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典籍 古文典籍

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_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

zmhk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_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个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问题集合的解答工作。我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准确而有用的回答,并尽

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_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个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问题集合的解答工作。我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准确而有用的回答,并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

1.长相思这首词是什么代什么人写的读者帜什么思乡的词

2.古诗《长相思》拼音版

3.长相思·汴水流

4.长相思·汴水流的注释译文

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_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

长相思这首词是什么代什么人写的读者帜什么思乡的词

       长相思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仄仄平(韵),仄仄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此为正体,上下阕首二句末两二叠字。 )

       又一体

       唐·白居易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萧萧郎不回,空房独守时。

       (此词换头句不叶韵。)

       又一体

       北宋·欧阳修

       苹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雨凄凄,重依朱门听马嘶,寒鸦相对飞。

       (此词前后起两句不叠韵。)

       又一体

       北宋·晏几道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若把相思说与谁?浅情人不知。

       (此词前后起句用四叠句异。)

       又一体

       别意 南宋·刘光祖

       玉尊凉,玉人凉。若听离歌须断肠,休教成鬓霜。

       画桥西,画桥东。有泪分明清涨同,如何留醉翁。

       (此词后片换韵。)

       又一体

       明·施绍莘

       怜君时,惜君时。君在东窗浣面时,楼头灭烛时。

       别君时,忆君时。空有书来人远时,无书有梦时。

       (时字和音生作其二)

       又一体

       秋山青,秋水平。秋水秋山绕废城。秋花发古汀。

       秋虫鸣,秋露横。淡淡秋云两鬓生。秋声客耳听。

       (此秋字词。)

       又一体

       除夕送穷和且园内父韵其三 清·陈鹏年

       蜡炬穷,爆竹穷。椒酒三行话旧穷。今年今夜穷。

       山无穷,水无穷。海角天涯路不穷。何曾诗酒穷。

       (此穷字词。)

       又一体

       清·顾琦芳

       朝也愁,暮也愁。叶落花飞触处愁。人前难语愁。

       立时愁,坐时愁。挨到三更有梦愁。明朝打点愁。

       (此愁字词。)

       又一体

       清·丁澎

       秋复秋,愁倍愁。为却多情说尽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尽说情多却为愁。倍愁秋复秋。

       (回文体。)

       格二

       (二体)

       秋宵书感 清·沈谦

       人初静,风偏横。落叶秋窗眠不定,一床浑是病。

       愁魂冷,悲啼凝。瘦得新来羞对镜,对时心要硬。

       又一体

       (举两例)

       清 ·顾若璞[2]

       春先到,愁先到。嫩莺故对新丛叫,懒把云和抱。

       愁先到,春先到。花轻蝶乱东风袅,捻却花相照。

       无名氏

       清明节,失明节。天地黯然泪不绝,献君泪和雪。

       思难却,恨难却。新坟三月谁敢掘?捍君一腔血。

       (《天安门诗抄》悼周恩来总理。)

       格三

       (一体)

       《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唐 无名氏联章词(三不归)

       旅客在江西,富贵世间稀。终日红楼上,□□舞着棋。频频满酌醉如泥,轻轻更换金卮。尽日贪欢逐乐,此是富不归。

       哀客在江西,寂寞自家知。尘土满面上,终日被人欺。照照立在市门西,风吹泪□双垂。遥望家乡长短,此是贫不归。

       作客在江西,得病卧毫厘。还往观消息,看看似别离。村人曳在道傍西,耶娘父母不知。身上剟碑书字,此是死不归。

       其他范例

       (偏排不论格体)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yú)关那畔(pàn)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guō)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宋)陆游

       暮山青。暮霞明。梦笔桥头艇子横。苹风吹酒醒。

       看潮生。看潮平。小住西陵莫较城。莼丝初可烹。

       长相思

       (南唐)

       长相思(5张)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长相思

       (南唐)冯延巳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移。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长相思

       (宋)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长相思

       (宋)晏几道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长相思

       (宋)欧阳修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长相思·雨

       古意图

       (宋)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长相思·西湖雨中

       (明)陈子龙

       黛眉收,翠鬟流,恹损芳波一段愁。愁时梦未休。

       山浮浮,水悠悠,欲问行云何处留。有人天际头。

古诗《长相思》拼音版

        导语:《长相思·汴水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词作。这是中唐时期比较正规成熟的词作,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此词上阙写景,暗寓恋情;下阙直抒胸臆,写女子久盼丈夫不归的怨恨。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诗《长相思·汴水流》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长相思·汴水流

