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典籍 古文典籍

袁宏道的简介_袁宏道的简介资料

zmhk 2024-06-15 人已围观

简介袁宏道的简介_袁宏道的简介资料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袁宏道的简介”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

袁宏道的简介_袁宏道的简介资料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袁宏道的简介”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1.袁中郎全集的作者简介

2.春游西湖袁宏道的简介作者

3.《满井游记》袁宏道的相关知识

4.棹歌行·妾家白苹洲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5.求袁宏道《徐文长传》文言整理

6.袁宏道、袁中道的文学知识

袁宏道的简介_袁宏道的简介资料

袁中郎全集的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年),字中郎,号石公,湖北省公安县长安里人,明代文学家,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他们发扬李卓吾的“童心”思想,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复古,主张文学重性灵、贵独创,所作清新清俊、情趣盎然,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袁宏道为“三袁”中,文学成就最高者。他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后为吴县(今江苏苏州)知县,历任礼部主事、吏部验封主事、稽勋郎中等职。

春游西湖袁宏道的简介作者

        隆庆二年(1568年),袁宏道出生,出身官宦家庭。少年时期生活富裕,在万莹、王辂等名师的教育下,非常善于诗文。袁宏道十六岁为诸生,即在城南组织文社,自为社长,除攻读八股制义外,倾心诗歌古文,“有声里中”, 社友年三十以下者,皆尊袁宏道为师,“奉其约束,不敢犯” 。二十一岁时中举人,但赴京会试却名落孙山。

       科场的失意,未免使袁宏道颇多自伤不遇之感,他在《花朝即事》等诗中,浩叹孤寂愁闷与落落寡欢。在长兄袁宗道的影响下,袁宏道开始从禅宗中寻求精神寄托,以禅诠儒,豁然大悟。他把自己的心得写成《金屑》,并到麻城拜访李贽,两人说文谈禅,十分相得。李贽称赞他“识力胆力,皆迥绝于世,真英灵男子,可以担荷此一事耳”,并赠诗曰:“诵君《金屑》句,执鞭亦忻慕。早得从君言,不当有《老苦》。”在李贽离经叛道思想的启迪下,袁宏道视野大开,“始知一向掇拾陈言,株守俗见,死于古人语下,一段精光不得披露”。从此,他决心改变诗文创作之风,“能为心师,不师于心;能转古人,不为古转。发为语言,一一从胸襟流出”, 而卓然独立。 万历二十年(1592年),袁宏道中进士,但没有立即被朝廷委派官职。然而仕途之门已入,他多年的愿望总算实现,因此心情舒畅,在家乡石浦河畔,袁宏道时常与亲友相聚,吟诗饮酒,谈禅遨游,悠闲自得。他这时候对文坛上的复古运动已深表不满,认为诗文应当随意而发,不应模拟蹈袭,作茧自缚。在《答李子髯诗》中,袁宏道写道:“若问文章事,应须折此心。”“草昧推何、李,闻知与见知。机轴虽不异,尔雅良足师。后来富文藻,诎理竞修辞。挥斤薄大匠,裹足戒旁歧。模拟成俭狭,莽荡取世讥。直欲凌苏柳,斯言无乃欺。当代无文字,闾巷有真诗。却沽一壶酒,携君听《竹枝》。 ”在他看来,复古之作不如民间俚曲。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袁宏道被选为吴县(今属江苏)县令。在任上,他判案果断,与民方便,颇受地方拥戴。然而也招致当道者的不满,加上吏事繁杂,难得清闲,他觉得“人生作吏甚苦,而作令为尤苦,若作吴令则其苦万万倍,直牛马不若矣” 。因此,第二年他便托故辞职。 为了消除胸臆的不快,袁宏道离开吴县后并没有立即回乡,而是遍游东南名胜,徜徉于无锡、杭州、绍兴、桐庐、歙县佳山秀水间,与友人陶望龄、潘景升等诗酒酬答,奇文共赏。三个多月,“无一日不游,无一游不乐,无一刻不谈,无一谈不畅”,而且“诗学大进,诗集大饶,诗肠大宽,诗眼大阔” 。尤其是当他在杭州读到徐渭遗稿《阙编》时,“不觉惊跃”,“如魇得醒”,为徐渭“恣臆谈谑,了无忌惮”的诗风所倾倒 ,从而愈加对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的复古文风表示不满,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主张,要求诗文创作必须“从自己胸臆流出”,写出更多的“本色独造语” ,反对一味追求缺乏真实情感的复古模拟。他抨击复古派笼罩的文坛扼杀了创作的生机,指出秦汉作者与盛唐诗人多变的创作手法才是后人学习的楷模,不然舍本逐末,仅仅以“剿袭模拟,影响步趋”,就会将诗文创作引入死路,流于形式,而起不到诗文言志的作用。袁宏道尖锐地指出,复古派及其末流的拟古之作,犹如“粪里嚼渣,顺口接屁,倚势欺良,如今苏州投靠家人一般。记得几个烂熟故事,便曰博识;用得几个见成字眼,亦曰骚人。计骗杜工部,囤扎李空同,一个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以是言诗,安得而不诗哉!”

