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警辟。黑格尔曾评价“培根拥有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想像、有力的智慧、最聪明的议论”,因此要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这些特点。

        学生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训练,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的能力。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在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质疑,加强合作交流,是教师最好的选择。

        设计理念

        1、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同时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2、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每一个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

        3、发挥教师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一些未知的知识背景和拓展的空间,组织好阅读活动,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4、强调积累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设计思路

        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阅读的名人名言和培根其人其事,培养学生搜寻、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其次让学生个性化阅读,作读书卡片,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并完成课文的初步感知。然后展示读书卡片,交流阅读初感。接着让学生写结构提纲,把握文章的内容,完成课文的整体感知。再通过品析哲理、质疑问难这一步,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最后课堂上交流课外收集的信息,实现课文的拓展延伸,教师再推荐一些谈读书的文章给学生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来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的

        1、能理解和背诵培根关于读书的一些格言和警句,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2、学会做读书卡片和读书提纲,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质疑问难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培根的生平和其著作;查阅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和故事;借助工具书,诵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

        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尙。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二、个性阅读,整体感知课文

        师:大家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作了哪些论述?读的时候,请拿起笔来,把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勾画出来。

        五分钟后,让学生说说勾画的关键语句。学生有可能勾画的语句有: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读书时不可存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4、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5、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师:同学们,你们找这些关键句都找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品味一些这些富有哲理的句子,齐读一下,然后说说这些论述了读书的哪些问题。

        学生:1是论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的

        学生:2是论述读书的作用的

        学生;3、4、5是论述读书的方法的。……

        师:同学们刚才的分析都较到位,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分析,给这篇文章列一个提纲。

        在做提纲笔记时,你需要一句一段地认真读,先弄清楚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然后对每个层次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段落大意,在几个段落大意的基础上,综合加工,说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因为是议论文,因此要注意分析文章的说理的方式。

        学生四人一组,交流提纲笔记,重点分析说理的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巡回指导并发现优秀提纲笔记。

        展示学生优秀提纲笔记。并对一些重点进行分析。

        ⑴比喻说理:“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⑵排比说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⑶对比说理: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而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而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三、品读,并作读书卡片

        师:同学们在整体把握了课文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熟读并做成读书卡片三张。(教师发设计好的读书卡片给学生)

        资料摘录卡片:

        卡号类别

        书名或报刊名: 卷期页

        题目

        著(译者)出版社出版日期

        摘录内容:

        四、展示学生的读书卡片,并结合自己的读书实践,说说自己的体会

        (在这一环节里,学生既可以谈自己的读书经验,又可以结合课外读到的名人读书的故事来论证摘录的观点。通过这一环节,加深学生对读书的.正确认识。)

        五、拓展延伸,学生交流在课外收集的读书故事和格言

        学生有可能收集到的格言: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学生有可能收集到的名人读书的故事,老师补充交流:

        1、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王亚南苦读成才: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4、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老翁指点,遂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5、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5、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六、老师补充当代名人谈读书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在书中能够得到安慰,书是一生最好的朋友。──金庸

        在人生转折和变移的关键时刻,书是路标。──陆天明

        在书中可以读到一种人生观,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白岩松

        读书是幸福的,有福的人才读书。──贾平凹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土壤,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七、教师推介阅读《书为友》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短文两篇教案”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