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泷冈阡表阅读答案_泷冈阡文言文答案

zmhk 2024-05-29 人已围观

简介泷冈阡表阅读答案_泷冈阡文言文答案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泷冈阡表阅读答案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

泷冈阡表阅读答案_泷冈阡文言文答案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泷冈阡表阅读答案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观点。

1.???????Ķ???

2.栖霞文言文阅读答案

3.欧阳修是一代文豪,除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因素,你认为是什么?

泷冈阡表阅读答案_泷冈阡文言文答案

???????Ķ???

       若水之归下也,民之所恶,国之孺子之游者,非其身之所种,诸侯之国,其众之不足的之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文学常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吉州(今江西吉安)人。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曾巩、王安石)之一。北宋论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的《醉翁亭记》、《乐亭记》、《泷冈阡表》、《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都是传世佳作。他独撰《新五代史》、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著《集左录跋尾》十卷,再创金石学的风气。有《欧阳文忠公集》。 文言知识: 一、重点字音 黄芍(sháo)药 绯(fēi)桃 磅(páng)礴(bó) 瘿(yǐng)木 美恶(è)隔并 旌(jīng)其所异者 潜(qián)溪绯(fēi) 鹤翎(líng)红 莲花萼(è) 魏相仁溥(pǔ)家 樵(qiáo)者 十数缗(mín) 鬻(yù)其园 荆(jīng)棘(jí) 游遨(áo) 衙(yá)校(xiào) 花蒂(dì) 畦塍(chéng) 斫(zhuó) 二、重点实词 才得备?众花之一种 充当 列第不出三已下 位次 不能独立与洛花敌 匹敌 不见齿 提及,重视。 亦不敢自誉 称赞,赞美 皆不减它出者 不及 谓之果子花 把……称作 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 借 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 考察 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 不顺 有常之气 普遍的,一般的 其推于物也 推及 花之钟其美 积聚 斫以卖魏氏 砍 鬻其园 卖 牡丹初不载文字 记载 然于花中不为高第 等级 土人皆取以为薪 柴火 牡丹初不载文字 文章 计有若今之异者 猜测,推想 彼必形于篇咏 表现 士庶竞为游遨 争相 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 形成 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 藉,以物垫衬。覆,盖。 三、重点虚词 皆彼土之尤杰者 全,都 不见齿 被(被动句标志) 然虽越人 即使 果天下之第一也 果然,果真 但云“一丛千万朵”而已 只,仅 城中无贵贱皆插花 不分,不论 四、一词多义 者: 1.代词。用在其他的词或短语后,构成名词性短语。“的,的人” 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2。代词。放在数词后面。“个,样” 例: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 3.代词。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边,起停顿作用,引出判断。 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4.代词。放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的时候” 例:夫颛臾者,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 5.代词。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的原因” 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词尾,相当于“然”。 例:言之,貌若甚威者。 7。表示定语后置,有时与“之”搭配。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 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皆不减它出者 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 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恶。 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 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皆志其异者 姚黄者,千叶黄花 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 姓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 人有欲阅者 人有数其叶者 然未闻有以名著者 计有若今之异者 虽负担者亦然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则不佳。 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 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 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物主代词:他(它\她)的 2.第三人称代词:他(它\她)们 3.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 4.指示代词:那,那个(些);这,这种 5.指示代词:其中的 (二)语气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问、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翻译为“大概”、“或许”、“难道”、“还是”、“可要”、“一定” 等,或省去。 (三)连词 1.放在句首,表假设,解释为“如果”。 2.放在句首,表选择,解释为“是……还是……?” 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 其爱重之如此。 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花之钟其美, 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皆志其异者。 其地属河阳 其后破亡,鬻其园 今普明寺后林池,乃其地 人有数其叶者, 亦不云其美且异也。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则不佳。 有权贵求其接头者 至春见花乃归其直 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 乃数日不落 然 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 然而,但是 予甚以为不然 对,正确 虽负担者亦然 这样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至牡丹则不名 称名 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表明,显示 皆志其异者 标志 人税十数钱 交税,交钱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 东出青州 向东 魏氏日收十数缗 每天 岁遣衙校一员 每年 (三)其他 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满,充实 六、古今异议 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 使马上不动摇 不能独立与洛花敌 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七、特殊句式 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判断句) 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被动句) 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判断句) 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 (介词短语后置) 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 (判断句) 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 (判断句) 物之常者 (定语后置) 姚黄者,千叶黄花 (判断句) 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 (判断句) 姚氏居(于)白司马坡 (省略句) 人有欲阅者 (定语后置) 人有数其叶者 (定语后置) 牡丹初不载(于)文字,唯以药载(于)《本草》(省略句) 土人皆取(之)以(之)为薪 (省略句) 彼必形于篇咏 (介词短语后置) 使(之于)马上不动摇 (省略句) 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 (定语后置) 八、重点句(翻译) 1.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2.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3.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4.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不动摇。 5.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豪家无不邀之。 勾践灭吴一、 文学常识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详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 重点字音 栖( qī )于 会( kuài )稽 贾( gǔ )人 资絺( chī ) 蓑( suō )笠 暴( pù )露 请更( gēng ) 所恶( wù ) 宦( huàn )士 句( gōu )无 鄞( yín ) 豚( tún ) 饩( xì ) 疾疹( chèn ) 哺( bǔ ) 歠( chuò ) 衣( yì ) 水犀( xī ) 囿( yòu ) 蕃( fán ) 譬如(pì) 子胥(xū) 仇雠 (chóu) 伯嚭(pǐ) 三、 重点虚词 时雨既至 既:已经 然后乃求谋臣 然后:这样之后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苟:假如,如果 遂使之行成于吴 遂:终于 若水归下也 若:像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其:同“岂”,难道 请复战 复:再,又 欲其旅进旅退也 旅:共同 果行 果:果决,果断 四、 重点实词 栖于会稽之上 栖:退守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管理 以待乏也 待:防备 贾人夏则资皮 资:积蓄,储备。 遂使之行成于吴 成:达成协议,讲和。 仇雠敌战之国也 雠:仇敌,仇人 纳之太宰嚭 纳:交纳,赠送 寡人请更 更:改变。 吊有忧 吊:慰问。 乃致其父母 致:招致,召集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蕃:生息,繁殖。 当室者死 当:掌管 三年释其政 释:免除,释放,放弃 越国亦节矣 节:克制。 安与知耻 知:感觉 勾践辞曰 辞:推辞 勾践既许之 许:应许,答应 越四封之内 封:疆界。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 欲:赞同 进不用命 用命:服从命令 孰是君也 孰:谁 国人皆劝 劝:劝勉,鼓励 凡我父兄昆弟 昆弟:兄弟。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爪牙之士:指武士 夫上党之国 上党之国:党,所也。上所之国,指当时中原一带的国家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中原:这里指原野 贾人夏则资皮 贾人:商人 夫虽无四方之忧 四方之忧:外患 而又与大国执仇 执仇:结仇,结怨。 广运百里 广运:指土地面积的长和宽。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生丈夫 丈夫:男子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二三子:你们 当室者死 当室者: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支子死 支子:庶子,妾所生的儿子。 疾疹 疾疹:指患病的人 贫病者 贫病者:贫苦和重病的人 其达士 达士:明智达理之士 国之孺子之游者 孺子:年轻人 吾不欲匹夫之勇 匹夫:平常人 如此,则有常赏 常赏: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 五、 通假字 1.南至于句无(勾) 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率) 3.令壮者无取老妇(娶) 4.将免者以告(娩) 5.三年释其政(征) 6.而摩厉之于义(磨砺) 7.无不哺出(哺) 8.无不歠之(啜) 9.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岂) 10.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又) 六、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又郊败之(在郊外) 2.必庙礼之(在庙堂上) 3.夏则资皮,冬则资絺(在夏天,在冬天) 4.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向南,向北) (二)名词作动词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名词作动词,穿) (三)使动用法 1.宦士三百人于吴(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作帝王的仆隶) 2.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使…受辱,使…耻辱) 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使…干净/使…美丽/使…充足) 4.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退兵) 5.夫差与之成而去之(使……离开) 6.是故败吴于囿(使……败退) 7.