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语文虚词知识整理_语文虚词知识整理高中

zmhk 2024-05-13 人已围观

简介语文虚词知识整理_语文虚词知识整理高中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语文虚词知识整理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1.语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有

语文虚词知识整理_语文虚词知识整理高中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语文虚词知识整理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语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2.初中所有虚词整理

3.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是什么?

4.文言文虚词实词分类整理

5.高中语文所需掌握的18个虚词!

语文虚词知识整理_语文虚词知识整理高中

语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同,在英语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二)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着”、“了”、“过”。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四)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五)叹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如:啊、唉、呀等。

       (六)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唧唧、哐等。

初中所有虚词整理

       之

       (一)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如:“遂使之行成于吴。”(《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之:这样的

       4.代事。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之:代木。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定语的标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4.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第二个“之”,是“得”的意思。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主谓短语在句中作宾语。如:“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践灭吴》)其中“其力之不足”在句中作“知”的宾语。

       ③用在复句的一个主谓式分句里面。如:“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之”不是加在主谓之间,而是加在主语和介宾短语之间,改变其句子的结构关系,主语和介宾短语组成新的短语。例如:

       (7)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8)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国语?勾践灭吴》)

       (9)今秦之与齐也,犹齐之于路也。(《史记?张仪列传》)

        去掉例(7)、例(8)中的“之”字,我们可以发现,“寡人”和“吴”在全句中充当主语,介宾短语“于国”和“与越”在句中充当状语(谓语的一部分);加上“之”后,全句的结构就发生了变化,两个特殊形式的短语,也就是主语和介宾短语组成的新短语“寡人之于国”和“吴之与越”充当了全句的主语,这种句式有强调语势的作用。在翻译时,不妨还原句子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去掉“之”字,让特殊短语中的主语充当全句的主语,介宾短语充当全句的状语。如例(7)可译为:我对于自己的国家算是尽心了。在例(9)中,“秦之与齐”作全句的主语,“齐之与鲁”作动词“犹”的宾语。

        (三)音节助词

       1.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袁:这个之很容易误认为是代词,因为“鼓”已经翻译成“击鼓”,所以“之”在这里只是一个衬音,没有实在意义。)(《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四)动词,到……去。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五)固定格式“……之谓也”,表总结性的判断语气,译为“说的就是……啊”。

       如:“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该句句意为:“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而

       1、连词

       1)表并列:“蟹六跪而二鳌”

       2)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人非生而知之者”

       4)表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

       5)表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表假设:“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

       7)表因果:“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

       2、代词,通“尔”:“而翁归,自与汝算尔”

       3、助词,“继而”|“俄而”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是什么?

       初中所有虚词整理如下: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这些虚词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下面沪江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一些比较常考的文言虚词,供同学们参考。

       之:

       代词,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如:渔人甚异么愿陛下亲之信之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意义。两狼之并趋如故 无丝竹之乱耳

       结构助词,“的”。忘路之远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复指代词,译为“这样的,那样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动词,译为“到”。辍耕之陇上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音节助词,无实际意义,可不译。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提前的标志。孔子云“何陋之有?”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于:

       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关的时间地点,“在”“到”。其一犬坐于前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给”“对” 。告之于帝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介绍比较的对象,可不译。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以:

       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用” 。以刀劈狼首

       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屠惧,投以骨 咨臣以当世之事

       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起点时间,可译为“从”。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以便"。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河曲智叟无以应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属予作文以记之

       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扶苏以数谏故

       表结果,可译为“以致”。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

       表连接,可译为“而”。或不译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焉。

文言文虚词实词分类整理

       考纲规定的120常见文言实词

       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

       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

       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考纲所列18个文言虚词

⑴而

       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

       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

⑵何

       ①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

       ②副词:“多么”。

⑶乎

       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叹,“啊”、“呀”;作词尾。

       ②介词:“于”、“在”、“从”。

⑷乃

       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

       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

       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

       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

       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

       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⑺若

       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

       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

       ③构成复音虚词。

⑻所

       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②和“为”呼应,表被动;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

