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秋浦歌李白注音版_秋浦歌李白注音版白发三千丈

zmhk 2024-06-17 人已围观

简介秋浦歌李白注音版_秋浦歌李白注音版白发三千丈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秋浦歌李白注音版”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1.愁是李白的

秋浦歌李白注音版_秋浦歌李白注音版白发三千丈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秋浦歌李白注音版”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1.愁是李白的秋浦歌第几句?

2.秋浦歌其十五古诗带拼音

3.关于月亮的诗句秋浦歌其十三带拼音(李白《秋浦歌》全诗的拼音)

4.哪些诗句是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秋浦歌李白注音版_秋浦歌李白注音版白发三千丈

愁是李白的秋浦歌第几句?

       秋浦歌?

       李白?

       bái? fà? sān? qiān? zhàng

       白? 发? 三? 千? 丈? ,?

       yuán? chóu? sì? gè? cháng

       缘? 愁? 似? 个? 长? 。?

       bù? zhī? míng? jìng? lǐ

       不? 知? 明? 镜? 里? ,?

       hé? chù? dé? qiū? shuāng

       何? 处? 得? 秋? 霜?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作品赏析

       全文赏析: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

       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白发三千丈 (李白的诗词)

秋浦歌其十五古诗带拼音

       秋浦歌的读法如下:

       1、秋浦歌的读音是qiū,pǔ,gē,其中“浦”的声母为p,韵母为ǔ,声调为上声;“歌”的声母为g,韵母为ē,声调为阴平。

       2、秋浦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共有十七首。其内容主要是描绘秋浦的风景和表达作者在旅途中的愁绪。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内容赏析

       1、这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悲观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时光的深刻感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中,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白发形容得极其漫长,强调了内心忧愁的深重。这种夸张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表现了诗人对忧愁的无奈和无法摆脱的痛苦。

       2、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悲观情绪。诗人看到明镜中的自己,感叹岁月无情,不知道自己哪里会变得如此苍老和憔悴,内心充满了疑惑和无奈。这种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是许多古代诗人都曾经思考过的主题,李白也不例外。

       3、整首诗用简洁明了的词语和生动的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歌的主题是忧愁和悲观,但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思考,涵盖了更广泛的主题。

       4、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李白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情感。李白的诗歌多以酒、月、花等为主题,这首《秋浦歌》则是例外,它以白发和忧愁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悲痛。展现了李白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思考,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月亮的诗句秋浦歌其十三带拼音(李白《秋浦歌》全诗的拼音)

       《秋浦歌其十五》古诗带拼音如下:

       bái fà sān qiān zhàng,yuán chóu sì gè cháng。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ù zhī ming jìng li,hé chù dé qiū shuāng。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译文:头上白发有三千丈长,因为愁绪满怀而来。照着镜子也不明白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像秋霜一样白。《秋浦歌十七首》是一部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该作品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人热情歌颂了樵夫、船工、渔民、冶炼工们的生活、爱情和他们的美好情操。

       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普通劳动人民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不受羁束、忘情山水的浪漫主义襟怀。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秋浦歌其十五》赏析

       据说诗人李白在作此诗时已经50岁了,这也是他离开当时的首都长安10年了,这10年他四处漂泊,却怀才不遇、终不得志。所以诗人感到非常惆怅。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开篇写到了他的头发有三千丈。丈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不同时期,丈的长度不一样。

       在唐朝时,一丈有现在的307米,而三千丈,就有现在的307千米,头发是肯定不可能这么长的。因为他的白发是因愁而生,也就是我们说的愁白了头,所以三千丈的白发代表了诗人无限的惆怅。诗人李白此时想到自己已经年过半百,很难再有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机会了,所以忧愁也与日俱增。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秋浦歌其十五》

哪些诗句是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1.李白《秋浦歌》全诗的拼音

        秋浦歌

        bái fà sān qiān zhàng , yuán chóu sì gè cháng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ù zhī míng jìng lǐ , hé chù dé qiū shuāng 。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译文:

        头上白发有三千丈长,因为愁绪满怀而来。照着镜子也不明白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像秋霜一样白。

       

扩展资料:

        《秋浦歌》的主题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抒发怀才不遇的苦衷。

        起句“白发三千丈”,劈空而来,骇人心目,夸张的不近情理,七尺身躯何来三千丈头发?

        但念下句就有了答案,“缘愁似个长”,愁生白发很是常见(伍子胥一夜白头),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既然愁思无涯,白发当然也可以长到三千丈,这是艺术的夸张。

        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化为可以用量计算的物,使人感到不仅合情,甚至合理。

        《秋浦歌》作于天宝末年,诗人忧国忧民,个人理想不能实现,并受到排挤。

        诗人自负有使“寰区大局,海县清一”的理想,却是无路请缨,家国愁,身世感,充溢心胸,功业无成,身先衰老,怎能不可悲,怎能不发感慨“白发三千丈”!