       除公开反对复古派末流的文风外,袁宏道还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来推动文体的解放。他写下《逋赋谣》、《竹枝词》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通俗而清新,隽秀而活泼;又写下《虎丘》、《灵岩》、《湘湖》、《西湖》等数十篇游记,状物抒情,毫无雕饰之弊,“俱从真源中溢出,别开手眼,一扫王、李云雾,天下才人文士始知疏瀹心灵,搜剔慧性,以荡涤摹拟涂饰之病” 。 东南游归,袁宏道携眷属暂寓仪征,在这运河孔道与南北文友赋诗谈文,宣传自己的“性灵说”。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起为顺天府(今属北京)教授。次年迁国子监助教。第三年补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

       北京毕竟是明朝文化中心所在,袁宏道在京中得以博览公家收藏的丰富图籍,又和谢肇淛、黄辉及兄袁宗道、弟袁中道等结为“葡萄社”,在城西崇国寺品评诗文,论古说今,颇感闲适快乐。他一方面通过广泛阅读、交友讨论,逐渐纠正以前“偏重悟理”,过分强调自我的倾向,“遂一矫而主修,自律甚严,自检甚密,以澹守之,以静凝之” 。另方面,他对复古派末流的批驳也更有力度和深度。袁宏道系统地分析了唐宋诗文的风格,认为:“如元、白、欧、苏,与李、杜、班、马,真足雁行。坡公尤不可及,宏谬谓前无作者。而学语之士,乃以诗不唐、文不汉病之,何异责南威以脂粉,而唾西施之不能效颦乎!” 他还说:“宋人诗,长于格而短于韵,而其为文,密于持论而疏于用裁。然其中实有超秦汉而绝盛唐者。 ”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进行了具体的批驳,使文风得以扭转。钱谦益后来在评论袁宏道的影响时,称他推动文风的转变,使诗文创作出现生机,“其功伟矣” 。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袁宏道因兄袁宗道去世,乃上《告病疏》请假归。他筑“柳浪馆”于公安城南,终日与少年旧友吟诗作文,寄趣山水。他还游武当山、桃源县等名胜,对接青引黛的大自然发出由衷的赞叹,并且钦慕陶潜能悟彻人生,于长林丰草间寻求自适,“宁乞食而不悔” 。袁宏道在柳浪湖一住就是六年,直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才返京任职。

       袁宏道返京后,究心戏曲、小说研究,他称赞《金瓶梅》、《水浒传》、《四声猿》等作品,认为它们能“意气豪达”,脱去传统窠臼,别开生面。袁宏道著《觞政》,谈论酒文化等,并将嘉靖以来的这些新意盎然的小说、戏曲与儒家经典相提并论,给予高度的评价。不久,袁宏道迁吏部验封司主事,官至吏部考功员外郎。他一度主持陕西乡试,乘兴游嵩山、华山,写下笔墨浑厚蕴藉的游记与诗歌,“极一唱三叹之致” 。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袁宏道以吏部验封司郎中告归。此时公安正值大水,他卜居沙市,筑砚北楼,以便晚年在此“息影卧游”,游艺诗书,“疏瀹性灵” 。但不久患病不起,竟于九月初六日(10月20日)遽然去世 ,终年四十三岁。