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使……臣服,使……屈服) 七、 古今异义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勇猛武将 / 走狗、帮凶 南至于句无 到达 / 达到某程度或另提一事 将不可改于是也 在这方面 / 表承接、因果关系的连词 丈夫二十不取 男子 / 女子的配偶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露在外面 / 隐蔽的问题、缺陷等显露出来 原野 / 黄河中下游地区 亿有三千 十万 / 万万 八、 一词多义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知道 知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感到,感觉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主持,管理 孰为汝多知乎 知识 山重水复疑无路 重复 复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再,又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反复 既而儿醒,大啼 不久 既 时雨既至,必求之 已经 将军既帝室之胄 既然 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终结 劝 果行,国人皆劝 劝勉 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说 自杀未遂 成功 遂 登轼而望之……遂逐其师 于是,就 遂使之行成于吴 终于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掌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正值,正当 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阻挡,把守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应该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将 九、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2.此则寡人之过也 3.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典型的判断句标志:“……也”/“非……也”/“……者也”/“……者,……也” (二)定语后置 1.四方之士来者 2.国之孺子之游者 (三)宾语前置 1.何后之有? 2.又何求焉?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四)介词短语后置 1.乃号令于三军曰 2.将不可改于是 3.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4.勾践说于国人曰 5.遂使之行成于吴 6.宦士三百于吴 (当介词“于”或“以”出现在句末时,我们要考虑该句是否是介词短语后置。多数情况下是。) (五)省略句 1.寡人请更(之) (宾语) 2.将免者以(之)告(之) (宾语) 3.十年不收(赋)于国 (宾语) 4.必(于)庙礼之 (介词) (六)固定结构 无乃后乎(表推测或反问,恐怕…吧?) 十、 重点句 1.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译: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只怕太晚了吧?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译: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哪有什么晚的事呢? 3.将不可改于是矣! 译: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 4.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译: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我)改变治国政策。 5.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1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译: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就补做。 6.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译: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7.其达士,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译:那些明智理之士,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且切磋磨砺义理。 8.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译:对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 9.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译: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 10.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译:古代贤良的君主,不担心他的民众人数不够多,却担心他们的志向操行缺乏知耻的精神。 11.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译:我不需要单凭个人血气逞能的那种勇敢,我需要他们与众人共进共退。 12.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译:前进就想到奖赏,后退就想到刑罚;像这样,就会有国家规定的赏赐。 13.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译:前进不听众命令,后退却不知耻辱;像这样,就会有国家规定的刑罚。 游侠列传五、 通假字 振人不赡(“赈”) 以躯借交报仇(“藉”) 与人饮,使之嚼(“醮”) 解家贫,不中訾(“资”) 敖而无足数者(“傲”) 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向”) 六、 古今异义: 其余庸人不可胜言 (平常的人 / 平庸没有作为的人) 皆多解之义 (赞扬 / 与“少”相对) 诸公以故严重之 (非常敬重 / 程度深,影响大,情势危急) 闻其声,争交欢解。 (结为友好的朋友 / 结交而彼此欢悦) 七、 一词多义 鲁人皆以儒教 用 解父以任侠 因为 以 以躯借交报仇 用 以德报怨 用 具以实告解 把 数过,吏弗求。 多次 数 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 计算,点数 敖而无足数者 称道 适有天幸 助 幸 今子幸而听解 幸而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之不幸也 幸运 少时阴贼 狠毒 贼 人杀吾子,贼不得 凶手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作乱叛国的人 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或者 若 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地下也 想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如果 八、 特殊句式 (一)省略句 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之)报仇,不使(之)知也。 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之)辱解。 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之)用卫将军为(之)言 专趋(于)人之急,甚(于)己之私 人又杀之(于)阙下 置其母家室(于)夏阳 (二)被动句 孝文时诛死。 居邑屋至不见敬 为解所杀 (三)判断句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 九、 重点句 1.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译: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我欣赏他对别人的恩德,那些他曾经给予过施舍的人,唯恐再见到他们。 2.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译:他救济别人的困难,首先从贫贱的开始。 3.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译:他一心救援别人的危难,超过为自己办私事。 4.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译:等到郭解年龄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而且对别人怨恨很少 5.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译:已经救了别人的生命,却不自夸功劳 6.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译: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7.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译: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 8.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於解杀之。当大逆无道。 译:郭解以平民身份行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 9.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 译:但是天下的人们,无论是贤人还是不肖之人,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都仰慕他的名声,谈论游侠的都标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声。 10.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译:如果一个人以美好的名誉来作为自己的容貌,哪还有衰老终结的时候呢? 指出下列句子的中的词类活用: 1. 宦士三百人于吴 2. 惟君左右之 3. 服之而已 4. 又郊败之 5. 旱则资舟 6. 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7. 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8.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9. 必庙礼之 10.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11.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12.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13. 又郊败之 14.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15. 遂去其贼 16. 怪之,问其故 17. 请得解客舍养之 18. 此乃乡者朱加之羞也 19. 人貌荣名 20.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 21. 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 文言句式: 1、下列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A、 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 B、 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C、 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 D、 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2、下列各句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 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B、 又有美于此者将献之 C、 使马上不动摇 D、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3、下列句子中,句式和别的不同的一项: A、 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 B、 姚黄者,千叶黄花 C、 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 D、 人有欲阅者 4、下列句子中,都属于同一句式的是: A、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B、人有欲阅者姚氏居(于)白司马坡 C、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D、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 翻译下列句子: 1、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2、此寡人之罪也 3、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1、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2、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3、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 4、人有数其叶者 5、使马上不动摇 6、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 7、土人皆取以为薪 (省略句) 8、人有数其叶者(定语后置) 9、姚氏居白司马坡(省略句) 10、人有欲阅者 (定语后置) 11、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被动句) 12、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介词短语后置) 13、寡人请更(对待吴国的态度)(省略动词宾语) 词类活用参考答案: 1 名词作动词,派。 2 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处置。 3 动词使动用法,使…..服 4 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5 名词作状语,在干旱时。 6 形容词作名词,羞耻心。 7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耻 8 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 9 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活用做动词,以礼相待。 10 使动用法,洁,美: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洁,使……美; 饱:是动词使动用法,使….饱。 11使动用法,使……暴露。 12名词作动词,穿。 13名词作状语,在城郊。 14为动用法,为…..而死。 15使动用法,让…..离开,这里指放走。 16意动用法,感到奇怪,觉得奇怪, 17名词作状语,到别处。 18意动用法,感到羞耻,觉得羞耻。 19意动用法,以……作为容貌,表现。 20名词作动词,栽培、种植。 21名词作动词,以物垫衬。 ADBD --吴国与越国,是相互仇恨、相互敌对、相互征战的国家。 --这是我的过错。 --过去与吴国的战争,不是你们哪几个人的过错。省略判断判断句定语后置省略句定语后置省略句定语后置省略句定语后置被动句介词短语后置省略句 同“勾” 同“率”,率领同“娶” 同“娩”,分娩 通“征”,赋税徭役同“磨砺” 通“哺”,给人食物吃同“啜”,给人水喝同“岂”,难道,表诘问 通“有”,用于整数与零数间同“赈”, 同“藉”,帮助同“釂”,喝干杯中酒 同“向” 通“傲”,傲慢无礼 已 :同以 直:同值。被:同披

