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行宫元稹古诗翻译_行宫 元稹翻译

zmhk 2024-05-22 人已围观

简介行宫元稹古诗翻译_行宫 元稹翻译       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行宫元稹古诗翻译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将我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出自哪个诗

行宫元稹古诗翻译_行宫 元稹翻译

       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行宫元稹古诗翻译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将我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出自哪个诗

2.衣裳已施行看尽的翻译是什么

3.《行宫·元稹》原文与赏析

行宫元稹古诗翻译_行宫 元稹翻译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出自哪个诗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唐.元稹《行宫》

       据林东海先生指出,元稹这短诗可与白居易的长诗《上阳白发人》并读,因为元稹这诗里所说的古行宫就是洛阳行宫上阳宫,白头宫女也就是「上阳白发人」,这批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就是四十多年,都成了白头宫女

衣裳已施行看尽的翻译是什么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解释:灯火将熄一片昏暗物影在摇漾,今夜忽然听说你被贬谪到九江。诗词名称:《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本名:元稹。字号:字微之,字威明。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化鲜卑族。出生地:河南洛阳。出生时间:大历十四年(779年)二月。去世时间:太和五年(831年)。主要作品:《过襄阳楼》《遣悲怀三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明月三五夜》《行宫》等。主要成就:倡导新乐府运动。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此夕闻君谪九江”的详细介绍:

       一、《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的全文点此查看《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的详细内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二、译文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灯火将熄一片昏暗物影在摇漾,今夜忽然听说你被贬谪到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大病中我惊得蓦然从床上坐起,暗夜的风雨吹进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三、赏析

       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司马。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请求逮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这首诗就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写的。诗的中间两句是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的陡然一惊,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诗的首尾两句是写景,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感情浓郁而深厚。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此时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于是,看到“灯”,觉得是失去光焰的“残灯”;连灯的阴影,也变成了“幢幢”──昏暗的摇曳不定的样子。“风”,本来是无所谓明暗的,而今却成了“暗风”。“窗”,本来无所谓寒热的,而今也成了“寒窗”。只因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渗透,连风、雨、灯、窗都变得又“残”又“暗”又“寒”了。“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会一体、“妙合无垠”。

       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白居易曾写有两句诗:“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这是白居易在元稹初遭贬谪、前往江陵上任时写的,表现了他听到送信人敲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来信的情状,十分传神。元稹此句也是如此。其中的“惊”,写出了“情”──当时震惊的感情;其中的“坐起”,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模样。如果只写“情”不写“状”,不是“惊坐起”而是“吃一惊”,那恐怕就神气索然了。而“惊坐起”三字,正是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再加上“垂死病中”,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深度,使诗句也更加传神。既曰“垂死病中”,那么,“坐起”自然是很困难的。然而,作者却惊得“坐起”了,这样表明:震惊之巨,无异针刺;休戚相关,感同身受。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

       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来一句实写,表现“惊”的具体内涵。然而作者却偏偏来了个写景的诗句:“暗风吹雨入寒窗”。这样,“惊”的具体内涵就蕴含于景语之中,成为深藏不露、含蓄不尽的了。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全都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玩味了。

       元稹这首诗所写的,只是听说好友被贬而陡然一惊的片刻,这无疑是一个“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说,是有千言万语和多种情绪涌上心头的片刻,是有巨大的蓄积和容量的片刻。作者写了这个“惊”的片刻而又对“惊”的内蕴不予点破,这就使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

       元稹把他这首诗寄到江州以后,白居易读了非常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与微之书》)是的,像这样一首情景交融、形神俱肖、含蓄不尽、富有包孕的好诗,它是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的。别人读了尚且会受到艺术感染,何况当事人白居易。

       四、注解

       残灯:快要熄灭的灯。

       焰:火苗。

       幢幢: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夕:夜。

       谪: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垂死:病危。

       五、元稹其他诗词

       《菊花》、《离思五首·其四》、《行宫》、《赋得九月尽(秋字)》、《晚秋》。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的详细信息

《行宫·元稹》原文与赏析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解释: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诗词名称:《遣悲怀三首其二》。本名:元稹。字号:字微之,字威明。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化鲜卑族。出生地:河南洛阳。出生时间:大历十四年(779年)二月。去世时间:太和五年(831年)。主要作品:《过襄阳楼》《遣悲怀三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明月三五夜》《行宫》等。主要成就:倡导新乐府运动。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衣裳已施行看尽”的详细介绍:

       一、《遣悲怀三首其二》的全文点此查看《遣悲怀三首其二》的详细内容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二、注解

       戏言:开玩笑的话。

       身后意:关于死后的设想。

       今朝:如今。

       行看尽:眼看快要完了。

       怜:怜爱,痛惜。

       诚知:确实知道。

       贫贱:共苦。

       哀:哀痛。

       三、元稹其他诗词

       《菊花》、《离思五首·其四》、《行宫》、《赋得九月尽(秋字)》、《晚秋》。四、译文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怜爱,也曾因梦见你并为你送去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我诚知死别之恨世间人人都有,但咱们共苦夫妻死别更觉哀痛。

       五、背景

       这三首诗约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一说这组诗作于公元822年(长庆二年),这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作的。

       六、赏析

       这首诗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

       首联“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诗人感叹以前说的话都已经成现实,开头就表现出诗人对妻子的离去充满了无奈。

