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蝉的一生_蝉的一生经历了哪些阶段

zmhk 2024-06-16 人已围观

简介蝉的一生_蝉的一生经历了哪些阶段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我对“蝉的一生”的一些看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1.蝉的资料50字2.蝉的生命只有七天吗

蝉的一生_蝉的一生经历了哪些阶段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我对“蝉的一生”的一些看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蝉的资料50字

2.蝉的生命只有七天吗

蝉的一生_蝉的一生经历了哪些阶段

蝉的资料50字

       蝉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蝉科的一类生物。目前已知大约有3000种。

       蝉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进入夏天,早年产下的受精卵会孵化成幼虫,他们会钻入土壤中,以植物根茎的汁液为食。幼虫成熟后,爬到地面,脱去自己金灿灿的外骨骼,羽化为我们常见的长有双翼的成虫。

       蝉有两对膜翅,形状基本相同,头部宽而短,具有明显突出的额唇基,视力相当良好,复眼不大,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得很开,有3个单眼。触角短,呈须状。口器细长,口器内有食管与唾液管,属于刺吸式。

       蝉多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部分分布于沙漠地区。

扩展资料

       蝉的种类:

       一、草蝉

       长约20mm,绿色至淡黄褐色。翅脉绿色,膜质部透明。头黄绿色,单眼红色,复眼黑褐色,触角黄褐色。前胸背**,后缘及侧缘黄绿色,中央挟有黑色纵带。中胸背黄绿色具2 对楔形黑纹。腹部背面黄褐色,基部3 节具黑色斑纹。胸部腹面及腹瓣黄绿色。脚之腿节黄褐色,胫节以下黄绿色,跗节末端及爪暗褐色。

       二、斑蝉

       头顶复眼内侧有一对斑纹。中胸背板有4个斑纹。前后翅端部的斑点灰白色,界限不明显,基半部有5个黄褐色斑点。前翅上的斑纹多呈长条状,腹部腹板无**斑。

       三、薄翅蝉

       体色单纯,有翠绿色与橙褐色两种形态;翅膀有完全透明感,体色、翅脉呈绿色,夜间有趋光性。成虫翅透明,翅脉绿色,口器为刺吸式吸食植物汁液。雄虫腹部具发音器,利用发音筋收缩引发鼓膜振动,经音箱之共鸣产生「鸣叫」吸引雌虫进行交尾。

       四、高砂熊蝉

       体色黑色;刚羽化的个体身体满布金**细毛;上翅透明,前半部翅脉为绿色。成虫出现於5至9月,生活在平地、低海拔地区乔木上。鸣声响亮。

       五、黑翅蝉

       成虫出现於4至6月,生活在低海拔树林灌丛。鸣叫声非常小,部分栖息地的灌丛间有较密集的族群发生。

       百度百科-蝉

       百度百科-草蝉

       百度百科-斑蝉

       百度百科-薄翅蝉

       百度百科-高砂熊蝉

       百度百科-黑翅蝉

蝉的生命只有七天吗

        蝉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蛰伏在地下,夏天破土而出后,只有短短1~2周寿命,这就是蝉的一生,看似凄凉,实际上这是蝉进化出来适应环境的生存策略。

        每逢夏日,农村的小伙伴就能听到清脆入耳的蝉声,蝉又名“知了”,雄蝉在白天鸣叫是为了吸引异性,天黑之后就会停止鸣叫,所谓暮蝉声尽落斜阳。

蝉的一生

        破土

        蝉的幼虫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地下,待夏日烈阳高照,气候温暖之时,幼蝉就会破土而出,爬上树枝。

        金蝉脱壳

        爬上树枝的蝉会找一个合适的位置,然后完成一生中最重要的脱变,外壳慢慢裂开,新的身体从外壳中钻出来,这个过程会持续数小时的时间,此时蝉的翅膀非常软,身体也十分虚弱,这时候最容易受到天敌的攻击,所以绝大部分蝉会选在晚上进行脱变,到第二天早上就能正常行动和飞行。

        刚脱变的蝉翅膀是蜷缩起来的,无法飞行,此时蝉会把体液加压注入翅膀之中,使得翅膀逐渐展开,期间不能受到任何打扰,否则有可能导致终身不能飞行,待翅膀完全展开后再收回体液,然后翅膀逐渐变硬,也变得更加轻盈,蝉的身体也逐渐从白色变黑,饿了就把长长的口器刺入植物吸取汁液。