栖霞文言文阅读答案

       1.悼念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常来说,悼念词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

        但如果是悼念重要人物,或者悼念词叙述性很强,要求演讲者宣读悼念词时就要遵守一定的规范。要注意悼念词的开头部分以沉痛的心情说明召开或参加此次追悼会的目的。

        尽可能准确地说明死者的职务、职称和称呼,以示尊崇,并要求注意称呼之间的先后排列顺序。接着简要地概述死者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原因与世长辞,以及所享年龄等。

        主体部分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介绍死者生平事迹,即对死者的籍贯、学历以及生平业绩进行集中介绍,应突出死者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

       二是对死者的思想、精神、作风、品质等作出综合的评价,介绍其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如鼓舞了青年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等。结尾部分主要写明生者对死者的敬意,如何向死者学习、继承其未竟的事业、化悲痛为力量,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等内容。

        演讲的最后,还可以写上“永垂不朽”“精神长存”或“安息吧”之类的语句。

        2.关于祭文得语文文学常识有哪些

        [编辑本段]课文研讨 一 整体感知 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

        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

        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

        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第二段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显得哀婉动人。

        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浓厚的抒 *** 彩。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

        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二 鉴赏要点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

        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纾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

        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

        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

        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

        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

        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

        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解题指导 一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总体把握作者抒发的感情。