        这凄凉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

        百度百科-秋浦歌

2.《玉阶怨》、《秋浦歌其十三》、《月》的诗意

        原文

        玉阶怨①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②。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③。

        注释

        ①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玉阶:玉石砌的台阶。

        ②罗袜:丝织的袜子。

        ③却下:放下。

        译文

        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有幽邃深远之美。

        《秋浦歌》其十三:

        绿水净素月,明月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这是一首美好动人的爱情颂歌。水净月明,村姑们在月下采菱,小伙子和她们一道唱着歌,踏着皎洁的月光回家。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画,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这与诗人所憎恨的统治阶级“轻薄儿”们“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古风》其八),“斗鸡金宫里,徇蹴瑶台还”(《古风》其四十六)的花天酒地,斗鸡走狗,百无聊赖的腐朽糜烂生活是一个鲜明的对照。因此,这首诗不仅歌颂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爱情,更重要的在劳动人民中间,诗人还发现了与统治阶级乌烟瘴气的生活决然不同的别一世界——一个健康明朗的美好天地。

        月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

        不管是微微细影还是满月团栾,人世间又有哪儿的人在凝望呢?

3.秋浦歌古诗带拼音翻译,秋蒲歌的诗意

        秋浦歌

        李白

        bái fà sān qiān zhàng

        白 发 三 千 丈 ,

        yuán chóu sì gè cháng

        缘 愁 似 个 长 。

        bù zhī míng jìng lǐ

        不 知 明 镜 里 ,

        hé chù dé qiū shuāng

        何 处 得 秋 霜 。

        s

        译文

        白发长达三千丈,

        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

        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赏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4.《秋浦歌》第14首的拼音

        《秋浦歌》第14首的拼音

        《qiū pǔ gē 》qí shí sì

        《秋浦歌》其十四

        táng lǐ bái

        唐 李白

        lú huǒ zhào tiān dì ,

        炉火照天地,

        hóng xīng luàn zǐ yān 。

        红星乱紫烟。

        nǎn láng míng yuè yè ,

        赧郎明月夜,

        gē qǔ dòng hán chuān 。

        歌曲动寒川。

        译文:

        炉火照彻天地,柴烟中红星乱闪。

        冶炼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扩展资料: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另说为天宝十二载,又说为天宝十四载)。

        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是曾和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

        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百度百科-秋浦歌

5.关于月亮的诗句

        月亮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6.关于月亮的诗句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秋浦歌其十三 (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 (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漫成一首 (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明月夜留别 (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江楼有感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生查子 (唐)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调笑令 (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 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 胡笳一声愁绝。 菩萨蛮 (唐)冯延巳 梅花吹入谁家笛, 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 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 云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帘, 轻风花满檐。 相见欢 (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夜 (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天仙子 (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