        蝉鸣

        雄蝉腹部有个特殊的鼓膜,振动时能发出尖锐响亮的叫声,蝉是自然界中出了名的“歌唱家”,小小的身体,却能发出巨大鸣声,一般的蝉叫声可达70分贝,少部分蝉的叫声可以达到100分贝,甚至超过了一般小车的鸣笛声(大约90分贝)。

        雌蝉没有鼓膜无法鸣叫,雄蝉鸣叫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雌蝉,虽然雄蝉的叫声非常容易被天敌发现,但是雄蝉为了交配也是没有办法的,而且它们剩下的寿命也只有1~2周。

        交配

        成功吸引到雌蝉后就是重要的交配环节,整个交配过程需要1~4个小时,雄蝉在交配后就会慢慢死去。

        产卵

        雌蝉有一个能刺穿树皮的产卵器,在完成受精之后,会用产卵器在树枝上打孔,用于放置蝉卵,每只雌蝉一生可产卵200~800枚,一般雌蝉会在每个树枝上打几十个孔,每个空放置十几枚卵,蝉卵的孵化需要7~20天的时间,并且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照,所以蝉只在夏天交配产卵,产卵后的雌蝉也会慢慢死去。

        钻地

        蝉卵孵化后的幼虫可以直接吸食树枝的汁液,由于蝉的卵比较集中,小一点的树枝可能就会因此枯萎掉,到了初秋之后,幼虫从树枝中爬出来,落到地上后钻入泥土中,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地下生活,并且依靠吸食植物根系的汁液为生,外面天气越冷,幼虫钻得越深。

        地下生活

        我国境内的蝉在地下生活时间一般为2~5年,期间会经过多次脱皮,然后选择合适的时候在夏天破土而从,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巧妙利用质数

        全世界有2000多种蝉,它们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大不相同,有1~5年的,也有7、11、13、17年蝉,在长期的进化中,有些蝉选择地下蛰伏年份为质数,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和其他种类的蝉在同一年破土争夺资源,二来可以有效躲避天敌集中繁殖带来的攻击。

        原理也很好理解,比如某种天敌频繁出现的周期是一年,那么一年蝉每年夏天都会遭遇大规模的天敌,二年蝉由于间隔了一年,那么这个天敌在间隔年份就会因为食物缺乏导致种群数量下降,于是二年蝉在下一年就会具有生存优势。

        可是天敌也会进化,于是蝉只能延长出土时间,最终使用质数的蝉遇到大规模天敌的概率最低,于是就出现了十三年蝉,十七年蝉等等,这样蝉在某年集中爆发,而该年天敌的数量又跟不上,于是蝉的种群规模就会越来越大。

        在北美洲就有一种十七年蝉,利用质数年份间隔有效躲避了天敌,形成超大规模的种群,比如1987年和2004年就是十七年蝉泛滥的一年,最多的时候每平方米有高达300多只蝉,据估计,待下一次十七年蝉出现的时候(2021年),将有数百亿只蝉集中破土而出。

        生存的意义

        有人会觉得,蝉在地下蛰伏几年甚至十几年,出土后也就只有十几天的寿命,这样的生命有意义吗?

        在人类看来,为了躲避天敌,这样的生存方式却是有些凄凉,但是大自然中生命的意义在于种族的繁衍,蝉的这种生存方式有效扩大了它们的种群,比绝大部分昆虫的生存方式都有效,可以说是进化中的一枝独秀,这对它们种族来说意义非凡,这就足够了。

       

        有人说,蝉的一生四年在地下度过,出来七天就死,是不是一生都很悲惨?

        如果一切都是从人类的角度去看,估计每个动物都是奇怪的(吃便便的那么多)。

        对于一只昆虫来说,蝉算是比较长寿的,老话总说:蜉蝣,朝生暮死。

        而蝉一般都能活个几年,三年五年,有的甚至能活13年17年。

        它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章节,地上和地下。

        看似一到夏天叽叽喳喳的,实际上它的一生是非常低调的,一生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地下生活,根据寿命的不同,它们待在地下的时间也不同,三五年,又或者十几年,种类不同,时间也不同。

        而真正到地上的日子,寥寥无几,也就几天,一般不会超过15天。

        因此一开头提到的,蝉地下四年,出来七天的说法,也不准确,通常待在土里的时间都是3、5、13、17这样的质数,原因可能是为了避免和别的蝉类一起出土,争夺资源。

        地下几年,地上几天的一生

        众所周知,一到夏天,蝉就会叫个不停,不是因为无聊才这么做,这一切是为了找到伴侣,而且时间很紧迫,

        对于动物来说,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繁衍后代,在地上短暂的生命中,寻找伴侣,完成繁殖,是它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唯一的目的。