        学生只要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可。至于段落划分,不必强求一致。

        答案见“整体感知”。 二 这段文字共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也”字(“信也”“梦也”“何为而在吾侧也”),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

        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五个“矣”字,则表示不得不信这一噩耗的无奈。

        三 答案见“有关资料”。 四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意在让学生借鉴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不作统一要求。

        教学建议 一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抒情语句较多,有的甚至是泣血带泪。其中有两处最为突出。

        一是作者得到十二郎猝然病死的消息一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乎”字,三个“也”字,五个“矣”字,文辞抑扬顿挫,感情跌宕起伏。二是“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好像与十二郎当面交谈,自然亲切,入情入理。

        诵读时要注意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读出应有的感情波澜。 二 注意下列加点。

        3.致悼词有什么样的礼仪

        悼词是缅怀、悼念逝者,对逝者表示哀悼、敬意的专用文体,也叫诔辞、哀辞、吊 文、祭文。

        悼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一切缅怀、悼念逝者,对逝者表示 敬意的文章。

        狭义的悼词是专指用来在追悼会上进行宣读的文字。 致悼词是在庄严的葬礼上,所以致辞者应该采取严格的标准站立姿态,而且神 情要严肃。

        悼词是用来在特定场合朗诵的,所以在表达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内容:在回顾逝者的生平事迹时,要实事求是;对逝者的称赞和评价要恰当得体;致 悼词时,致辞者的语言要诚恳真挚,还要饱含深情、声韵和谐、讲究文采。 在服装的选择上,如果致辞者是男性,服装最好是黑西服、黑领带、白衬衫、黑 皮鞋,如果条件不够,深色素服也可以;如果致辞者是女性,也应以黑、灰等深色系 服装为主,切忌浓妆艳抹、亮彩华服,毕竟“逝者为大”,在葬礼上关键是要表现出 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悼,送死者最后一程。

        在致悼词的时候还应该要注意到,悼词是对死者一生的“盖棺定论”,所以要 全面、真实地评价死者的一生,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死者生前的贡献或业绩,也不 能粉饰或歪曲死者的缺点或不足。悼词要体现出对逝者的客观总结和全面评价, 这也是对死者家属的最大安慰。

        悼词的主要特点是它的缅怀性和激励性,所以要把握好悼词的情感基调,不可 太悲伤、也不可太消极,要做到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既能够缅怀死者,也能够使生 者得到激励,从而继承死者的遗愿,继续生活下去、奋斗下去。

        4.追悼词沉痛悼念

        追悼会悼词范文

        作者按:追悼会是顷怀逝者,沉痛的心情自然可以理解,悼词也必需注意到这一点,多赞颂逝者功德,力避提及过失。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离休干部***同志。

        ***同志因XXXX病医治无效,于****年**月**日晚*时**分在XXX人民医院与世长辞,享年**岁。

        ***同志****年*月生于XXX市XXX县(区),****年*月参加革命工作。以下内容为该同志简要经历XXXXXXXX附带讲一些该同志的闪光点。

        ***同志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无论是在XXX岗位,还是在XXX岗位,他总是一心扑在工作和事业上,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业爱岗,默默奉献。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认真执行政策,敢于坚持原则。

        ***同志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子女个个遵纪守法,好学上进。

        ***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和工作,再创佳绩。以慰***同志在天之灵。

        ***同志安息吧!

        5.我们今天的悼词是怎么来的

        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 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会 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

        今 天的悼词是从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 来的。 诔辞作为我国哀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种专门表彰 死者功德的宣读性的哀悼文体。

        哀辞是诔辞的旁支。诔辞的对象主要是王公、贵族、士大夫 并以颂赞死者功德为主;而哀辞的对象主要是“童弱天折,不以 寿终者”,以抒发生者哀悼之情为主。

        吊文指凭吊性的文章,“吊”有慰问之意。 吊文内容较诛 辞、哀辞广泛,也较其庞杂,它是我国古代群众性的哀悼 文体。

        祭文是古时祭祀天地鬼神和死者时所诵读的文章。祭文范 围较广,只有祭奠死者的文章才属于哀悼文体的范畴。

        今天我们所说的悼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反映 出新时代的新变化,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同古代的诛辞、哀辞、吊文、祭文均有实质性的不同。

        6.关于祭文得语文文学常识有哪些

        [编辑本段]课文研讨 一 整体感知 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

        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

        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

        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第二段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显得哀婉动人。

        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浓厚的抒 *** 彩。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

        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二 鉴赏要点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

        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纾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

        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

        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

        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

        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

        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

        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解题指导 一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总体把握作者抒发的感情。

        学生只要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可。至于段落划分,不必强求一致。

        答案见“整体感知”。 二 这段文字共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也”字(“信也”“梦也”“何为而在吾侧也”),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

        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五个“矣”字,则表示不得不信这一噩耗的无奈。

        三 答案见“有关资料”。 四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意在让学生借鉴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不作统一要求。

        教学建议 一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抒情语句较多,有的甚至是泣血带泪。其中有两处最为突出。

        一是作者得到十二郎猝然病死的消息一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乎”字,三个“也”字,五个“矣”字,文辞抑扬顿挫,感情跌宕起伏。二是“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好像与十二郎当面交谈,自然亲切,入情入理。

        诵读时要注意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读出应有的感情波。

欧阳修是一代文豪,除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因素,你认为是什么?

