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过故人庄_过故人庄 孟浩然 古诗

zmhk 2024-06-15 人已围观

简介过故人庄_过故人庄 孟浩然 古诗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过故人庄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1.求《过故人庄》注释2.过故人庄全诗解释和赏析3.过故人庄古诗意思是什么?4.过故人庄全诗注释译文5.过故人庄全诗解释

过故人庄_过故人庄 孟浩然 古诗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过故人庄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求《过故人庄》注释

2.过故人庄全诗解释和赏析

3.过故人庄古诗意思是什么?

4.过故人庄全诗注释译文

5.过故人庄全诗解释及注释

6.赏析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_过故人庄 孟浩然 古诗

求《过故人庄》注释

       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注释

       《过故人庄》注释

       原文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1. 故:拜访,探访,看望。2. 具:准备。3.鸡黍(shú ):指烧鸡和黄米饭。4. 合:环绕。5.郭:指村外。6.斜:(xiá)7.轩:窗户。8. 场圃:农家的小院。(场:打谷场。圃:菜园。)  9.话桑麻:谈论庄稼。10. 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就,文言文中很多都有此意,靠近接近,例如"就义"、"持就火炀上(《活版》)"  10.就菊花:既指观赏菊花又指品尝菊花酒。12.把:拿、端。13.重阳日:这里指夏历九月初九,人们常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译文

       老朋友准备好了饭菜,邀请我到他朴实的田家作客。村子外围被一片绿树环抱,而郊外则是苍翠碧绿的小山包平斜着。打开窗户面对着的是打谷场和菜园,我们两个端着酒杯边喝酒边谈论庄稼的长势。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就再来这里边欣赏菊花畅饮美酒。

过故人庄全诗解释和赏析

       过故人庄

       [ 唐 ] 孟浩然

       原文 译文对照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

       (1)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2)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饭,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3)邀:邀请。至:到。

       (4)合:环绕。

       (5)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斜(xiá):倾斜。因古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6)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7)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8)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9)还(huán):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过故人庄古诗意思是什么?

       过故人庄全诗解释和赏析如下: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1过:拜访。

       2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3具:准备,置办。

       4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5邀:邀请。

       6至:到。

       7合:环绕。

       8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9斜(xiá):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10开:打开,开启。

       11轩:窗户。

       12面:面对。

       13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14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

       15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16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17还(huán):返,来。

       18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作品赏析:

       注解:

       1、过:拜访。

       2、具:准备。

       3、场圃:农家的小院。

       4、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韵译: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

       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

       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

       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评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

       “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

       隽永。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 翻译、评析:刘建勋

       简析:

       这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诚挚亲切的友情,典型农家生活场景,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

       也就是说,读孟诗,应该透过它淡淡的外表,去体会内在的韵味。《过故人庄》在孟诗中虽不算是最淡的,但它用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也已经可算是“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

       它的诗味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似乎就象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

       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

       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

       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

       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田园居》),忘情在农事上了,诚然不错。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你感到是田园。

       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

       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采。

       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

       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似乎不难想见,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似乎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

       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这不禁又使人联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诗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诗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

       杜之郁结与孟之恬淡之别,从这里或许可以窥见一些消息吧。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

       你只觉得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他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

       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

       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这是所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记》)。

       他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譬如一位美人,她的美是通体上下,整个儿的,不是由于某一部位特别动人。

       她并不靠搔首弄姿,而是由于一种天然的颜色和气韵使人惊叹。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过故人庄全诗注释译文

       过故人庄》诗意: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过故人庄》原文:

       作者: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扩展资料

       《过故人庄》赏析:

       《过故人庄》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

       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地流露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

       诗人把艺术美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过故人庄全诗解释及注释

       《过故人庄》原文及翻译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过故人庄》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故人庄》原文:

       孟浩然〔唐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翻译:

       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

       ⑴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⑵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⑶邀:邀请。至:到。

       ⑷合:环绕。

       ⑸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斜(xiá):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⑹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⑺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⑻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⑼还(huán):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赏析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律,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本文整理了全诗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

       

《过故人庄》翻译

        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过故人庄》原文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注释

