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典籍 古文典籍
之的拼音_之的拼音怎么写
zmhk 2024-05-30 人已围观
简介之的拼音_之的拼音怎么写 之的拼音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重要的话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将尽力为您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1.一词多义的之是什么意思?2.
之的拼音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重要的话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将尽力为您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1.一词多义的之是什么意思?
2.之的拼音怎么写
3.“之”的意思有哪些?
4.之字有多少画?
5.水陆草木之花的之是什么意思?
6.之的笔顺笔画
一词多义的之是什么意思?
1、结构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白话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4、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5、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等闲视之。
6、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白话文:这两只虫,又怎么会知道。
7、动词,往、到:“吾欲之南海”。白话文:我想到南海去。
之,读作zhī,部首是丶部,笔顺是点、横撇/横钩、捺,共三画。相关词组有很多,比如之后、总之、兼之、向之、之内、谢之、之者、已之、之箇、之子等。
扩展资料:
词语解析:
一、之后
1、拼音:zhī hòu
2、释义: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后面。一般多指时间。
二、总之
1、拼音:zǒng zhī
2、释义:总括而言。表示总括上文。
三、兼之
1、拼音:jiān zhī
2、释义: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加以。
四、之内
1、拼音:zhī nèi
2、释义:为一定的范围以内。
五、之子
1、拼音:zhī zǐ
2、释义:这个人。
百度百科-之
百度百科-之后
百度百科-总之
百度百科-兼之
百度百科-之内
百度百科-之子
之的拼音怎么写
之,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读作zhī。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属指事字,一说会意字。古字形从止,止下面一横表示出发的地方,本义是往、到……地方去。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他们”,极少数情况也作第一人称“我(我们)”。
2、物主代词“它(它们)”。
之拼音:zhī。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相关组词:
1、之而[zhī ér]: 须毛。
2、之卦[zhī guà]:《周易》卦变之称。
3、有之[yǒu zhī]:之: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4、要之[yào zhī]: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要而言之;总之。
5、次之[cì zhī]:列或占第二位。
含“之”文言文:
1、“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3、“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4、“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
5、“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之”是助词,的,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地曾参传下来的”。
6、“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8、何陋之有?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9、马之千里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1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乃设九宾礼于庭。在青,取之于蓝,从而青于蓝比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
“之”的意思有哪些?
之的拼音是zhī。基本释义:
1.往:由京~沪。君将何之?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之组词如下:
井底之蛙、求之不得、之后、之前、之一、无价之宝、燃眉之急、莫逆之交、天府之国、君子之交、一丘之貉、学而时习之、肺腑之言、敬而远之、安之若素、君子之交淡如水、乌合之众、不刊之论、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之无愧。
求之不得造句:
1、江湖中声名狼藉的东方媚儿,多少人因为她妻离子散,她从不拒绝任何男人的邀请,却都是浅尝辄止,越是求之不得,就越让人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2、而自己的爱人更是苦苦寻觅,亡命追逐,可谓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3、窈窕妻子,君子好逑,左右思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窈窕妻子,短新发之。7.30妻想你,让我彻夜不眠,想念你和你相伴终生。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之字有多少画?
之 #zhī
释义①相当于“ 的 ” :无价之宝|言外之意|三分之一。②代词,指人或事物:求之不得|取而代之|置之不理。③表示虚指,不具体代替什么:总之|久而久之|总而言之。④往;去;到:君将何之?
之后 #zhīhòu 表示在事情、时间或处所的后面:一小时之后|毕业之后。
〖例句〗写完作业后,又看了会儿电视,之后就睡觉了。
之前 #zhīqián 表示在事情、时间或处所的前面:三天之前|上中学之前。
〖例句〗一年之前,李大哥将家乡的父母接到了北京。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之 <动>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水陆草木之花的之是什么意思?
之字有3画。之
读音zhī
1.往:君将何之?即君将何往,您将往哪里去。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1)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
(2)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扩展资料:
之字的文言文用法
“之”作代词用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翻译: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翻译: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翻译:下了车,察看齐军车轮的印迹,然后登上车,扶着车轼嘹望齐军。
之的笔顺笔画
水陆草木之花的之意思是:?助词"的"。一、之的拼音:zhī
二、之的释义:
1. 助词"的",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5. 代词,这,那。
6. 虚用,无所指。
7. 往,到。
三、之的部首:丶
四、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五、造字法:会意。
六、相关词组:
之后、之前、之一、总之、兼之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点、横撇/横钩、捺
二、词组释义:
1、神来之笔[ shén lái zhī bǐ ]?
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真是神来之笔。”
2、杯水之谢[ bēi shuǐ zhī xiè ]?
比喻微薄的酬谢。
出自:清代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杭州去了。”
3、畛域之见[ zhěn yù zhī jiàn ]?
比喻由宗派情绪产生的偏见。
出自: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三六章:“ 时中 ,你要告诉你手下的将士们,从今往后,你们的心中千万再别存在‘小袁营’和‘闯营’的畛域之见。”
4、一己之私[ yī jǐ zhī sī ]?
指个人的私心、私利。
出自:章炳麟《致报界俱进会书》:“上则扰乱政治,下则摇惑民心,皆由腐败官僚有意编造,以快一己之私。”
5、生财之道[ shēng cái zhī dào ]?
发财的门路。
出自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是我一个女孩儿家,除了针绣女工,哪是我的生财之道。”?
百度百科-之
之是第几声?
之拼音 zhī 部首 丶 笔画数 3
“之”字的词语组词
反之唐顺之祖冲之王之涣之后恶之花王献之顾恺之王夫之贺敬之
之江颜之推道之道倪焕之于是之张之洞一之日三之日上之回上之
之的笔顺详解
之字笔画写法
“之”的解释
1. 之拼音:[zhī]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组词: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组词: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组词: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组词: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一声:之、支、只、汁、芝二声:执、侄、直、侄、值、职
三声:止、只、旨、芷、纸、址、祉、枳、趾
四声:至、豸、志、炙、质、治、制、帜
1、之
读作zhī,本义是往、到……地方去。“之”常假借作代词用,指人或物;又作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又由代词虚化为助词,置于主谓结构之间以取消其独立性;又用在偏正结构中,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之”字虚化后,有时仅为调节音节用。
2、执
拼音:zhí,本义指捕捉、捉拿。由本义引申指握着,拿着,如:执笔。又引申指掌管、从事、施行。又假借指坚持己见,如:固执。又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执友。还假借指凭证,如:执照。
3、止
拼音:zhǐ,本义是足,引申指脚趾,这些意思后来写作“趾”。足在人体的最下面,故又引申指地基,字后作“阯(址)”。通过脚可以去任何地方,故引申为至、临义,由至、临引申为停止、静止义,进一步引申为停留、逗留义。由停留引申为居住、处所义。
4、至
拼音:zhì,本义为到,引申指到达了极点,完全达到,又引申指极、最,用做副词。还引申表示一件事已经做完,再做另一件事情。由一事说到另一事,也是一种到达,又引申为以至于,用作连词。
5、炙
读作zhì,炙,炮肉也。基本释义是有烤;烤肉;喻受到熏陶,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好了,今天关于“之的拼音”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之的拼音”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