       乾隆丁亥年的冬天,(将)三妹素文埋葬在上元县的羊山,并且用文章祭奠(她)说:唉!你出生在浙江(杭州)却埋葬在这里,距离我们家乡有七百里(之远)了,当初即使(会做各种)怪异的梦、(能产生各种)幻想,难道(会)知道这里是掩埋(你)尸骨的地方吗?你由于(信奉‘从一而终”这)一种贞节观念,嫁了不好的人而(被迫)离开(他),致使你孤独忧伤、落拓失意。(这)虽说是命中注定,上天的实际安排;但是连累你到了这样(凄惨)的地步,未尝不是我的过错啊。我小的时候听从先生讲授经书,你和我肩并肩地坐在一起,(特别)爱听古人讲求节义的事情;一旦之间长大成人,竟然马上亲身实践它。唉!假使你不懂得诗书(上的事情),或许不一定在艰难的时候(还)如此苦守贞节啊。(小时候)我捕捉蟋蟀,你(也)张开胳膊来(到)捉蟋蟀的地方;天冷虫于冻僵了,(我们)一同来到埋虫子的洞穴边。现在(当)我装殓你埋葬你(的时候),当日的情形却又清楚地呈现在眼前。我九岁时,(有一次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两个小髽(zhua)髻,穿着细绢的单衫来了,(一同)温习(《诗经》中的)《缁衣》一章。恰好先生开门进来,听见两个孩子(读书的)童音清脆响亮,(脸上)不觉(露出了)微笑(并)啧啧称赞不已。这是(当年)七月十五日的事啊,你(现在虽)在地下,(还)应该清楚地记得吧。我二十岁左右前往广西,你拉住(我的)衣裳伤心大哭。过了三年我考中进士(光荣地)回了家,你从东厢房端着盛食物的木盘出来,一家人瞪着眼睛看着(你)笑着,不记得话头从哪里谈起,大概是说(我)在京城中了进士,送信的人报信早晚等等。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成为旧事,可是我一天没有死,就一天不能忘记啊。往事充塞胸膛,想起来就悲伤得心里堵塞,(它们)像影子一样一个一个消清楚楚,想接近(它们而把它们)抓住,(它们)便消失了。(我)后悔当时没有把幼年时期(的言行)情形(都)详细地记录保存下来。可是你已经不在人世间了,那么,即使时光倒过来流驶,儿童时期能够再(经历一次),却也没有和(我一起)证实(当年情形)的人了。你据义和高家断绝关系回娘家(以后),正房中的母亲仗着你侍候,家里有关文字方面的事务(都)指望你。(我)曾说过女人当中最缺少通晓经书要义和熟悉雅训典故的,你嫂子不是不柔顺和静,可是在这方面总有些欠缺。所以自从你回来以后,虽然为你伤心,(可又)确实为我高兴。我又比你大四岁,或许按人间(常规)年长的先,况且死后有知觉还是没有知觉,并且能见面不能见面,又终究难以(弄个)明白。既然如此,那么(我)怀着无穷的遗憾,(是)天意呢,(还是)人事呢,然而终究无法弥补了吗!你的诗,我已经付印;你的女儿,我已经代作嫁出;你的生平,我已经作了传记;只是你的墓穴,(我)还没有筹划好。祖先的坟茔地在杭州,(到杭州要经过)长江和运河,(路远不好走),看样子难于送回去安葬,所以请示母亲,(征得她的同意)让你在这里安息,便于到墓前祭扫凭吊。在它旁边埋葬你的女儿阿印。那下边的两个坟,一个是父亲的侍妾朱氏,一个是哥哥的侍妾陶氏。羊山空旷辽阔,往南远看是(一片)平原和低湿的地方,往西眺望是栖霞山,(在)刮风下雨,早晨黄昏(中)寄居他乡的魂魄有了伴侣,应当不会感到孤单寂寞。让人伤心的是,我自从戊寅年读了你的哭侄诗以后,到现在还没有儿子。两个女儿刚刚牙牙学语,生在你死以后,才一周岁啊。我虽然因为有母亲健在不敢说(自己)年老,可是牙齿动摇、头发脱落,背地里自己知道,知道(自己活)在人世还能再有几天呢!(弟弟)阿品远在河南作官,也没有子女,九族没有可继承的人了。你死了我来埋葬,我(如果)死了谁来埋呢?你如果有灵,可能告诉我吗?唉!活着时候的事情既不能细想,死了以后的事惰又无法知道;哭你既听不见你说话,祭奠你又看不到你来吃。纸钱的灰烬在飞扬,北风(刮得)很凶猛,哥哥我回去了,(可)还不断地回头看你啊。真哀痛啊!真哀痛啊!(1)袁枚三妹袁机,字素文,幼好读书,与高姓子指腹为婚,后高氏子行为放荡,曾建议解除婚约,但她深受封建礼教影响,坚持“从一而终”。婚后,高氏子行为愈不检,虐待其妻,又要卖妻抵赌债,不得已,逃回娘家,告官终绝关系。此文祭悼亡妹,意真词切,语语精绝,可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泷冈阡表》鼎足而三。作者另有《女弟素文传》叙其平生。(2)乾隆丁亥:清高宗乾隆三十二年(1767)。(3)上元:县名,在今南京市区。羊山:在南京市东。(4)觭(jī基)梦:做梦。《周礼·春官·大卜》:“二月觭梦。”郑玄注:“言梦之所得。”(5)一念之贞:指袁机坚持与高家成婚事。(6)遇人仳(pī匹)离:嫁了不良的丈夫而被遗弃。《诗经·王风·中谷》:“有女仳离,慨其叹矣。”(7)孤危托落:孤独忧伤。托落,落拓,失意。(8)命之所存:命中注定。(9)差(cī疵)肩:并肩。(10)遽:遂,就。躬蹈:亲身实践。(11)艰贞:遭遇艰难时坚贞不移。(12)奋臂:挥动双臂。(13)同临其穴:同到埋蟋蟀的洞边。(14)殓(liàn炼):给死人穿衣服装入棺中。(15)憬然:清晰的样子。(16)单缣(jiān坚):细绢做的单上衣。(17)《缁衣》:《诗经·郑风》中的一篇。(18)奓(zhà炸)户:开门。(19)琅琅然:读书的声音。(20)莞(wǎn宛)尔:微笑。(21)则则:同“啧啧”,赞叹声。(22)望日:农历每月十五。(23)九原:犹九泉,地下。(24)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加冠礼。粤行:乾隆元年(1736),作者二十一岁,经广东到广西。当时,其叔公袁鸿为广西巡抚金鉷的幕宾,金鉷很赏识作者的文才,荐举他到北京参加博学鸿辞科考试。(25)掎(jǐ挤)裳:拉着衣服。(26)披宫锦还家:乾隆三年(1638)作者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还家省亲。披宫锦,指身穿用宫中特制的锦缎所做的袍服。(27)东厢:东边的房子。边房称厢房。(28)瞠(chēng撑)视:瞪着眼睛看。(29)云尔:如此之类。(30)琐琐:种种琐碎的事。(31)膺:胸。(32)凄梗:悲痛得心胸堵塞。(33)嫛婗(yīní医尼):婴儿。《释名·释长幼》:“人始生曰婴儿,……或曰嫛婗。”这里指儿时。(34)罗缕纪存:详尽细致、有条有理地记录下来。(35)义绝:断绝关系。(36)阿奶:指作者的母亲章氏。(37)文墨:指文字往来的事务。(38)眣(shùn舜):目示。这里谓指望。(39)明经义:了解经书的道理。谙(ān安)雅故:熟悉古代典故。谙,熟悉。(40)婉嫕(yì意):柔和温顺。(41)刺探:询问情况。(42)小差(chāi钗):病情稍愈。差,同“瘥”。《方言》:“差,愈也。”(43)殗殜(yèdié夜蝶):病情不十分重。《方言》:“秦晋之间,凡病而不甚曰殗殜。”(44)聊资:姑且拿来。(45)无害:没有生命危险。(46)吊:探访古迹。(47)虑戚吾心:怕让我担心。(48)绵惙(chuò龊):病情危急,气息微弱。(49)诺:应答词。(50)未时:下午一时到三时。(51)辰时:上午七时至九时。(52)筹画:商量。(53)而竟已乎:就这样完了吗?(54)付梓:付印。梓,古代刻字印刷的木版。袁机诗附在作者《小仓山房诗文集》卷后。(55)窀穸(zhūnxī谆夕):墓穴。(56)谋:筹划。(57)先茔:祖先的坟墓。(58)宁:安葬。(59)阿爷:父亲。作者父袁滨,早去世。侍者:侍妾。(60)陶氏:作者侍妾。(61)旷渺:空旷辽阔。(62)原隰(xí席):原野低洼之地。(63)栖霞:山名,在南京东北。(64)羁魂:寄居他乡的鬼魂。(65)戊寅年:乾隆二十三年(1758),此年作者丧子,袁机有《哭侄诗》。(66)两女:作者妾钟氏所生之孪生女。牙牙:婴儿学话声。(67)周晬(zuì最):周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68)亲在未敢言老:父母尚在,自己不敢称老。时年作者五十一岁,老母尚在。(69)齿危:牙齿摇动。(70)阿品:作者堂弟,名树,字东芗,时任河南正阳县令。(71)九族:古代指本身及以上父、祖、曾祖、高祖,以下子、孙、曾孙、玄孙为九族。也有人说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这里泛指内外亲属埋蟋蟀、读书还家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生平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1030)欧阳修成为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嘉佑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嘉佑五年(1060),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 等职。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在颍州(今属安徽省)的家中,留下一万卷藏书、一千卷集古录、一张琴、一局棋和一壶酒,溘然长逝。苏轼评价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卒溢文忠。