        唐代: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汴水长流,泗水长流,流到长江古老的渡口,遥望去,江南的群山在默默点头,频频含羞,凝聚着无限哀愁。

        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让我俩紧紧偎傍,倚楼望月。

注释

        ①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②泗水:源于山东曲阜,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③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④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⑤悠悠:深长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词是抒发“闺怨”的名篇,构思比较新颖奇巧。它写一个闺中**,月夜倚楼眺望,思念久别未归的丈夫,充满无限深情。词作采用画龙点睛之笔,最后才点出主人公的身份,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因而给读者留下强烈的悬念。

        上阙全是写景,暗寓恋情。前三句以流水比人,写**丈夫外出,随着汴水、泗水向东南行,到了遥远的地方;同时也暗喻**的心亦随着流水而追随丈夫的行踪飘然远去。第四句“吴山点点愁”才用拟人化的手法,婉转地表现**思念丈夫的'愁苦。前三句是陈述句,写得比较隐晦,含而不露如若不细细体会,只能看到汴水、泗水远远流去的表面意思,而看不到更深的诗意,这就辜负了词人的苦心。汴水发源于河南,古汴水一支自开封东流至今徐州,汇入泗水,与运河相通,经江苏扬州南面的瓜州渡口而流入长江,向更远的地方流去。这三首是借景抒情,寓有情于无情之中,使用的是暗喻和象征的手法。“吴山点点愁”一句,承“瓜洲古渡”而入吴地,而及吴山,写得清雅而沉重,是上阙中的佳句。“吴山点点”是写景,在这里,词人只轻轻一带,着力于頙的“愁”字。著此“愁”字,就陡然使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吴山之秀色不复存在,只见人之愁如山之多且重,这是一;山亦因人之愁而愁,这是二;山是愁山,则上文之水也是恨水了,这是三。一个字点醒全阙,是其笔力堪称强劲。

        下阙直抒胸臆,表达**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怨恨。前三句写她思随流水,身在妆楼,念远人而不得见,思无穷,恨亦无穷。“悠悠”二字,意接流水,笔入人情。“恨到归时方始休”一句,与《长恨歌》之“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各擅胜场。《长恨歌》写死别,故恨无绝期;此词写生离,故归即无恨。“恨到归时方始休”,句意拙直,不假藻饰,然而深刻有味,情真意真。末句“月明人倚楼”,是画景也是情语。五字包拢全词,从而知道以上的想水想山,含思含恨,都是人于明月下、倚楼时的心事;剪影式的画幅,又见出她茫茫然远望驰思,人仍未归,恨亦难休,几乎要化为山头望夫石也。

长相思·汴水流

       白居易版的《长相思》拼音版如下:

       《chánɡxiānɡsī·biànshuǐliú》

       《长相思 汴水流》

       báijūyì〔tánɡdài〕

       白居易 唐代

       biànshuǐliú,sìshuǐliú,liúdàoɡuāzhōuɡǔdùtóu。wúshāndiǎndiǎnchóu。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sīyōuyōu,hènyōuyōu,hèndàoɡuīshífānɡshǐxiū。yuèmínɡrényǐlóu。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创作背景

       王汝弼在《白居易选集》中说此词乃“柳枝回南,白氏惜别之作”。

       上阕写柳枝回南必经之路。汴水,即汴渠,亦即浪荡渠,自荥阳与黄河分流,向东南,以通于淮泗。瓜洲古渡,在江苏省扬州市南长江北岸。

       吴山,在今浙江杭州,春秋时为吴南界,故名。按柳枝为杭州人,故白氏望之而生愁。思悠悠三句,白氏有《前有别柳枝绝句梦得继和云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又复继答》诗:“可见柳枝回南,乃自求去者”,可与此三句互相印证。

       月明人倚楼此言白氏倚楼而望。白氏有《对酒有怀寄李十九郎中》诗:往年江外抛桃叶,去岁楼中别柳枝。即追怀此时情事。据《白香山诗后集》《病中诗序》的纪年,此词当系开成四年(839)春,即柳枝回南,白氏惜别之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相思·汴水流

长相思·汴水流的注释译文

       白居易 长相思汴水流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译文及注释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

        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

        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赏析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黄升《花庵词选》: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

        《词谱》卷二:《长相思》,唐教坊曲名。此词汴水流一首为正体,其余押韵异同,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俱用叠韵。

        《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卷六十引黄升云:乐天此调,非后世作者所能及。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点点字俊。