《满井游记》袁宏道的相关知识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他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三袁”。他主张文学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棹歌行·妾家白苹洲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题材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寓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写出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和对早春的欣赏和赞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寓示读者以人生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抒发了作者厌弃官场、渴望回归自然的思想感情。本文被选入人教版八下语文书。作者简介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公 袁宏道安派"主帅,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也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袁宏道少敏慧,善诗文,年十六为诸生,结社城南,自为社长,“社友年三十以下者皆师之,奉其约束不敢犯。”万历二十年(1592)登进士第,万历二十三年(1595)谒选为吴县知县,听政敏决,公庭鲜事。政暇与士大夫谈文说诗,以风雅自命。宏道任吴县县令时,在任仅二年,就使“一县大治”,“吴民大悦”。辞去县令后,“为人贷得百金”,作妻室生活费用。宰相申时行赞叹说:“二百年来,无此令矣!”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满井游记》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越二年,补礼部仪制司主事,数月即请告归。后迁官至稽勋郎中,不久即谢病归里。万历三十八年(1610)卒,年四十有三。他去世以后,连购买棺材及眷属回故里的路费都是朋友们的捐助和卖尽他的书画几砚凑的。《明史》卷二八八有传。此文被选入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及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SPAN></p> 译文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残留的寒冷仍然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一刮风就飞沙走石。我只好拘束在一间屋子里,想要出去却不行。每次顶着风骑(马)车出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了回来。 二十二日那天,天略微暖和了些,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走)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河堤两岸生长着高大的柳树,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放眼望去是一片空旷开阔的景象,我(感觉到自己)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在这时河上的冰面开始融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泛起一层一层像鱼鳞似的浪纹,河水清澈透明,水面亮晶晶好像刚刚打开的镜匣,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里射出一样。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丽得如同刚刚擦过一般,娇艳明媚,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好髻鬟似的。柳条将要伸展却尚未伸展,柔嫩的梢头在风中散开。低矮的麦苗像兽颈上的短毛,高约一寸左右,游人虽然还不算很多,汲泉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见到。风力虽然还很强劲,但是走起路来,也会汗流浃背。凡是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浮到水面戏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一切动物身上都散发着喜悦的气息。(我这)才知道郊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 不因为游山玩水而耽误公事,潇洒地游玩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就只有我这个官啊。而满井这地方正好离我的居所近,我的出游将从现在开始,怎能没有记录呢!这时已是己亥年二月了。 文章主题记叙了作者游历满井所看到的早春景色,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和希望在公事之余能够继续出游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心中愉悦,轻松的感情!以及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弃。

求袁宏道《徐文长传》文言整理

       棹歌行·妾家白苹洲

        [作者] 袁宏道 ? [朝代] 明代

        妾家白苹洲,随风作乡土;弄篙如弄铖,不曾拈一缕。

        四月鱼苗风,随君到巴东;十月洗河水;送君发扬子。

        扬子波势恶,无风浪亦作;江深得鱼难,鹧鸶充餻臛。

        生子若凫雏,穿江复入湖;长时剪荷叶,与儿作衣襦。

《棹歌行·妾家白苹洲》作者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的其它作品

        ○ 满井游记

        ○ 虎丘记

        ○ 徐文长传

        ○ 感事

        ○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 袁宏道更多作品

袁宏道、袁中道的文学知识

        徐文长传 袁宏道

        (一)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人。

        其是晚明重要的作家,文坛“公安派”领袖。

        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

       

        他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和 *** 倾向,主张诗文写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即:独特抒发自己的感情和心灵,不拘泥于即有的格套)。

        他以小品文而著称,有《袁中郎集》。

        (二)

        课文分析

        ①

        理解徐文长独立一时、卓而不群的奇特个性,和忧愤成疾、颠狂自戕的悲惨命运。

        ②

        理解本文“文中有我”,感情强烈的总体特色。

        ③

        分析本文“以事传人”与“以论传人”相结合写人方法:作者为徐文长立传,既沿用“以事传人”的笔法,更注重:“以论传人”。

        如作者初读徐文长诗集《阙编》时,写他自己“读未数首,不觉惊跃”说自己“不佞人生三十年,而使知海内有文长先生。

        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即以自己对徐文长佩服得五体投地来加以侧面烘托。

        ④

        本文对徐渭生平遭遇和他的文艺成就作了简要的的叙述与评价,表现了他兀傲不群的人格风范和横放杰出的艺术才能,表达了作者对徐渭平生牢骚困苦,以至失意颠狂的深切同情。

        文章写徐渭其人其事,侧重写他独立特行,怀抱奇才异能而终归于失意的遭遇。

        同时又着意于写他为人行事的与众不同,“无之而不奇”,体现了晚明提倡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也给徐渭这一人物形象平添浪漫的色彩。