       文学创作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认为学道而不能至,是因为“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与张秀才第二书》),主张“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却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他的笔记文,有《归田录》、《笔说》、《试笔》等。文章不拘一格,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并常能描摹细节,刻画人物。其中,《归田录》记述了朝廷遗事、职官制度、社会风习和士大夫的趣事轶闻,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都很有价值。

       欧阳修的赋也很有特色。著名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非常生动形象,使人仿佛可闻。这篇赋变唐代以来的“律体”为“散体”,对于赋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成就不及散文,但也很有特色。他的一些诗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如《食糟民》、《答杨子静祈雨长句》。他还在诗中议论时事,抨击腐败政治,如《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其他如《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再和明妃曲》,表现了诗人对妇女命运的同情,对昏庸误国的统治者的谴责。但他写得更多、也更成功的,是那些抒写个人情怀和山水景物的诗。

       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凌溪大石》、《石篆》、《紫石屏歌》等作品,模仿韩愈想象奇特的诗风。但多数作品,主要学习韩愈“以文为诗”,即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虽然他以自然流畅的诗歌语言,避免了韩愈的险怪艰涩之弊,但仍有一些诗说理过多,缺乏生动的形象。

       欧阳修还有一部分诗作写得沉郁顿挫,笔墨淋漓,将叙事、议论、抒情结为一体,风格接近杜甫,如《重读〈徂徕集〉》、《送杜岐公致仕》;另一部分作品雄奇变幻,气势豪放,却近于李白,如《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更多的写景抒情作品,或清新秀丽,或平淡有味,如《黄溪夜泊》中的“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中的“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等。总的来看,他的诗歌风格还是多样的。