⑼为

       介词:①表对象,“向、对”;表替代,“替”;表目的,“为着、为了”;表原因,“由于、因为”;表被动,“被”②疑问语气助词,呢。

(10)焉

       ①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

       ②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

       ③兼词“于之”。

       ④作形容词词尾。

(11)也

       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

       ②表疑问语气。

       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

       ④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12)以

       ①介词:表凭借,“凭”、“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对象,“跟”、“和”;表时间、处所,“于”。

       ②连词:类似”而”的用法(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

(13)因

       ①介词“凭借”;“按照”;“趁着”、“就着”;因为;“从”、“由”。

       ②连词,“因此”、“于是,就”。

(14)于

       介词①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到”、“从”、“对”、“对于”、“由于”;②表比较,“比”;③被动,“被”。

(15)与

       ①介词,“跟”,“同”;介词,“给”、“替”;介词,“和……相比”。

       ②连词,“和”、“及”。

       ③通“欤”,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④动词(给予,结交,参加)。

(16)则

       ①副词:表判断,“就是”。

       ②连词:表承接,“就”、“便”、“原来是”;表假设,“如果”、“假设”;表并列,“就”;表转折,“却”、“但是”、“倒是”。

(17)者

       ①助词:附在动词后构成“者”字结构,“……的人(事、东西)。

       ②用在句中,表提顿”。

       ③附在时间词后,无实在意义。

       ④放在数词后,翻译为“个,样”。

(18)之

       ①助词:衬助音节;取消句子独立;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代词: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词(这,这样)。

       学好文言文有哪些技巧

       第一、对文言文的兴趣。从一开始,我们可以阅读一些比较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历史事迹来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因为古文毕竟是以前时代的人们所使用的书面文字,有些字词的意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外,我们从故事中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第二、了解文言文词语。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的字词意义演变也一定经历了较长的时期。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文言词语,如实词和虚词。如“彩”这个字最早出现于魏晋以后,本义与彩色的意思不一样。

       第三、了解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识。因为不少文言文都会涉及到一些古代文化的常识,所以我们需要平时多少有些了解和认识。不少文章和诗歌或多或少会涉及到一些古代文化的内容,如称谓、季节、时代、年号、地名等等。

高中语文所需掌握的18个虚词!

       1. 常用文言文实词与虚词词义整理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实词/f?kz=173169802

        18个文言虚词

       

2. 总结文言虚词和常用实词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二、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三、乎(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

3. 文言文常用重要实词虚词归纳及其词条用法

        一、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 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包括: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的活用等。 二、虚词就是助词、代词之类的。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 (例句主要以四、五、六册为主)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

4. 文言整理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一、古今异义1、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2、明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3、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4、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5、可怜古:可惜;今:怜悯,同情.6、隔离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7、直走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8、气候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二、常见实词归类 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5、缦 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6、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7、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8、为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三、文言虚词1.焉(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2) 句末语气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而(1) 连词,表承接. 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2) 连词,表转折.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3.其(1) 代词. 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使六国各爱其人4.于(1) 介词,到.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2) 介词,表比较.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5.之(1) 动词,往,去.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2) 助词,的.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3) 代词. 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财物)/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秦人)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用作动词1、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 2、朝歌夜弦 (奏乐)3、鼎铛玉石 (把鼎当做;把玉当做) 4、金块珠砾 (把金当做;把珠当做)5、楚人一炬 (火把) 6、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二)名词用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把玉……、把金……、把珠……数词用作动词 :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名词作动词.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龙)/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当作铛、石、块、砾)(4) 动词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5) 动词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四、文言句式判断句: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疑问句(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疑问代词“何”表疑问)(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代词“奈何”表疑问)(3)谁得而族灭也(疑问代词“谁”与“也”表疑问)省略句(1)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谓语“有”)(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介词“于”)(3)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省介词“于”)(4)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省宾语“秦国”)倒装句(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介宾短语后置)(2)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五.文言翻译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译文: (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译文: 走廊曲折如宽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高鸟啄食;(这些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座座通连、檐角交错.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河虹?译文: 长桥横卧在水面上,(就如同游龙一般,可是,)没有云彩,怎(会有)蚊龙(腾空)?复道横空而跨,(就好像天上的彩虹,)(可是)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虹霓(凌空)?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译文: 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依叠如山.译文: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百姓那里劫掠而来,堆积如山.。