        文章中作者点到徐文长其人才华横溢时,即以作者自己当年阅读徐文长诗文作品的独到感受和体会加以撰写,间接地以徐文长诗作的诗材、诗意、诗笔来诗意化地描绘徐文长其人的品性和才情。

        (三)

        词语解释

        (1)

        余夕坐陶太史楼 夕:晚上。

        得《阙编》诗一帙 帙:书套,常用作书册的代称,此用为量词。

        恶楮毛书:粗糙的纸质,拙劣的书写。

        烟煤败黑:意谓墨质低劣。

        (2)

        盖不佞生三十年 不佞:犹不才,自称谦词。

        略为次第 次第:编排

        (3)

        声名藉甚:名声很大。

        藉甚:盛大,盛多。

        (4)

        薛公惠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日 校越:主持越中考试。

        奇:意动,认为才能很奇特。

        国士:一国之士,国中杰出的人物。

        (5)

        然数奇,屡试辄蹶 数奇:运数不利,命运不好。

        数:命数,命运。

        奇:与偶相对。

        偶为遇合,顺利。

        屡:多次。

        辄:总是。

        蹶:挫败。

        (6)

        客诸幕:聘为幕僚。

        客:名词使动用法。

        幕客,幕僚

        (7)

        葛巾乌衣:身着布衣,头带黑巾。

        谓其布衣装束,不拘于官场之礼。

        (8)

        是时,公督数边兵 是时:这时。

        督:统领。

        边:边镇。

        介胄之士:披甲带盔之士,指将军。

        膝语蛇行:跪着说话,象蛇一样爬着走路,从容恭敬惶恐。

        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傲:形容词做动词,表现其狂傲的神态。

        议者方之刘真长 方之:比之为。

        方:比。

        (9)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 会:适逢,恰好。

        白鹿:吉祥之兆。

        属:嘱托。

        (10)

        表上,永陵喜 表上:给皇帝看的信。

        一切疏记 疏记:两种文体名称。

        疏:奏疏。

        记:公文。

        (11)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 自负:自以为了不起。

        好:喜欢,喜爱。

        无可当意,然竟不偶 当意:合意。

        不偶:无所合,不遇。

        (12)

        文长既不得志有司 有司:具体掌握选用人才的官员、主考官等。

        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 放:放纵。

        曲蘖:酒母,代指酒。

        恣:任意。

        穷览朔漠 朔漠:北方荒漠之地。

        (13)

        其所见山奔海立 奔:倒塌。

        风鸣树偃 偃:倒。

        一切可惊愕之状 状:情景。

        (14)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勃然:兴盛的样子。

        气:精神状态。

        英雄失路:英雄无用武之地。

        (15)

        如嗔如笑,如水鸣峡 嗔:发思。

        笑:嘻笑。

        鸣:鸣响。

        羁人之寒起 羁人:羁旅之人,旅途之人。

        虽其体格石油卑者 体格:体式。

        卑:低下。

        有王者气 王者气:称雄文坛的气概。

        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望:相比。

        巾帼而事人:象妇人似的侍奉于别人。

        (16)

        文有卓识,气沉二法严 文:散文。

        法:方法。

        不以议论伤格 格:风格。

        韩、曾之流亚也 流亚:同一类的人物

        (17)

        文坛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 雅:平素,向来。

        骚坛:文坛

        (18)

        妖韶女老,自有馀态 韶女:姿态漂亮。

        馀态:老了有剩余的风韵。

        (19)

        间以其余 间:有时。

        其余:指作书写字以外的余力、余事。

        (20)

        卒以疑杀其续室 以:由于。

        (21)

        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力解:尽力解救。

        佯狂益甚 佯狂:假装疯狂。

        (22)

        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显者:显贵的人。

        (23)

