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典籍 古文典籍

阁夜唐杜甫_阁夜唐杜甫古诗

zmhk 2024-08-31 人已围观

简介阁夜唐杜甫_阁夜唐杜甫古诗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阁夜唐杜甫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阁夜唐杜甫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1.阁夜 杜甫 中

阁夜唐杜甫_阁夜唐杜甫古诗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阁夜唐杜甫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阁夜唐杜甫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1.阁夜 杜甫 中有哪几个典故 分析一处典故的妙处

2.杜甫的阁夜首联描绘了什么景象,作者心境怎么样,哪一个字用得好

3.杜甫的阁夜含义是什么? 写这首诗的背景和杜甫的生平简介

4.杜甫 阁夜

阁夜唐杜甫_阁夜唐杜甫古诗

阁夜 杜甫 中有哪几个典故 分析一处典故的妙处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一句用了典故。

       “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这里,诗人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诗人运用典故,在比较中含蓄而深沉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终黄土”即最终都死去,同归黄土。

       《阁夜》为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原文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翻译

       年中白日的光阴逐渐缩短,寒夜霜雪笼罩着荒远天涯。

       破晓时军营中鼓角的悲壮,星河的影子在三峡上荡漾。

       荒野中的人家为战争痛哭,远处传来渔夫悲凄的歌声。

       英雄的业绩最终成了黄土,我何必介意书信音讯即少。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该诗是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

       百度百科——阁夜

杜甫的阁夜首联描绘了什么景象,作者心境怎么样,哪一个字用得好

       你好

       杜甫的《阁夜》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附:《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译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

       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

       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

       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

       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背景: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感慨万千.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力图在内心超越令人悲伤的现实.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也有壮情和超然之意.“阁夜”,即西阁之夜.

       作者简介:杜甫,人称杜子美(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满意请采纳

杜甫的阁夜含义是什么? 写这首诗的背景和杜甫的生平简介

       《阁夜》为唐朝诗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是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杜甫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催字用的好

杜甫 阁夜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解:

       1、阴阳:指日月。

       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

       3、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

       4、星河:星星的光辉照耀在水中,使其看起来像银河。

       5、野哭句: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几家:一作“千家”。

       6、夷歌句:意谓渔人樵夫都唱着夷歌,见夔州之僻远。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7、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8、跃马:指公孙述。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韵译: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三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寓所西阁夜中所作。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同年代“诗仙”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阁夜》

        作者: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释:

        1、阴阳:指日月。

        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

        3、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

        4、星河:星辰与银河。

        5、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战争的声音。几家:一作千家。

        6、夷歌句:意谓渔人樵夫都唱着夷歌,见夔州之僻远。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7、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8、跃马:指公孙述。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译文:

        时令到了寒冬,

        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涯,

        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

        起伏悲壮;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

        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

        传来战争的讯息;

        数处渔人樵夫,

        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

        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

        我寂寞无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阁作所。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阁夜

        杜甫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译文及注释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1、阴阳:指日月。

        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

        3、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

        4、星河:星辰与银河。

        5、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战争的声音。几家:一作千家。

        6、夷歌句:意谓渔人樵夫都唱着夷歌,见夔州之僻远。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7、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8、跃马:指公孙述。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阁作所。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杜甫 倦夜

        《倦夜》

        作者:杜甫

        原文: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释:

        1、《史记信陵君传》:出入卧内。

        2、《孙绰子》:时雨沾乎地中,涓滴可润。

        3、王符《潜夫论》:萤飞耀自照。傅咸《萤火赋》:期自照于陋形。

        4、谢灵运诗:水宿淹晨暮。杜修可曰:陆鸟曰栖,水鸟曰宿。又曰:凡鸟朝鸣曰嘲,夜鸣曰。林鸟以朝嘲,水鸟以夜。《春秋繁露》:水鸟,夜半水生,感其生气,益相呼而鸣。

        5、《长门赋》:徂清夜于洞房。

        翻译:

        凉气阵阵袭入卧室,月光把庭院的角落都洒满了。好一个清秋月夜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重,在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地滴滴答答地滚落下来;此时月照中天,映衬得小星星黯然失色,像瞌睡人的眼,忽而睁,忽而闭。这已经是深夜了。月亮已经西沉,大地渐渐暗下来,只看到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闪着星星点点微弱的光;那竹林外小溪旁栖宿的鸟儿,已经睡醒,它们互相呼唤着,准备结伴起飞,迎接新的一天。这一夜作者杜甫思考着千桩万桩事,哪一桩不与战事有关!诗人是多么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难怪他坐卧不安,彻夜难眠。

        赏析:

        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而杜诗尤严。此诗题目,就颇令人感觉跷蹊。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应不会倦。读者可以顺着这是一个怎样的夜,诗人为什么会倦这条线索,看一看诗中是如何描写的。