        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采桑子 (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秋浦歌其一秋浦歌汉语注音版本[1]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⑴。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其二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其三秋浦锦驼鸟⑵,人间天上稀。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其四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⑶。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其五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⑷。 秋浦歌李白[2]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其六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⑸。其七醉上山公马,寒歌甯戚牛⑹。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⑺。其八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⑻。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⑼。其九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⑽。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⑾。其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⑿。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其十一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⒀。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其十二水如一匹练⒁,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⒂,看花上酒船。其十三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⒃,歌曲动寒川。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其十六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⒄。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⒅。其十七桃陂一步地,了了语声闻⒆。暗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⒇。[3]编辑本段作品注释⑴东大楼:即大楼山。王琦注:《江南通志》:大楼山在池州府城南六十里。⑵“鸵鸟”:王琦注:《太平寰宇记》:歙州土产鸵鸟。《郡国志》云:翎下青黄若垂绶,其状如蜀鸡,背如朱。《祥符新安图经》:鸵鸟,一名楚雀,尤爱其羽,中矰弋则守死不动。《海录碎事》:鸵鸟出秋浦,如吐绶鸡。⑶“一朝”句:极言鬓发很快脱落变白。飒,凋零。衰,头发疏落变白。⑷超腾:跳跃;翻腾。⑸剡(shàn)县:今城在浙江嵊州。李白《秋下荆门》诗: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可见剡中山水之美。“风日”句:王琦注:《一统志》:秋浦在池州府城八十余里,阔三十里,四时景物宛如潇湘、洞庭。⑹“醉上”句:诗人自言像晋山简一样,醉酒后,倒骑马,酩酊无所知;像春秋甯戚一样,击牛角而望遇知己。甯戚,即宁戚,春秋时卫人。以家贫为人挽车。至齐,喂牛于车下,桓公以为非常人,召见,拜为上卿。《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宁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裴骃集解:应劭曰:“齐桓公夜出迎客,而宁戚疾击其牛角商歌曰‘南山矸(gàn,白净),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gàn,小腿),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曼曼何时旦?’桓公与语,说(yuè)之,以为大夫。⑺“泪满”句:谓自己像苏秦一样,费尽时日,不遇明君,其才不售。《战国策·秦策》: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⑻水车岭:王琦注:《一统志》:水车岭,在池州府齐山。⑼寄生:指寄生在树木上的植物。⑽“江祖”句:王琦注:《一统志》:江祖山,在池州府城西南二十五里,有一石突然出水际,其高数丈,上有仙人迹,名曰江祖石。“青天”句:谓“江祖石”犹如以青天为背景,画出的一座屏风。扫,画。⑾“绿字”句:谓石刻周围莓苔如锦。绿字,古人刻字于碑,填以色漆,称绿字。⑿石楠: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女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因冬夏长青不落,似有节操,故名女贞。⒀“逻叉”句:谓逻叉矶横如江面,险如鸟道。矶,横入江中的大石。鱼梁:拦截水流以捕鱼的设施。这里指江中。⒁练:指白绢。⒂耐可:即安得。表示希望。⒃赧(nǎn):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指冶炼工的脸被火映红。⒄田舍翁:老年的庄稼汉。采鱼:捕鱼。采,捕捉。⒅言田舍翁的妻、儿为了捕白鹇,在稠密的竹林深处织网。妻子,古时妻子指妻子和儿女。张,张网捕取。白鹇,一种观赏鸟,雉类。罝(jū),捕鸟兽的网。映,遮;隐藏。⒆桃陂(bēi):池塘名,全名桃胡陂。《李太白全集》中为“桃波”,《全唐诗》有注曰:“一作陂”。实应为“桃陂”。了了:清楚。⒇闇(yīn):通瘖,缄默不语。低头礼白云:意谓面对水中的云影,表现出敬慕的的神情。[4]21.秋浦歌:秋浦,湖名,在唐代的秋浦县(今安徽贵池西)境内。浦是有口与别的水相连的湖。22.缘:因为23.似个:像这样。个,这样[5]编辑本段作品评析秋浦:唐代属池州府,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元和郡县志》卷二八江南道池州秋浦县:“秋浦水,在县西八十里。”秋浦水,一名秋浦河。公元753、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二、三载)间李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往来于池、歙诸州,《秋浦歌》十七首即此时游寓秋浦所作。第一首表达诗人游秋浦欲达扬州,而又留恋长安的愁闷心情。全诗可分为两段。前六句写诗人见秋浦而生愁,因愁而登大楼山。在大楼山上远望长安,而愁又添一层,如长江之水,滔滔东流。后六句以拟人的手法,以欲下扬州之意寄言长江水。第二首写诗人久游之愁。“愁”为全诗之眼。前四句写因己之愁,便觉猿愁,山愁,水也愁。后四句写愁因:久游无归日,独泛孤舟,故泪流如雨。第三首写秋浦特产“鸵鸟”。前二句言其珍稀,后二句言其美丽。全用虚笔。第四首写诗人照秋浦而悲白发。前二句言望秋浦,见白发。后二句闻猿声而添愁。第五首写秋浦白猿。白猿多,洁白鲜明;引儿树条,饮水弄月,活泼可爱,如在目前。第六首,言山水之美,可以解愁。第七首抒怀才不遇之情。醉似山简,歌如宁戚,但不遇明君见用,故曰“空吟”,并为之下泪。第八首写秋浦水车岭之奇。“奇”为全诗之眼。奇在石、在水、在草木。第九首写江祖石。其石一片突出,似以青天为背景的屏风,上有古人题诗,石面遍布莓苔,如同织锦。第十首写秋浦众多的动植物。石楠、女贞,四季常青;白鹭遍山,白猿满涧。如此美景,而听猿声,令人心碎,盖诗人心自碎。是为缘情写物。第十一首写秋浦的山水形胜。逻叉矶险如鸟道,江祖山直横江中,水流湍急,客舟似箭,山花芳香。第十二首写江水之美。水波不兴,平静如练。故希望乘明月,泛孤舟,赏花饮酒。第十三首写秋浦夜晚景色。水清月明,白鹭飞翔,采菱女回家,一路歌唱,引得青年男子平息倾听。诗情画意,跃然纸上。第十四首写秋浦夜晚冶炼的劳动场面。黑夜冶炼,火照天地,红星迸溅,紫烟腾空,场面壮观。冶炼工人边劳动边唱歌,使得寒川变得火热。据《新唐书·地理志五》:池州秋浦县有银、有铜。第十五首诗人写自己因愁而头发变白。“愁”是全诗之眼。一二句与三四句倒装。正常的语序应是:“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经过倒装,使得形象突出鲜明。修辞上还用了夸张、设问、借喻。第十六首写秋浦农家田园生活。恬静、悠闲、远离尘嚣。第十七首写诗人在秋浦的桃胡陂与山僧作别的场景。表现出恬静的心境。这与王维的写景诗极其相似。[4]编辑本段作者简介李白 李白像[6](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们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7]

       好了,关于“秋浦歌李白注音版”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秋浦歌李白注音版”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