       欧阳修还善于论诗。在《梅圣俞诗集序》中,他提出诗“穷者而后工”的论点,发展了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的《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他的词,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采桑子〕十三首,描绘颍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写得恬静、澄澈,富有情韵,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另一些词的“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玉楼春》,“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浣溪沙〕)等,也都是写景的佳句。偏重抒情的词,写得婉曲缠绵,情深语近,例如〔踏莎行〕中上下阕的最后两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过春水春山,把感情抒写得非常深挚。他还有一些词,虽然颓唐叹老、牢骚不平,却直抒胸臆,表现出襟怀豪逸和乐观的一面。还有一些艳词,虽写男女约会,也朴实生动;当然,其中也不免有浅薄庸俗的作品。

       欧阳修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都有成就。在经学方面,他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提出自己的创见。史学造诣更深于经学。除了参加修撰《新唐书》250卷外,又自著《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他勤于收集、整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编辑成一部考古学资料专集——《集古录》。

       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天下翕然师尊之”(苏轼《居士集叙》)。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其中,苏轼最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他所开创的一代文风。北宋以及南宋后很多文人学者都很称赞他的散文的平易风格。他的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决于澶州商胡埽(今河南濮阳东北),河水改道北流,经大名府、恩州、冀州、深州、瀛州、永静军等地,至乾宁军合御河入海。当时因年荒民困,没有立即堵口。皇佑三年(1051年),北流于馆陶郭固口决口,四年堵塞后流势仍不畅,引起了北流和恢复故道东流的争论。至和二年(1055年),欧阳修极力反对回河东流,连上两疏陈述不能回河的理由。在第一疏中,他分析了当时“天下苦旱,京东尤甚,河北次之”,“河北自恩州用兵之后,继以凶年,人户流亡,十失八九”的严重形势,认为在“国用方乏,民力方疲”之际,以“三十万人之众,开一千余里之长河”,不但人力、物力不允许,而且会引起“流亡盗贼之患”,危及宋王朝的根本利益。在第二疏中,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会,首先从分析黄河淤积决溢规律出发,阐述了不宜回河的原因。他说:“河本泥沙,无不淤之理。淤常先下流,下流淤高,水行渐壅,乃决上流之低处,此势之常也。”接着他又分析了京东、横陇河道的具体情况,指出:“天禧中,河出京东,水行于今所谓故道者。水既淤涩,乃决天台埽,寻塞而复故道;未几,又决于滑州南铁狗庙,今所谓龙门埽者。其后数年,又塞而复故道。已而又决王楚埽,所决差小,与故道分流,然而故道之水终以壅淤,故又于横陇大决。是则决河非不能力塞,故道非不能力复,所复不久终必决于上流者,由故道淤而水不能行故也。及横陇既决,水流就下,所以十余年间,河未为患。至庆历三、四年,横陇之水,又自海口先淤,凡一百四十余里;其后游、金、赤三河相次又淤。下流既梗,乃决于上流之商胡口。然则京东、横陇两河故道,皆下流淤塞河水已弃之高地。京东故道屡复屡决,理不可复,不待言而易知也。”同时,欧阳修还认为,河渠司李仲昌等议开的六塔河,宽仅五十步,“欲以五十步之狭,容大河之水,此可笑者”,并断言六塔河“于大河有减水之名,而无减患之实。今下流所散,为患已多,若全回大河以注之,则滨、棣、德、博河北所仰之州,不胜其患,而又故道淤涩,上流必有他决之虞,此直有害而无利耳,是皆智者之不为也”。

        欧阳修的奏疏未予采纳,朝廷命加紧堵口,开六塔河。嘉佑元年(1056年)四月,商胡决口塞而复决,回河失败。

       欧阳修与滁州的不解之缘

        欧阳修知滁,于庆历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到任,庆历八年闰正月朝廷诏徙知扬州,二月离开滁州,前后在滁州计约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时间虽然不长,却给滁州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给滁州留下了许多建设遗迹,留下了一些不朽的诗文,留下了与滁州人的深厚感情。他留下的建设遗迹和诗文,成了滁州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留下的与滁州人的深厚感情,成为滁州人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

       承继前人开发滁州

        如今说到滁州,人们自然会想到琅琊山,想到醉翁亭,想到欧阳修。琅琊山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都远近闻名。琅琊山最有名的景点是醉翁亭,被誉为全国“四大名亭”之首,名扬海内外。与醉翁亭隔山相望的丰乐亭,也是令许多探幽访古之士向往的胜迹,与醉翁亭一起被称为“姊妹亭”。丰乐亭下的“紫薇泉”,则与醉翁亭的让泉合称为“姊妹泉”。这些,都是欧阳修知滁时开发、建设而遗留下来的。正是这些建筑,加上他亲自撰写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才使滁州琅琊山的名声大震起来。

        追溯琅琊山之名,应自东晋始。东晋以前,琅琊山本无名,其主峰当地人称摩陀岭,其他都是些小山头。西晋末年,琅琊王司马睿因避乱驻跸于此,后来,司马睿成了东晋元帝,借其曾在此山一住之光,才有了琅琊山这个名称。但是,司马睿本人,乃至整个东晋时代,并未给琅琊山带来多少变化,它依然是一片沉寂的山岭。直到唐代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在L山司兴建宝应寺(即今日之琅琊寺),琅琊山才打破历史的沉寂,开始起步向着繁荣与发展迈进;琅琊山这个名称也是这个时候才叫起来的。而这从司马睿驻跸山间时算起来,已经经历了300多年的时间。

        宝应寺的兴建,改变了琅琊山多年寂静的状况,但只是个开始,而且仅限于琅琊寺这一块,影响仍不是很大。琅琊山真正鹊起,是在它又经历了200多年以后,北宋的著名文士欧阳修知滁开始的。