5.

        字 1.苟富贵,无相忘.(“无”通“勿”,不要) 2.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征发,调发)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倡导) 4.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目的,用意) 5.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6.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古今异义词(加粗字) 等死 古义:一样,同样. 今义:等候,等待. 卒中往往语 古义:处处,到处. 今义:常常,经常. 楚人怜之 古义:爱怜,爱戴. 今义:怜惜,怜悯.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 借第令毋斩 古义:即使,假若,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借给 今亡亦死 古义:逃跑,逃走. 今义:死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暗地里. 今义:间隙.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古义:果真. 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遇到. 今义:集会,聚会,见面等. 会计 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管理财务的人员 . 篝火 古义:指用竹笼罩的火,鬼火. 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者,也许.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 古义: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 今义:三位老人. 豪杰 古义:这里指当地有声望和有地位的人.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尝与人佣耕 古义:曾经 今义:品尝事物的味道.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古义:怎么,哪里. 今义:安全,平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古义:编次 今义:次序;品质差等 度已失期 古义:估计 今义:限度,分寸词类活用 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因……而受苦. 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修饰动词.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提着灯笼. 狐鸣呼曰 狐: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死国可乎 死: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乃丹书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法皆斩 法:名词作动词,按法律. 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示意. 指: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手指 皆刑其长吏 刑:名词活用为动词,惩罚.一词多义 之: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往) 怅恨久之(语气助词,无意起辅助音节的作用) 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楚人怜之(代词,他,指项燕) 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军队在途中停留) 会: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王: 功宜为王(大王) 陈胜王(称王) 将: 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领) 为: 为屯长(担任) 为天下唱(向) 士卒多为用者(被) 为坛而盟(修筑) 书: 乃丹书帛曰(名词作动词,书写) 得鱼腹中书(书信,这里指丹书) 数: 广故数言欲亡(几次) 卒数万人(几,概数词) 以数谏故(屡次) 数有功(多次) 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 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号: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动词,号令) 号为张楚(定国号) 以: 以数谏故(因为) 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 祭以尉首(用) 蕲以东(表时间方位的界限) 杀之以应陈涉(来) 与: 与战谯门中(和) 尝与人佣耕(和……一起) 与皆来会计事(全,都) 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 乃行卜(进行) 行收兵(行军) 故: 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而: 夺而杀尉(表承接)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转折,但) 上: 辍耕之垄上(方位名词,上面) 上使外将兵(名词,圣上) 道: 道不通(道路) 伐无道(仁道,道义) 令: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命令) 陈守令皆不在(县令) 应: 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宜多应者(响应) 等: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公等遇雨(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数量多) 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 吴广以为然(正确,对的) 指: 卜者知其指意 (通“旨”,意图) 皆指目陈胜(指指点点) 欲: 广故数言欲亡(想,想要) 从民欲也(欲望,愿望) 诚: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连词,表假设,意思是如果) 从: 从民欲也 (依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跟从) 比: 比至陈(等到) 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当: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正在)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应当) 所 置人所罾鱼腹中(所: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东西”)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所:名词,可译为“处所”) 特殊句式省略句 1.守丞死,乃入据陈:“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 2.广以为然:“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 3.上使外将兵:“使”后面省略代词“之。

       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四.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六.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七.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八.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九.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②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十三.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语文虚词知识整理”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