        《白香词谱笺》卷一谢朝征云:黄叔升云:此词汴水流四句,皆说钱塘景。按泗水在今徐州府城东北,受汴水合流而东南入邳州。韩愈诗汴泗交流郡城角是也。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扬州府南,皆属江北地,与钱塘相去甚远。叔阳谓说钱塘景,未知何指。

        《放歌集》卷一陈廷焯云:吴山点点愁,五字精警。 长相思

        白居易 长相思

        九月西风兴,月冷露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拆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古诗长相思

        古诗长相思

        《长相思山一程》

        满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注释: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2、榆关:即今山海关

        3、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4、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5、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6、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7、故园:故乡

        8、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

        正向榆关那边走去。

        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

        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赏析: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此篇及《如梦令万丈穹庐人醉》即作于出关前后的途中。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蔡篙云《柯亭词论》评价说:纳兰小词,丰神迥绝。尤工写塞外荒寒之景,殆馗从时所身历,故言之亲切如此。这就是说由于纳兰性德身历此情此景、故其笔下的塞外风光更为亲切感人。王国维说: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弯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点到了此篇独到之处,盛赞它的千古壮观。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说: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一己厌于扈从的情怀。是说此种况味,此种情调表现了纳兰性德深层的伤感、痛苦的内心世界。

        《长相思》

        宋宋无名氏

        去年秋,

        今年秋,

        湖上人家乐复忧。

        西湖依旧流。

        吴循州,贾循州,

        十五年前一转头。

        人生放下休。

        赏析:

        据《东南纪闻》卷一载,这首词题于(贾)似道贬时,当在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作者因有感于左右两丞相吴潜、贾似道先后贬循州(今广东龙川)事而作此词。词中表现出对奸臣贾似道陷害忠良、坏事干绝而终无好下场的庆幸,也含有人事无常的感叹。

        吴循州即吴潜(11901262),字毅夫,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历官至江东安抚留守,应诏陈事时,因得罪了当时的宰相被罢奉祠。理宗淳佑十一年(1256)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主张加强战备抗御元兵,不满苟安国策,并向丁大全、沈炎、高铸、贾似道等奸臣斗争,被奸臣忌恨。开庆初(1259)因贾似道、沈炎勾结陷害,贬谪循州。景定三年(1262)贾似道派人将他毒死于贬所。时人为抱不平,于被贬十五年后,即度宗德佑元年(1275)追复原官。

        贾循州即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理宗时,以外戚入朝,官至左丞相,权倾朝野。端平初(1234)蒙古兵灭金后,进攻鄂州,贾似道名为守汉阳,实际上向敌人纳币请和,而又诡称用兵解围,欺上瞒下,品质极为恶劣。当时,吴潜为右丞相,移兵黄州,扼守长江要冲,积极抗元。贾似道因怀疑吴潜对他不利,就利用吴潜同理宗在立太子问题上的矛盾,唆使沈炎诬告吴潜,致使吴潜含冤被贬。时吴已年近七十,为国忧伤不已,进而贾似道又派人将吴毒死于循州,正直士人无不愤恨,民间亦有歌谣讽刺。

        日后度宗即位,贾似道又以太师同平章事,封魏国公,更加跋扈专权,不可一世。并在西湖建别墅,名后乐园,终日*乐。大小朝政,一切决于馆客,日与群妾斗蟋蟀。元兵进攻南京,贾似道受命领兵抗元,正在战事紧急关头,他却乘小船逃跑,奔扬州,造成不可挽回的败局,加速了南宋王朝的灭亡,以至天怨人怒,国人皆欲杀之。大臣陈宜中等弹劾他的罪恶,终于德佑元年(1275)被贬,因他名声太坏,有的地方拒绝安置他,最后也流放到他曾毒害过吴潜的循州。时人大为称快。县尉郑虎臣是一个富于正义感的人,担任送贾似道赴贬所的任务,一路上对贾似道倍加报复,掀开轿篷,任烈日暴晒,让轿夫们唱杭州歌谣谑他。走到一个古寺,见寺壁有吴潜被贬南行时题词,故意问贾似道:贾团练,吴丞相何以至此?贾似道惭不能对。行至漳州木棉庵(今福建漳浦县),郑虎臣多次要贾似道自杀,贾不从,于是被郑虎臣拉杀之,用锤将贾锤死。