        蝉叫和煽动翅膀都是吸引异性的行为。

        完成交配后,雌蝉会在树枝上钻孔,并将卵产在里面,之后的成年蝉,任务就已经完成了,静静面对死亡。

        而树枝里的卵,靠吸食树枝汁液为生,继续发育。雌蝉一次会在一根树枝上打上几百个小孔,用来安置自己的孩子,到了初秋,带卵的树枝会因枯死或风吹掉落地面。

        此时的卵在汁液的喂养下,已经发育成若虫,跟随树枝落地后,便钻进土里,继续发育。

        若虫靠着植物的根系汁液存活,就这样,在地下生活好几年。蝉的一生要经历5次蜕皮,4次是在地下,最后1次是在地上。前4次蜕变完成后,就会爬到地面,完成第五次蜕皮,长成成虫。

        一般来说,蝉都是夏季雨后钻出地面的,这个时候土壤比较湿润松散,适合破土而出。成虫一到地面,就开始了自己的繁殖大计,毕竟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为什么蝉有这么不合理的人生安排?

        显然也只是从人类角度看不合理,从蝉的角度来说,这可能是它经过一代一代琢磨出来的,最好的生存方案。

        作为昆虫,要经历5次蜕变,可见在蜕变之前,它是非常弱小的,若一开始就生活在地面,危险太多,可能还没长到成虫,就被吃掉了。

        不光是别的动物要吃蝉,我们人类也总是馋这一口,一到夏天就会捕蝉,然后油炸着吃。

        在地下,有吃有喝,天敌又少,总比地上安全,而且还能安稳度过寒冷的冬天。

        被真菌利用的人生

        蝉这样的人生设定,非常奇特,但有的生物,就利用这样奇特的生活方式,偷偷完成自己的繁殖大计。

        有一种寄生真菌,在蝉出土前,就会感染蝉。

        被感染后的蝉,生活照旧,行为也和正常的一样,只不过一周后,它的腹部就会腐蚀掉落,取而代之的是真菌自己的**孢子,伪装成腹部。

        此时的蝉并没有死,带着不属于自己的“假腹部”到处飞行,寻找伴侣。

        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繁殖,而真菌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借着蝉的繁殖传播。

        在真菌的控制下,蝉变得不太正常。雄蝉甚至会做出超越性别的行为,吸引同样是雄性的蝉,即使没有腹部,繁殖也不会停,只为了能将真菌传播出去。

        最后

        看起来,蝉的一生非常悲惨,才看到这个世界几天,就要面对死亡,在这仅有的快活时光里,还要被真菌寄生,惨上加惨。

        但不管怎么说,这就是它生存的一种方式。

        大自然是需要各种生物相互配合才能稳步发展的,蝉是其中一环,真菌和人也都是其中一环,一环扣一环。

        对于蝉的一生,我只能说每一种生物都有它生存的法则,而它们之所以有这样的习性,最起码证明在当下的环境中,这种生存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让种群不灭绝。其次,蝉的寿命并不是只有四年,不同的蝉寿命有着较大的区别,有的仅能活2-3年,有的甚至能活17年。而且蝉在出土后,并不是只能活七天,也是因蝉而异。

蝉的一生

        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听到蝉欢快的叫声了。许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蝉比较的吵人,尤其是在困倦的午后。其实,你有没有发现,近些年蝉声已经越来越小了,也越来越少了。至于减少的原因,与大多数野生动物减少一样,都是人为的。

        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有吃金蝉的习惯,有的地方甚至连脱了壳的蝉也不放过,这造成了蝉数量的急剧下降。当然,除了人为因素外,蝉的成活率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蝉的繁殖

        蝉是一种卵生动物,由于成虫后,蝉都是在树上活动的,它们平时靠吸食树的汁液存活。由于其成虫之后,存活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5天),所以,它们成虫后,雄性金蝉就开始“一展歌喉”,用的就是腹部的鼓膜震动,目的则是吸引异性,赶紧繁殖,当然雌性是没有鼓膜的,因此,雌性金蝉不会叫。

        受精后的雌性金蝉会立即产卵,而产卵的地点就是树枝。雌性蝉有着尖刺一样的产卵器,当受精后,它会用自己的产卵器将树枝上打上小孔,然后将卵排进去。由于一只蝉就可以排300-500枚卵,所以它需要在树枝上打上多个小孔。于是,卵生树枝死。

