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鉴赏

zmhk 2024-08-31 人已围观

简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鉴赏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鉴赏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依依墟里烟前面一句是什么

2.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及翻译注释

3.《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的诗意是什么?

4.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如何描写园田景色

5.《归园田居》(其一)的赏析

6.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的作品赏析与写作背景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鉴赏

依依墟里烟前面一句是什么

       依依墟里烟前面一句是:暧暧远人村。

       原文: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及翻译注释

       《归园田居其一》从中看出陶渊明是淡泊名利、安于清贫,向往自然生活的人。

       原文:

       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陶渊明 (魏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情趣,生性本来(就)喜欢山川田园。误落(在)尘世的罗网中,一去(转眼就是)三十年。关在笼中的鸟儿留恋生活过的树林。囚禁在池中的鱼思念遨游过的深潭。(在)南面的山野里开垦荒地,安守本分(我)归居(到)园田。住宅周围(有地)十多亩,(还有)茅草小屋八九间。榆树柳树遮蔽着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在)堂前。隐隐可见远处的村庄,乡里的炊烟缓缓地飘荡。狗叫(在)深巷中,鸡(在)桑树的顶端鸣叫。门庭里没有尘俗杂事,陋室里自有余暇清闲。久在官场里(的我啊),又能返回自然(了)。

       创作背景: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的诗意是什么?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及翻译注释:

       1、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翻译: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3、注释: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一作“愿”。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羁(ji)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野:一作“亩”。际:间。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荫(yìn):荫蔽。罗:罗列。暧暧(ài):昏暗,模糊。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虚室:空室。余闲:闲暇。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如何描写园田景色

       1、诗意

       这首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作者陶渊明其实写的“归园田居”是自己理想的故居。

       2、原文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译文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4、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末期南朝宋政治家、初期诗人、辞赋家、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归隐后写了大量田园诗,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归园田居》(其一)的赏析

       描写出和平安宁的意境,单这近景还不足显示.所以接着把笔移向远处的景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四句近景转到两句远景,犹如**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归园田居·其一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的作品赏析与写作背景

       赏析如下: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陶渊明写“归园田居”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每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第一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

       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

       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

       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心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这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作者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

       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

       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扩展资料: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 通 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陶渊明的五首归园田居以及注释和翻译

       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之赏析

       1、注释 ⑴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⑵尘网: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官场。 ⑶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⑷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⑸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⑹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可解释为固守自己愚拙的本性。 ⑺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归园田居

       ⑻荫:荫蔽。 ⑼罗:罗列。 ⑽暧暧:暗淡的样子。 ⑾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⑿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⒀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⒁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⒂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官场。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2、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一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二、 内容赏析

       第一句诗人交代自己从小所固有的本性———“无适俗韵”和“爱丘山”,这为下文写自己弃官归“园田”起了铺垫作用。

       第二句概述自己入仕的原因和经历———“误落尘网”、“一去三十年”,略写。

       第三句采用比兴手法引起下文,也象征自己如“羁鸟”“池鱼”一样“恋旧林”、“思故渊”,表达自己对自由自在、清新明静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为下文重写(详写)园田风光和诗中主人公的生活蓄势。

       第四句——第九句详写了园田的美丽风景和诗中主人公悠闲自在的生活情况。第四句交代园田居的大概位置,以及诗人对此的认识(“守拙”,保守住了自己的情操)。第五句交代园田的情况———宅院周围有十多亩地、宅中有八九间草屋。四、五两句流露出了诗人自食其力的喜悦之情:“十余亩”的园田、“八九间”的草屋是“我”在“南野际”劳动的收获啊!尽管比不上官府厅堂和达官贵人府宅的高大豪华,但“我”守住了自己的操守(“守拙”)啊!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第六句描述草屋前后的景色:“后檐”“榆”“柳”绿树成“荫”,清爽无比,“堂前”“桃”红“李”白,多么色彩美丽!“桃李”象征着高洁,这和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敲骨吸髓的肮脏形成了强烈对比。第七句诗人目光移向远处,同时也听到了远处的鸡鸣狗吠。远处的村落在暮霭炊烟中朦朦胧胧,深远的村巷中传来了狗吠声,高高的树颠上发出了鸡鸣声。这是多么祥和而又有生气的一幅暮霭村落图啊!第九句诗人又将目光收回到“园田居”中,他的庭院中“无杂尘”,他的宽敞的草房中“有余闲”,诗人特清静、特悠闲!“无杂尘”既表现了诗人居所的整洁,同时也暗示诗人特自在,他不受官场肮脏杂事的搅扰,真是“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啊!这六句详写了园田居的美丽景色和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后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厌弃官场(喻为“樊笼”),坚决回归自然园田的决心,同时也点名了全诗的主旨,总结了全诗。

       三、 艺术特色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

       总之,陶渊明的这首诗不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色彩上都令心静如水之君无不折服!

       1、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2、归园田居·其二

       作者: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3、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4、归园田居·其四

       作者: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译文: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

       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砍柴之人对我言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二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难免泯灭空无。

       5、归园田居·其五

       魏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译文: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

       好了,关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