        贾似道贬死于赴循州道上,为恭帝德佑元年(1275),距吴潜被贬循州(1259)整整过了十五年,故词中有十五年前一转头句。

        上片,去年秋,今年秋言时光年复一年。湖上人家乐复忧,看去似乎泛指西湖一带人民生活变化,实际上是指贾似道,他生长在西湖,长期在这里为官,且有别墅后乐园在这里。往日,他青云直上,终日荒*,得意、专横,何其乐也,今天,他竟遭可耻可悲的下场,又何其忧也,所以云乐复忧。接着用西湖依旧流作为反衬,大自然江山依旧,然而人事全非,显示历史无情。

        下片,吴循州,贾循州,南宋末年同时在朝的两丞相,一个是坚持抗元的忠臣,一个是恶贯满盈的奸相,却先后贬徙同一循州,死于边远,时间仅仅相隔十五年。看来是一种偶然巧合,实际上,吴之贬谪循州,由于贾之陷害,贾之贬谪循州是他陷害忠良、恶事作绝后所得报复。十五年前蒙冤惨死的吴潜,今日追复原官,得到昭雪,虽死犹存。当年作威作福的贾似道,今天活活被人锤死,遗臭万年。十五年前一转头,时光何其速也,转瞬之间,命运向相反的方向作了转化,对这种恶人遭恶报,好人得昭雪的转化,时人拍手称快,庆幸欢欣。贾似道若早知今天的下场,当初何必那么残狠。人生放下休是从十五年前(间)一转头的历史变迁中申发出来的感慨。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人事无常,为人不可狠毒,不要得意忘形,人生又切不可太认真,所以说放下休。放下休,即放下吧,休是语气词。人生放下休与西湖依旧流前后照应,既表明江山依旧,历史无情,又有人事无常的慨叹。

        全词节奏明快,流畅通俗,有歌谣特点,同庆幸恶有恶报的心绪适应,而上下两片的最后一句均有咏叹韵味见感慨遥深。这是一首同时事密切相关的小词,表现了对贤相奸臣之间的人心向背,有历史资料和文献意义,艺术也是圆熟的。(陶先淮)

        诗言志,词言情。然而这首词却独树一帜,以词进行讽刺,在唐宋词也极为鲜见,但在讽喻中不见尖酸刻薄,艺术表现力极强,是一朵散发异香的奇葩。这首词讽喻当时世道。南宋景定年间,奸臣贾似道当权,其谗毁宰相吴潜,使之被贬循州,并其后将其毒死。贾似道继为宰相,终日*乐,不料事有偶然,德佑元年,贾与元军作战失利逃跑,也恰恰被罢贬循,且也是在循州被县尉郑虎臣锺杀于木棉庵。前后十五年如此巧合,因此作者抓住这点对贾似道的鞭挞。嘲讽和对弄权者的正色告诫,语言含蓄,但语意却是极其尖锐的。

        上片开头去年秋,今年秋,两句,着意用两个秋字使词罩上一层萧瑟、落寂的气氛,年复一年,一个个凋谢的秋天又将过去。湖上人家两句又着意表现权臣贾似道权力显赫飞扬跋扈,与秋风落叶、灰飞烟灭的对比,乐忧转换何其快哉!湖上人家暗指在西湖大筑别墅,荒*娱乐的贾似道。一个湖上人家落笔轻巧,而却充满对贾的嘲讽揶谕。西湖依旧流更是以西湖冷眼旁观的语调,衬托人生无常,善恶报应的无情。句式好像在写景,其实揭露主题,启人深思。

        下片几句与上片不同。上片用笔曲中见直下片则直中含曲。吴循州,贾循州以简单的句式揭示深刻的含义。吴潜,贾似道同为权臣,同贬循州,同死于循州客乡,戏剧性的对此,又寄托作者对两人的爱憎。贾似道误国弄权,终死循州,而吴潜也虽有报国之志,却难脱循州之难。贾似道更是可憎可恶可笑,其害人终害已,十五年荣华,一朝也不过身败名裂,多么的可悲。十五年间二句,作者又郑重告诫说,人生放下休,人世无常,还是丢开世情,免生烦恼。其中虽包含对贾的讽刺,但也含有对人生消极避世的消极思想,在此也应注意。

        全词短小精干,口语化极强,语言质朴生动,极富节奏感,和浓愈的民歌风味,其中包含讽古喻今的现实主义色彩也极为难能可贵。另外在艺术表现上作者把含蓄与明快熔为一体,使形式和内容更好的统一起来,我们会在慢慢品味中体会出来。

李煜 长相思

        李煜:长相思

        一、《长相思一重山》

        作者: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注释:

        1、重:量词。层,道。

        2、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中有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诗句。

        3、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丹;红色。

        4、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唐代白居易《赠江客》中有诗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5、帘:帷帐,帘幕。风月:风声月色。

        赏析:

        《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上片写她望中所见之景。那远行在外的征人而今身处何方呢?他是否正跋涉在返乡的路上呢?怀着这种焦迫不安的心情,她不时地企足遥望,希望能够有所发现。可是,进入视野的除了重重叠叠的山岭峰峦外,还有的就是辽阔高远的青冥和天际处的迷离烟水了。第三句描写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图,层次极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远景。这一切都是跟着思妇眺望目光的由近及远渐次展开的。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名作《长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写主人公越山过水,渐去渐远,很可能是受了该词的启发。需注意的是,烟水寒的寒,并非仅仅用来形容烟水,而且还曲折传出了思妇的心理感觉。正因为久望不见,更添哀伤,心头才滋生了寒意。如此,则目中所见,自然皆带寒意了。上片结句说她望尽天涯路而无所得,便收束眼光,不经意地扫视周遭景物,瞥见不远处有枫叶如火,灼人眼目。这使她猛然想起:时令又到了丹枫满山的秋天,自己经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结啊?相思一词的出现,使得词旨豁然显现。

        下片便顺着相思折入,着重刻画她的心理活动,写她思中所念之事。菊花开,菊花残,用短促、相同的句式,点出时间流逝之速,暗示了她相思日久,怨愁更多。紧连着的塞雁高飞人未还,可视为她的直接抒情,也可以看作她在触景生情。塞外大雁尚且知道逢秋南归,那飘泊在外的游子为什么还见不到他的踪影呢?用雁知归来反衬人不知还,就更深一层地表现出了她的内心怨苦。怨恨尽可以怨恨,但它毕竟是产生于相思基础上的,如今良人未还,说不定他碰上了什么意外,或是在路途上染上了风疾。这些想法涌上心头,使得女主人公在怨恨之余,又深深地为他担忧起来了。一帘风月闲,刻画出了思妇由于离人不归,对帘外风晨月夕的美好景致无意赏玩的心境。柳永《雨霖铃》词写一对恋人分别后的意绪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含意正与此同。

        二、《长相思云一涡》

        作者: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注释:

        1、云:指如云的鬓发。涡:别作窝.一涡(wo),即一束。一说音guo,意为青紫色的丝带,束发用。

        2、玉:指玉簪。

        3、衫儿:别作春衫。罗:丝。这里指丝制的罗裙。

        4、黛螺:别作翠娥。指代眉毛。

        5、秋风:别作风声。

        6、雨相和:雨声和风声相交织。别作雨如何。

        7、帘外:别作窗外。三两:别作三四。窠:别作棵.意同。

        8、人奈何:别作争奈何。争:怎。

        赏析:

        这是后主早期作品,描写闺怨的词。

        上片写女子的外貌。这位女子,她的头发如云般蓬松浓密,头上的玉簪如梭。衣着淡雅。是个气质高雅容貌艳丽的女子。这样可爱的女子,想象中本应该春风得意,快乐的很。可是,她并不快乐,在微微的皱着眉。笔锋转的巧妙,突如其来。为什么不快乐?读者最关心的问题作者没有说,下片却转而写周围环境:风雨相和。秋天本就容易引人忧思,偏又风雨相侵,更添苦闷情绪。但这还不够,雨打芭蕉,风吹残叶,窗外秋意更浓,内心秋思更苦。夜那么长,又风雨相和,听着风声,雨声,芭蕉声,帘内的人,更添寂寞情绪,却无可奈何。原来,秋思就是她上片中,眉头紧锁的原因。

        整首词,人与景,景与情相交映,浑然一体。通篇写愁,却不见愁字。而秋思之意,浮于字里行间。

        ⑴长相思:词牌名,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

       ⑵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⑶泗水:源于山东曲阜,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⑷瓜洲古渡:在江苏省扬州市南长江北岸。瓜洲本为江中沙洲,沙渐长,状如瓜字,故名。一作“瓜州”。

       ⑸吴山:在浙江杭州,春秋时为吴国南界,故名。此处泛指江南群山。

       ⑹悠悠:深长的意思。 汴水长流,泗水长流,流到长江古老的渡口,遥望去,江南的群山在默默点头,频频含羞,凝聚着无限哀愁。

       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让我俩紧紧偎傍,倚楼望月。

       今天关于“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