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典籍 古文典籍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5岁_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0-3岁

zmhk 2024-06-02 人已围观

简介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5岁_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0-3岁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5岁”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5岁_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0-3岁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5岁”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唐诗三百首幼儿3-6岁早教集锦

2.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免费精选10首

3.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4.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五言绝句(5首)

5.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张九龄感遇四首

6.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5岁_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0-3岁

唐诗三百首幼儿3-6岁早教集锦

        #婴幼儿# 导语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唐诗的辉煌成就,引起后人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潮。下面是 分享的唐诗三百首幼儿3-6岁早教集锦。欢迎阅读参考!

        1.唐诗三百首幼儿3-6岁早教集锦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

        汪伦:李白的朋友。

        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2.唐诗三百首幼儿3-6岁早教集锦

        鹿柴

        王维〔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注释

        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jǐng):日光。

        复:又。

        3.唐诗三百首幼儿3-6岁早教集锦

        江雪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诗简介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被誉为唐人五言绝句者。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翻译/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4.唐诗三百首幼儿3-6岁早教集锦

        听筝

        李端〔唐代〕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制的筝枕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有意一再拨错琴弦。

        注释

        鸣筝:弹奏筝曲。

        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柱:定弦调音的短轴。

        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玉房:指玉制的筝枕。房,筝上架弦的枕。

        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拂弦:拨动琴弦。

        5.唐诗三百首幼儿3-6岁早教集锦

        咏柳

        朝代:唐朝|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简介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写了在早春二月时分诗人的见闻及联想。

        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将春风比作剪刀,赞美她是美的创造者,裁出了春天,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翻译/译文

        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

        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注释

        1.咏:歌颂、赞美。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该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3.妆成: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5.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6.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时节。似:好像,如同。

        6.唐诗三百首幼儿3-6岁早教集锦

        早发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译文二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

        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

        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7.唐诗三百首幼儿3-6岁早教集锦

        竹里馆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古诗简介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表述。

        翻译/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

        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

        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幽深的竹林。

        ⑶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8.唐诗三百首幼儿3-6岁早教集锦

        凉州词

        王翰〔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外出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注释

        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

        9.唐诗三百首幼儿3-6岁早教集锦

        鸟鸣涧

        王维〔唐代〕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注释

        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桂花:春桂,现在叫山矾,也有人叫它山桂花。

        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升起。

        惊:惊动,扰乱。

        山鸟:山中的鸟。

        时鸣:偶尔(时而)啼叫。

        时:时而,偶尔。

        10.唐诗三百首幼儿3-6岁早教集锦

        问刘十九

        白居易〔唐代〕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韵译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意译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

        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注释

        刘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诗作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但提到刘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

        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醅(pēi):酿造。

        绿蚁新醅酒: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雪:下雪,这里作动词用。

        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

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免费精选10首

        #婴幼儿# 导语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唐诗的辉煌成就,引起后人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潮。下面是 分享的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简单(十首)。欢迎阅读参考!

        1.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简单

        春晓

        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古诗简介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翻译/译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注释

        ⑴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昨夜。

        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2.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简单

        早发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一

        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译文二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

        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

        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3.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简单

        静夜思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诗简介

        《静夜思》是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非常广泛,它几乎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韵译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疑:好像。

        举头:抬头。

        4.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简单

        相思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古诗简介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翻译/译文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5.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简单

        乐游原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古诗简介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乐游原》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乐游原》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达自己的感受。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诗也表示: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翻译/译文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6.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简单

        寻隐者不遇

        朝代:唐朝|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古诗简介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翻译/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徒弟,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注释

        ⑴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⑵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⑶言:回答,说。

        ⑷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

        7.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简单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

        汪伦:李白的朋友。

        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8.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简单

        嫦娥

        李商隐〔唐代〕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嫦娥:原作“姮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9.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简单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10.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简单

        池上

        白居易〔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

        小娃:指小孩子。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婴幼儿# 导语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唐诗的辉煌成就,引起后人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潮。下面是 分享的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免费精选10首。欢迎阅读参考!

        1.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免费精选

        相思

        王维〔唐代〕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注释

        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2.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免费精选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鹳(guàn)雀(què)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再。

        3.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免费精选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代〕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注释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4.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免费精选

        竹里馆

        王维〔唐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注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5.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免费精选

        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6.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免费精选

        早发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一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译文二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

        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

        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7.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免费精选

        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 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8.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免费精选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9.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免费精选

        芙蓉楼送辛渐

        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诗简介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翻译/译文

        韵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直译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10.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免费精选

        出塞

        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诗简介

        《出塞》,王昌龄的名篇,是边塞诗的著 名题目,被誉为“唐绝第一”,“唐绝压卷之作”。诗人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象苍凉雄浑。诗中感悟到诗人对于时空永恒,人生短暂,以及个人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慨叹;而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更蕴含着诗人的深沉痛诉:无休止的战争啊!使多少征人抛亲离乡,暴尸边疆。

        翻译/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注释

        1、沈德潜《《说诗晬语》》: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3、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五言绝句(5首)

        #婴幼儿# 导语唐诗三百首中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表现出新的艺术和思想特色。下面是 分享的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欢迎阅读参考!