       颔联“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

       颈联“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

       尾联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诗人的悲痛之情如同长风推浪,滚滚向前,诗人善于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的意思,用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来表现。在取材上,作者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来写,事情虽小,但都曾深深触动过他的感情。叙事叙得实,写情写得真,写出了作者的至情至性,因而成为古今悼亡诗中的佳作。

       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遣悲怀三首其二的详细信息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行宫是皇帝出行所住的宫殿。白居易在新乐府《上阳白发人》的自注中说: “天宝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上阳”,指东都洛阳的行宫上阳宫。元稹此诗所写的行宫,似即指贞元中尚存的上阳宫。诗人借写行宫,寄寓了古今盛衰的深长感慨,也表现了诗人对宫女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诗以“行宫”为题,首句即从行宫正面落笔。诗人用开阔的全景镜头展示行宫的全貌,但不用工笔细描,只用了一个大写意式的“古”字加以修饰,让人自然地联想起这座行宫久远的历史与陈旧的样子;又用“寥落”二字提神摄魄,高堂华屋给予人的不是富丽堂皇的印象,而竟是一种残破冷落的感觉。诗人的冷落感是如此强烈,因而将谓词“寥落”置于主语“古行宫”之前,将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的句子化为修饰词加中心词的短语形式。

        次句镜头推近,用特写映现行宫全景的一个细部:几丛红花在寂寞地开放。“寂寞红”,从宫花自身说,决非“姹紫嫣红开遍”,本该是万紫千红的春天却只显露出一种红色,可见宫中春色单调,春意浅淡;从欣赏春光一面来说,“寂寞红”又表明无人赏玩,寄写了“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的浓重伤感。在结构上,这一句有回映上句的作用,如同以鸟鸣反衬山幽一样,寂寞开放的几丛红花将古行宫装点得更为“寥落”了。

        三四句转而写人,镜头移动、变换,由宫花的特写转为宫女的近景,映出几个正在闲谈的“白头宫女”。宫中人物如何,这也是见出行宫盛衰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年维持行宫这一庞大机器运转的众多人物不见了,见到的“唯有”白头宫女。对宫女的描写,不写相貌,不写服饰,只以“白头”二字加以形容。就姿色而言,宫女本应该归入“美女”的行列,宫女的身份总是联系着美貌与青春。而如今在行宫中见到的却是“白头宫女”,说明她们在尚可婚嫁之年没有得到恩准放还民间,也说明没有年轻的宫女来接替她们的位置,以致青春伴着行宫一同老去。诗人对白头宫女的描写,渗透了他对哀苦无告、虚度一生的宫女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拓宽了对古行宫的描写视野,宫花既如彼,宫女又如此,古行宫的寥落之态与衰败之意也就尽在不言中了。末句“闲坐说玄宗”进一步刻画宫女的心态。“说玄宗”的具体内容尽管并没有明言,推究起来,终不外乎对大唐盛世的怀恋与对由盛转衰局面的叹惋两个基本方面。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此诗说: “说玄宗,不说玄宗长短,佳绝。只四语,已抵一篇《长恨歌》矣。”同样指明了此诗、尤其是“说玄宗”三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内容。

        此诗以行宫作为描写的主体,“宫花”与“宫女”是构成“行宫”统一画面的组成部分。看来诗人是有意要突出“行宫”这一描写的主体,因而在本该避忌重字的近体五言绝句中在用字上有意犯复,三用“宫”字。花是“宫花”,人是“宫女”,着力强调了花与人从属于行宫的性质。在确立标题时也明白标上“行宫”字样。如果以寻常笔墨蹊径来看待此诗——将前两句所写的行宫看成环境描写,当成人物活动的背景进行淡化处理,将“白头宫女”当作描写的主体,那就成了一首平淡的宫怨诗,这与诗人以小见大,借一座小小行宫的寥落叹大唐帝国衰微的良苦用心就相去甚远了。

        此诗前三句主要在空间上展开,重在伤今;末一句主要诉诸时间,由现实通向历史,重在怀古。由伤今引出怀古,因怀古而更加强了对现实的嗟叹。末句的怀古,妙在由诗中人物出面,作宫女口吻,既丰富了人物形象,造就了完美的诗境,又使诗情的表达变得委婉含蓄而富于余味。此诗的抒情方式,除了寓情于景之外,还可注意的是象外有象。在诗人的具体描写中,几乎每一处都暗藏着一种对比,无论是行宫或是宫花、宫女,无一不是在叠印各自过去的形象的基础上显示出今日的特征。前人盛赞此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洪迈《容斋随笔》卷二),当是与此诗景中含情又于象外见意的独特表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乐天《长恨歌》凡一百二十句,读者不厌其长;元微之《行宫》诗才四句,读者不觉其短,文章之妙也。(瞿佑《归田诗话》)

        玄宗旧事而出于白发宫人之口,白发宫人又坐于宫花乱红之中,行宫真不堪回首矣。(徐增《说唐诗》卷九)

        春宫无主,花亦寂寞也。“白头宫女在”,而君不在也。只二十字,叠用三“宫”字,总由用意各别,所以不见重复;更且信手拈来,一气趋下,令人不觉也。(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

       好了,关于“行宫元稹古诗翻译”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行宫元稹古诗翻译”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