       “宽简”知滁政绩斐然

        欧阳修知滁的第二年夏,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发现了丰山脚下幽谷中的一眼泉水,经过实地察看,“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开始在这里进行美景胜地的建设。他很快修好了泉眼,建好了亭子,泉取名“幽谷泉”,亭取名为“丰乐亭”,并亲自撰文作记。同年,与丰乐亭一山之隔的醉翁亭亦建成,他取名“醉翁亭”,作《醉翁亭记》记之。两亭的建成与《两记》的问世,迅速在全国引起轰动。尤其是《醉翁亭记》这篇文章,以其生动的文字,精美的语言,为滁州展示了一幅风光绚丽的大自然画面;又因为文章中深邃的含义,及其所表达的怡然情怀,一时震动整个学界。文章一出,远近争传,滁州琅琊山从此热闹起来。此后,琅琊山、丰乐亭、醉翁亭,各景区陆续扩展,内容逐渐丰富,虽经历史沧桑,但屡废屡兴,久而不衰,终成今日之规模。追本求源,都是欧阳修打下的基础。欧阳修是唐代李幼卿之后开发滁州琅琊山最有力的奠基人,可以说,没有欧阳修,就没有滁州琅琊山之今日。

        欧阳修在滁州时,除了开发幽谷泉,兴建丰乐亭及醉翁亭以外,还进行了其他一些建设,如在丰乐亭景区建设了醒心亭,特请曾巩作《醒心亭记》;在丰乐亭附近辟建练兵场,作训练民兵之用,以保卫地方;又维修损毁严重的滁城,使滁州之城更加坚固和壮观。有人读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从他悠游山水、饮酒作乐的表现,以为他因受贬守滁,是处于不问政事的消沉状态,显然是不正确的。欧阳修在滁州,对于政事实行的是“宽简”政策。所谓宽简,顾名思义就是宽容和简化,办事遵循人情事理,不求搏取声誉,只要把事情办好就行了。这是他一生为政的风格。他后来曾权知开封府,前任是有名的“铁面老包”,即包拯,威严得很;而他则持以宽简,办事往往不动声色,同样把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清朝时,有人曾将他与包拯相比较,在开封府衙东西侧各树一座牌坊,一边写着“包严”,一边写着“欧宽”。

       文学名篇名扬天下

        欧阳修知滁时,已在文学上卓有成就,是当时文坛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虽然做了官,并且在仕途上屡历坎坷,但始终未忘文学,写诗作文仍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他在滁州时期,写出许多文字生动、情景交融的作品,其中直接写滁州的,除了著名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菱溪石记》以外,还有大量的诗篇及短文。仅描写琅琊山自然景色及名胜景点的诗,不完全统计就有30多首,如《永阳大雪》、《题滁州醉翁亭》、《琅琊山六题》等。

        欧阳修所写滁州的诗文,对滁州山水之美作了极其生动、实在的描绘。如在《醉翁亭记》中写琅琊山,以“林壑尤美”、“蔚然深秀”概括,同时以简练的笔触写出了琅琊山早晚和四时的景色:“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清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他在《丰乐亭记》中则写道:“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他的许多诗,写景寄情,语言精美,读后同样令人留连。如他在《题滁州醉翁亭》中写道:“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声如自空落,泻向两檐前。流人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真是美不胜收!因此,后人在醉翁亭不远处建了听泉亭,让人们不断体会这美好的诗意。又如他的《琅琊山六题》,对琅琊山归云洞、琅琊溪、庶子泉等各个景点都作了生动的描绘。虽然每首诗只有四句,但尽用了点晴之笔,字字珠玑。他是用对滁州山水的真爱之情写作出来的。

        欧阳修描写滁州及琅琊山的诗文,以其诗文的质量及其个人的人品、地位,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竞来滁州探幽访胜。欧阳修在滁时,有的是直奔欧阳修而来;欧阳修离滁后,则以欧公之诗文以及欧公之遗迹而来。他们在这里,不仅留下足迹,也留下墨迹,日积月累,描写琅琊山及滁州的诗文已难以计数。1988年《琅琊山志》选录欧阳修及其以后的各代诗篇150余首(包括部分当代诗歌),依然只是全部琅琊山诗文的一部分。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现代词汇来说,欧阳修无论从哪一方面,都给滁州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知滁两年结下不解缘

        欧阳修在滁州两年多的时间,不仅给滁州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产,也与滁州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滁州这块古老的地方,与他结下了一生不解之缘。

        欧阳修离开滁州之后,再也没有来过滁州,但他的心中却时刻想念着滁州。

        《寄答王仲仪太尉素》:作于熙宁三年 (公元1070年)。这年他已64岁,离开滁州22年了,依然念念不忘他在滁州的一段生活。诗一开头便写道:“丰乐山前一醉翁,馀龄有几百忧攻。”始终把自己和滁州联系在一起。

        如今,欧阳修离开我们已经一千多年了,但他的名字仍然时刻与滁州紧紧地相连着。没有欧阳修,就没有滁州琅琊山的响亮名声,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醉翁亭自欧阳修知滁时建成后,历经沧桑,但屡废屡兴,数百年不败。醉翁亭大门原有一副对联,写道:“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联中的“翁”即指欧阳修。当时制作这个大门及其对联的时间,是清光绪七年(公元 1881年),离欧阳修知滁已经800多年,人们没有忘记他。至今日则已900多年,人们依然没有忘记他,今后也永远不会忘记他。1998年新编《滁州市志》(原县级市)的《人物传》中,所列第一人便是欧阳修,俨然把他当作了滁州人。

       好了,关于“泷冈阡表阅读答案”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泷冈阡表阅读答案”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