        1.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相思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古诗简介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翻译/译文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2.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咏柳

        朝代:唐朝|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简介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写了在早春二月时分诗人的见闻及联想。

        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将春风比作剪刀,赞美她是美的创造者,裁出了春天,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翻译/译文

        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

        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3.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马嵬坡

        朝代:唐朝|作者: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古诗简介

        《马嵬坡》是唐代诗人郑畋的作品。此诗以“马嵬事变”作为背景。前两句写唐玄宗回马长安,杨贵妃却已死。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旧情。“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躲在景阳宫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自缢的举动,对玄宗既有体谅,也有婉讽。

        翻译/译文

        玄宗返回长安杨贵妃早已死,旧时恩爱难忘国家开始振兴。

        处死杨妃也是玄宗英明决策,不然就会步陈后主亡国后尘。

        4.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静夜思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诗简介

        《静夜思》是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非常广泛,它几乎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韵译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疑:好像。

        举头:抬头。

        5.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泊秦淮

        朝代:唐朝|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古诗简介

        《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选自《樊川文集》。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以冷眼看事,以醒目观醉者,以历史讽现实:多少王朝的衰败,就是在人们醉生梦死、无虑的享乐声中不知不觉酿成的。诗中所提到的《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之音”。

        翻译/译文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6.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出塞

        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诗简介

        《出塞》,王昌龄的名篇,是边塞诗的著 名题目,被誉为“唐绝第一”,“唐绝压卷之作”。诗人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象苍凉雄浑。诗中感悟到诗人对于时空永恒,人生短暂,以及个人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慨叹;而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更蕴含着诗人的深沉痛诉:无休止的战争啊!使多少征人抛亲离乡,暴尸边疆。

        翻译/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7.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诗简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翻译/译文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便加倍思亲。

        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亲人。

        8.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乌衣巷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诗简介

        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是《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翻译/译文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

        朱雀桥:在金陵乌衣巷城外,乌衣巷在桥边。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9.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渡汉江

        朝代:唐朝|作者: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古诗简介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离开家乡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归途,自当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欣喜之情,也会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强烈。表达了诗人强自抑制的思乡之情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翻译/译文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此刻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10.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游子吟

        朝代:唐朝|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诗简介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诗作。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翻译/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言:说。

        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张九龄感遇四首

        #婴幼儿# 导语五言绝句是中国诗歌体裁之一,属于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下面是 分享的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五言绝句(5首)。欢迎阅读参考!

       1.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五言绝句

       画

        王维〔唐代〕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花仍在争奇斗艳,人走近鸟却没有被惊动。

        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全诗对仗工整,尤其是诗中多组反义词的运用,使其节奏清晰,平仄分明,韵味十足,读着琅琅上口。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 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说的是花儿尽管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地开放,但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的极致后还是要飘然而去,而只有在画中,花儿美而不谢同样,画中的鸟,永远是那么可爱动人。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而且同第二句中的“水无声”一样,“人来鸟不惊”也是表示着鸟仿佛应该“惊”的,所以这说明画家笔下之鸟的逼真了。这里诗人以“近听水无声”来表现水的潺潺可听,以“人来鸟不惊”来表现鸟的可惊的活力,手法是很高明的。

       2.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五言绝句

       所见

        袁枚〔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牧童大概是想要捕捉那正在鸣叫的蝉,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 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3.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五言绝句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清代〕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漆黑无月的夜里,河面上飘着一艘渔船,孤独的灯光像是一点萤火。

        微风轻拂,吹起簇簇细浪,水面上的光点被吹散,如同满河星光。

        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见(读xiàn),显现。孤光,孤单的亮光。萤,萤火虫,光亮微弱。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 色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画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诗人细腻的观察是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的,写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联想奇特,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4.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五言绝句

       夏日绝句

        李清照〔宋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注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尽。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5.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五言绝句

       渡汉江

        宋之问〔唐代〕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注释

        汉江: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赏析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

       宝宝在成长初期学习能力非常强,很多家长都有发现,念个故事,唱一首歌,宝宝都会学的很快,这个时候不妨让跟宝宝一起学背唐诗,也可以增进与宝宝之前的亲密感。以下是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张九龄感遇四首》希望对您有帮助。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婴幼儿# 导语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下面是 考 网分享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欢迎阅读参考!

       1.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2.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

       忆江南

        白居易〔唐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

        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

        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

        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4.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

       暮江吟

        白居易〔唐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5.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

       池上

        白居易〔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

        小娃:指小孩子。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6.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

       花非花

        白居易〔唐代〕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 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美好的春 梦能有多少时间呢?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散去无处寻觅。

        注释

        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诗。

        来如:来时。

        几多时:没有多少时间。

        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朝(zhāo)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

       好了,今天关于“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5岁”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5岁”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