        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é):倾斜。另有古音念xiá。

        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武后永昌元年)。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七四零)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过故人庄[1]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首先是初读,对作品获取第一印象。初读的基本要求,是要充分熟悉作品主题及其选字炼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技巧。从作品主题与字词句篇的内在联系中,归纳出作品的总体特点,判断其价值所在。这是就诗论诗的阶段,以获取对作品的自我感受为主。对作品的理解,虽有比较强烈的主观色彩,但可以使鉴赏者具有较为独立的接受意识,是培养独立鉴赏能力的基础。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初读此诗,首先得过好字词句关。如题目中“过”的古意为访问、拜访。第三联的“场圃”实指“田家”门前的一块空地,夏、秋二季碾平后作为打粮、晒粮的场地,冬、春二季又翻耕后作菜圃,故合称为“场圃”。还可根据古代城墙有两道即内为城、外为郭的常识,由“青山郭外斜”一句,推知在诗人眼中,已把“村边合”的“绿树”视若内城,又把“郭外斜”的“青山”视为外城。这一暗喻,就隐约表达出诗人已在意念之中,把宁静秀丽的山庄田园的美景与城郭之内人声鼎沸的喧闹作了对比,并产生了弃闹取静的无比欣喜之情。

       初步疏通句意之后,再对结构特点略加分析,便可得知:这首诗,既叙述了诗人访故人的经过,又描绘了山庄环境的幽静、景色的秀丽和诗人为故人庄园生活所陶醉的情景,表现出诗人与故人知音相遇的情长谊深。可见,这是一首访友诗。侧重于表现知音相交的诚挚与朴实,其诗风也以朴实无华见长。

       若对这首诗的分析到此为止,便只是就诗论诗,浅尝辄止。虽已入门,却未能登堂入室。若要登堂入室,则须进入精读阶段。

       所谓精读,就是细读深思,品评优劣。精读的重点,一是要在充分熟悉作品内容与部体特点的基础上,联系作者的生平与思想、时代背景和有关的文史知识,对初读过程中获取的第一印象进行修正和充实,使之更丰富、更准确。二是要站在现代社会的高度,以新的文艺观来确定取舍。这一阶段,侧重于从作品与社会(包括作者)的总体联系中来理解作品,力求增强客观性,减少主观性,使主观与客观极尽可能地和谐一致。

       要精读《过故人庄》一诗,必须对作者的生平与思想有所了解,且须有一定的文史知识。

       根据普遍资料,孟浩然曾长期隐居于襄阳城南的家园中,四十岁时才赴京城洛阳谋仕。虽有诗人王维和丞相张九龄的大力引荐,仍然落第不仕,只得在游历数年之后,又回归故里以隐居方式终其一生。在离开洛阳,告别王维时,他曾抒发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感慨,晚年还有过“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感慨。可见,诗人在长期的隐逸生活之中,虽有恬然自适的快乐,但也深藏着怀才不遇的悲苦。这首访友诗,当是这种深沉的隐逸情怀的曲折流露。

       借助于文学和历史的知识,我们还可以对诗中若干关键性语句加深理解。首句的“具鸡黍”一语,是化用了《论语·微子》中“杀鸡为黍而食之”[2]的典故,暗示出“故人”乃是甘居淡泊、不屑于仕途名利的隐者。古代山水田园诗中的“隐者”,无不面临着巨大的“出仕”与“归隐”的心理矛盾。绿树、青山的城、郭之喻,显然是诗人眼见了“故人庄”之宁静、恬淡而遥思城郭之内、官场之中的政见与人事纷争以致。“话桑麻”句,又是化用了陶渊明《归田园居》中“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的诗境,婉转地表达出诗人对官场的鄙弃和对山庄的入迷。“还来就菊花”之约,无疑是再次表达了两位知音者对陶渊明当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情操的向往与崇敬。

       经过这样的细读深思,对这首“访友”诗的题旨,自可获得比较深刻而又客观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诗歌进行品味,我们才能领略诗的真味。

       品味,主要是对作品中的可取之处,于反复咏诵与品评之中,得以潜移默化,吸取其精华。只要有了初读与精读的坚实基础,在品味作品的精华之时,一般都会有“温故而知新”的愉悦,也可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独立鉴赏能力。

       好了,今天关于“过故人庄”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过故人庄”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