        蝉卵在树枝内靠树枝的汁液保持相对的湿度和温度,一直会待到初秋。初秋,卵发育成为幼虫(体型非常的小),幼虫出孔,被风吹落地面,此时,幼虫会钻入土中。当然,如果干旱使地面非常结实,初生的幼虫是无法钻入地面的,这样就会造成幼虫的死亡。

        钻入土中之后,幼虫开始靠植物根系的汁液发育,秋去冬来,天气转冷,此时的幼虫会钻入更深的土壤中躲避寒冬,而此时它们食物相对匮乏。到了开春,它们继续钻入浅层土壤中,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继续发育。

        如此往复,在2-5年(一般情况下)的时间里,它们经过4次蜕皮,终于可以出土了。在夏季的雨后的傍晚,是蝉出土最集中的时间段。这样的好处,一个是从土里钻出来比较容易,一个是它们蜕皮需要湿润的环境。出土后的蝉本能的找到大树,开始爬,爬到离地面有段距离后,它们会有1-2个小时的蜕皮时间,从壳里出来后,蝉全身呈白色,较软,它们需要整个后半夜来吸食树干中的汁液让自己完全成虫。

        因此,在蝉的一生中,它们无法左右很多不利于自己的因素,比如干旱、天敌(包括人)、食物等等,这就造成了蝉数量的减少。

那么,为什么蝉会在地下2-5年,出土后仅能存活数天呢?

        在开始我们就说了,这是蝉的生存方式,而之所以选择这种生存方式,有几方面原因。

        01 躲避天敌

        蝉的天敌很多,比如鸟类、肉食性的昆虫(比如螳螂)以及人类等等。而对于自然天敌来说,蝉会飞并不能保证它们生存,而且它们没有什么攻击性。再加上,蝉一生需要经历5次蜕皮,而每一次蜕皮显然是自己最弱的时候。因此,它选择了把4次蜕皮放在了相对安全的地下。

        02 环境所致

        蝉的一生有2-5年,如果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地下而是在树上,虽然它们有源源不断的食物(树干中的汁液),但是,除了更容易暴露在天敌面前之外,四季的更替也是它们无法适应的。尤其是寒冷的冬天,蝉全身没有任何御寒的“工具”,所以,一旦在地面上存活时间太久,一个冬天就能让它们灭绝,更不用说等成虫后繁殖后代了。

总结

        蝉的一生与其他生物的一生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繁衍后代,这一点无可厚非。相对来说,蝉比蚯蚓要好一些,比较蝉在地下再久也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而蚯蚓如果重见天日,那就离死期不远了(晒死)。而短短的几天,够蝉繁殖后代,这就足够了,毕竟地下才是它们的家。

       蝉爬出地面后其实在地表可以生存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蝉的幼虫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地下度过的,法国蝉的生命周期大多是4年,而北美洲却有寿命长达17年的蝉。中国蝉的寿命多数在3至7年,其中接近一半为5年,也有少数能度过8至9年岁月。生物学家普遍认为,蝉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昆虫。

       蝉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受孕的雌蝉用尾部的产卵器在树枝上打孔,打穿木质部,直达髓心,每个小孔产几个卵,小孔共有好几十个,卵的总数一般在300到400枚,最多可达600枚.像自然界其他弱小的生灵一样,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活不到成年期.卵自行孵化后,幼虫钻出小孔,在树枝上第一次蜕皮,几小时后,表皮角质化变硬,就落到地面,用前爪挖土,钻进泥里,在黑暗中度过漫漫岁月,靠吸食树根里的汁液生存。蝉的幼虫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地下,待夏日烈阳高照,气候温暖之时,幼蝉就会破土而出,爬上树枝。

       长大.而钻出地面, 上树枝的蝉会找一个合适的位置,然后完成一生中最重要的脱变,外壳慢慢裂开,新的身体从外壳中钻出来,这个过程会持续数小时的时间,此时蝉的翅膀非常软,身体也十分虚弱,这时候最容易受到天敌的攻击,所以绝大部分蝉会选在晚上进行脱变,到第二天早上就能正常行动和飞行。蜕皮后重见光明的成年蝉,绝大多数存活期在半个月以内,最短的只有可怜的3天,最长的黑蚱蝉成虫,在阳光下也只有45天到60天的存活期.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蝉的一生”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