        起句云: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凉气阵阵袭入卧室,月光把庭院的角落都洒满了。好一个清秋月夜!竹、野二字,不仅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分外渲染出一派秋气:夜风吹动,竹叶萧萧,入耳分外生凉,真是绿竹助秋声;郊野茫茫,一望无际,月光可以普照,更显得秋空明净,秋月皓洁。开头十个字,勾画出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况。三、四两句紧紧相承,又有所变化: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上句扣竹,下句扣月。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重,在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地滴滴答答地滚落下来;此时月照中天,映衬得小星星黯然失色,象瞌睡人的眼,忽而睁,忽而闭。这已经是深夜了。五、六两句又转换了另外一番景色: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这是秋夜破晓前的景色:月亮已经西沉,大地渐渐暗下来,只看到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闪着星星点点微弱的光;那竹林外小溪旁栖宿的鸟儿,已经睡醒,它们互相呼唤着,准备结伴起飞,迎接新的一天。

        以上六句,把从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色,描写得历历如在目前。表面看,这六句全写自然景色,单纯写夜,没有一字写倦;但仔细一看,读者从这幅秋夜图中,不仅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这些景物的目击者──诗人自己。读者仿佛看到他孤栖卧内,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会儿拥被支肘,听窗外竹叶萧萧,露珠滴答;一会儿对着洒满庭院的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会儿披衣而起,步出庭院,仰望遥空,环视旷野,心事浩茫。这一夜从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彻夜不眠,他该有多么疲倦啊!这样就有了这些疑问:如此清静、凉爽的秋夜,诗人为何不能酣眠?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缠住他的心?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直吐胸臆: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原来他是为国事而忧心。这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于公元763(广德元年)旧历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新唐书吐蕃传》)。北方广大人民又一次蒙遭战祸,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这时杜甫寓居成都西郊浣花溪草堂(据前人考证,此诗作于广德二年),自身虽未直接受害,但他对国家和人民一向怀有深情,值此多难之秋,他怎能不忧心如焚!万事干戈里,这一夜他思考着千桩万桩事,哪一桩不与战事有关!诗人是多么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难怪他坐卧不安,彻夜难眠。但是,当时昏君庸臣当政,有志之士横遭贱视和摒弃,老杜自己也是报国无门。故诗的结语云:空悲清夜徂!枉自悲叹如此良夜白白逝去。空悲二字,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与忧愤。

        诗的最后两句,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读了这两句,读者回过头来再看前面所描写的那些自然景物,仿佛显现出一层新的光彩,无一不寄寓着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与诗人的心息息相通:由于诗人为国事而心寒,故分外感到竹凉侵卧内;由于诗人叹息广大人民的乱离之苦,故对那如泪珠滚动般的重露成涓滴之声特别敏感;那光华万里的野月,使人会联想到诗人思绪的广阔和遥远;那乍隐乍现、有气无力的稀星,似乎显示出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定的担心;至于那暗飞自照的流萤,相呼结伴的水鸟,则更明鲜地衬托出诗人消中只自惜,晚起索谁亲(《赠王侍御四十韵》)的孤寂心情。

        前人赞美杜诗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明谢榛《四溟诗话》)。这首诗中由于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故诗的字面虽不露声色,只写夜,不言倦,只写耀乎外的景,不写融乎内的情,但诗人的羁孤老倦之态,忧国忧时之情,已从这特定的情中之景里鲜明地流露出来。在这里,情与景,物与我,妙合无垠,情寓于景,景外合情,读之令人一咏三叹,味之无尽。

        这首诗的构思布局精巧玲珑。全诗起承转合,井然有序。前六句写景,由近及远,由粗转细,用空间的变换暗示时间的推移,画面变幻多姿,情采步步诱人。诗的首联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峭拔而起,统领下两联所写之景。设若此两句写作夜凉侵卧内,明月满庭隅,不仅出语平庸,画面简单,而且下面所写之景也无根无绊。因为无竹,重露就无处成涓滴;无野,飞萤之火、水鸟之声的出现,就不知从何而来。由竹、野二字,可见诗人炼字之精,构思布局之细。此诗结尾由写景转入抒情,骤看殊觉突然,细看似断实联,外断内联,总结了全篇所写之景,点明了题意,使全诗在结处翼然振起,情景皆活,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杜甫 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

        1、危樯:高耸的桅杆。

        2、星垂句:远处的星星宛如低垂至地面,使原野更为辽阔。

        3、月涌句:银色的月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

        4、沙鸥:水鸟名。

        译文: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

        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

        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着称?

        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

        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赏析:

        诗作于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诗的前半写旅夜的情景。以写景展现境况和情怀,寓情于景之中。后半写书怀。抒发自己原有政治抱负,没有想到却是因为文章而得扬名四海,而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伤感,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好了,关于“阁夜唐杜甫”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阁夜唐杜甫”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