        时携钱至酒肆,乎下隶与饮 时:时常,经常。

        下隶:衙门里下等的差役

        (24)

        或以利锥锥其两耳 锥锥:第二个字为名词作动词,刺

        (25)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以:因为。

        抱愤而卒:怀抱忧愤而死。

        (26)

        遂为狂疾 遂:终,竟,终于。

        狂疾不已,遂囹圄 囹圄:牢狱

        (27)

        虽然,胡公间世豪杰 世间:间隔数世,形容稀罕少有。

        幕中礼数异等 礼数异等:礼数不同一般。

        一扫近代芜秽之习 芜秽:不良恶习。

        (28)

        文长之而不奇者也 之:往。

        奇:无所遇合,不顺利。

        (29)

        斯无之而不奇也 不奇:不顺利。

        也可参见百度百科://baike.baidu/view/994286.

        实在找不到更详细的了,你可以试着找本参考书来看,那上面很全的

       教学目标:

        1、 了解袁宏道、袁中道的有关文学知识。

        2、 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写景、借景抒情的方法。学习借鉴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4、 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难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写景、借景抒情的方法。学习借鉴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生性直爽,喜游山水。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中举。翌年考进士落第,回乡与因公归里的胞兄宗道朝夕切磋学问。万历二十年中进士。万历二十三年出任吴县县令,不到两年,'一县大治','吴民大悦'。但他厌恶官场陋习,曾七次上书辞职。宰相申时行赞叹'二百年来,无此令矣!'获准离任后,遍游东南名胜,写下《虎丘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等名篇。万历二十六年(1598),再次入京,先后任京兆校官、礼部仪制司主事。

        又作《满井游记》、《徐文长传》等名篇。胞兄袁宗道辞世,他悲痛不已,告假归里建'柳浪馆',栽花种柳、吟诗著文、参禅悟道、闲游山水达6年之久。万历三十四年(1606),又入京任礼部仪曹主事,两年后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致力整顿吏治。著名的《摘发巨*疏》就作于这时。万历三十七年,被派往陕西任主考官,次年春天获假南归,同年九月初六因病去世。

        其文学主张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文学要表现个性,道出真情,'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随着时代前进,文学应不断创新。传世的.有诗歌1700多首,游记、书札、序跋、碑记、传状、日记、杂文等近600篇。成就最大的是山水游记,清新秀俊,自成一家。后人将其全部诗文编为《袁中郎全集》行世,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宏道集笺校》本。

        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官南京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同以公安派著称。为文崇尚自然,曾游历天下,写下大量纪游诗文,有《珂雪斋集》。

        3、关于高梁桥:

        高梁桥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偏北半里左右,是北京西郊历史上一座名桥,是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九年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外所建石桥。

        明清之时,这里古刹林立,水清见底。当时都城中王公大臣、男女老幼,每至夏季,坐在两岸绿荫下,桥头酒肆、茶馆,游客盈门,为京师郊外一胜景。

        古时候,高梁桥一带繁华壮观,在巍峨的西直门城楼上远眺高梁桥,长河似玉带,白桥跨碧水,绿荫藏酒肆,古刹连西山。近观高梁桥,桥下,柳浪飞燕逐清波;桥上,行人车马如穿梭。出城、进城必由此经过,故这里热闹非凡。侧看高梁桥,则又有小桥、流水、人家之感。楼、水、桥、人构成了燕山脚下一幅“清明上河图”。

        4、高梁桥的得名:

        高梁桥位于西直门外,建于辽代。经清末民国初年改建过的一座单孔石拱桥。1982年在长河污水截流及整治工程的西直门暗渠工程中,清代高梁桥又做了一次改建。传说中,高梁桥的得名,是因为当年刘伯温奉命修建京城,把好山好水全部搬到了北京。因此惹怒了掌管水系的龙神。龙神在大怒中将全城的水偷走。刘伯温发现后立即派手下名为高亮的大将追赶。在擒获返回的途中,龙神挣断绳索逃跑。临跑前还将装水的水车推入长河。高亮怕皇帝怪罪,跳入长河。从此他跳河的那座桥谐他名字之音,称为高梁桥。

       好了,今天关于“袁宏道的简介”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袁宏道的简介”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