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_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歌鉴赏

zmhk 2024-06-03 人已围观

简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_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歌鉴赏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关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信息和知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告诉我。1.苏轼在海南写的诗2.《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赏析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_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歌鉴赏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关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信息和知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1.苏轼在海南写的诗

2.《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赏析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

3.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拼音版

4.谁能解释“九死难荒吾不很,兹游奇绝冠平生”这句话

5.12.15 诗词品鉴?《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_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歌鉴赏

苏轼在海南写的诗

       苏轼在海南写的诗

       1、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出处: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译文: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2、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出处:宋·苏轼《别海南黎民表》

       译文:我本来是海南人,寄居在蜀州的西部。

       3、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出处:唐·李德裕《望阙亭》

       《迁居》诗写道: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去年家水西,湿面青雨细。

       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

       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

       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

       苏轼初到惠州住在合江楼,即惠州东门楼。楼位于东江、西江汇合处,海山葱胧,江流环抱,秋风初凉,百鸟合鸣,有如仙境。他在《寓居合江楼》诗中说:

       海山葱胧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

       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

       苏轼在这里住了不久,就迁居嘉皊寺松风亭。苏轼以前赴黄州贬所,经过湖北麻城的春风岭,遇上梅花盛开。这次贬官惠州,住在嘉皊寺松风亭又遇上梅花盛开。苏轼在《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诗中写道: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谯雨愁黄昏。

       苏轼贬官惠州,一住又是几年,他深感“中原北望无归日”,就开始作长远打算。他在白鹤峰买了几亩地,筑屋二十来间,凿井四十来尺深,并栽上各种果木。他对果木树秧的要求是不大不小,太大不易栽活,太小又怕等不到果木成林,自己就死了。

       苏轼在惠州期间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安闲自在的。“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赏析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

       歪解诗词100/002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一向是个很有梗的人,他的一生可以用这句话形容: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虽然有时他也会愤恨孤冷,甚至清高卓绝到“拣尽寒枝不肯栖”,但大多数时候他都很乐观,玩儿得开心着呢。

        我小时候读诗,看到诗人们怀才不遇困顿寂寥就会很同情他们,但是长大后读得多了,发现古人们都很会玩,前一首诗里曲高和寡众人皆醉我独醒,好像分分钟就要以死唤醒世人似的,下一首里就骑马打猎喝酒逛青楼,会玩儿着呢,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必为别人的人生瞎操心,人都过得好着呢,自己过好自己才最重要。

        说回到苏轼这首诗,来歪解一下。看标题,农历六月二十,嗯,这是个夏天,这应该是苏轼被贬海南的时候写的。

        前四句什么意思呢?先看字面意思吧,说诗人晚上乘船渡海,看天上的参星和北斗的移动,应该已经快三更天了,之前一直刮风下雨的天气也放晴了,云也散开了,月亮特别明亮,天海露出了本身澄净的样子。古人在海上漂泊所见也不过是天上的星星、云彩、月亮,还有身边的海水,所感也不过是风啊雨啊,心里琢磨的也是时间到什么时刻了。如果我们也在夜里漂在海上,第一切身感受也是这样吧,可见从古至今,同样的时空、环境,今人古人的感受都大同小异。

        前四句表面上是写眼前景,如果按照我们语文教科书常用的解读套路,应该再进行深一层理解的,那就是这四句还应该是苏轼此前仕途的写照,具体怎么对照解读,大家可以去查课本或百度,我懒得写。

        看后四句吧。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这里用了有两个典故,前一个来自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是“我的道在这里行不通,乘桴出海也许能找到实行的地方”。后一个来自《庄子·天运》“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

        苏轼用这两个典,一方面说自己虽然像孔子一样有出海推道的意愿,也出海了,可惜并没什么成就,而像轩辕所奏之乐的大海波涛声他也已经听了很多了。我觉得这里其实是用儒家和道家思想做对比,此前想要学儒家入世,在被各种现实打击之后,已经开始倾向于学老庄之道了。

        从前面的诗意里面,明里暗里我们已经都能强烈地感觉到作者的各种不顺,那么最后一句,他却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挺大气呀,那么多不顺困难,甚至那么多生死之瞬,我都不怨恨不在意,因为这番游历的奇绝冠绝生平,类似我们现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不抱怨不怨恨,反而感谢这一番折腾,因为给生命增加了质量和厚度。

        很多人都是这样,经历了苦痛之后特别容易释怀,还要感谢这一番磨砺,从古至今我们的文化里就是有这个基因,所以才能支撑很多人继续走下去,我们这个民族才能一直延续。

        所以现在我们常说的那句“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和苏轼这首诗的诗意其实是一样的。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拼音版

       头一句说发船渡海正是三更时分(约在晚上十一时至十二时),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这里关于星斗的描写是化用古人“月没参横,北斗阑干”的诗句,可能是当时的真实情景,也可能不是,只是用来说明渡海的时间是在半夜里,也说明黑夜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暗示他在政治上即将获得新生,这是一种比喻.后面三句也都是采用这种借景为喻的手法.

       第二句说,连绵下个不止的阴雨(苦雨),总有止的时候,成天刮个不停的风(终风),也总有停的时候,它们“也解晴”,也能变成风静晴朗的天气.也可能当时确是雨霁云收风平浪静,但这里主要的用意不在写景,而在比喻,说明他受到各种打击和排斥 ,也总有结束的时候,今天遇到大赦,就象久经风雨见到晴天那样,心情舒畅,充满希望.第三句说,天上的乌云散了,一弯明月挂在天空,不知这景致是什么人安排点缀的?这景色主要也是用来作比喻的,意思是说,这次遇赦,不知是谁在朝廷帮忙说情,为我驱散政治上的乌云的?第四句说,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颜色,本来就是澄澈清白的.这句承接上句,也是一种比喻,意思说,在政治上,不用别人帮我洗刷污垢,我本来就是清清白白的.有人评论说:“前半纯是比喻,如此措辞,自无痕迹.”就是说,前面四句都是用比喻的手法.的确是这样的,前四句象是写景,实则写意,比喻巧妙,不露痕迹,形象鲜明,而且还含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五六句是议论.孔丘曾经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说,政治主张行不通就算了,可以乘坐小木筏漂到海上去.第五句说,徒然剩下鲁国老人孔丘(鲁叟)关于“乘桴”的主意.言外之意是,本想学“乘桴”退出政治舞台的,现在不用学这个了,孔丘的主意对我来说是用不着的了.传说古时黄帝演奏过《咸池》这个乐曲.第六句用了这个典故,说,我大略领会到黄帝的《咸池》乐曲温润的乐声了.言外之意是说,政局转为平和了.这一联对政治的议论,说明他对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最后两句说,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古时“九服”中有“荒服”,指极边远处),虽然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正如屈原《离骚》说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可以说是第一遭儿.他对这次被贬到海南岛表示不后悔,认为是一生中挺有意义的一段经历.全诗情调高昂,表现了苏轼的乐观精神.

谁能解释“九死难荒吾不很,兹游奇绝冠平生”这句话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拼音是"liù yuè èr shí rì yè dù hǎi"

1.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指中国***领导下的红军长征中的一次重要事件。这次渡海发生在1935年的六月二十日夜间,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追击,选择渡过长江,进入四川。这次渡海标志着红军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封锁,为红军继续长征提供了重要的机会。

2.渡海的困难和挑战

       渡海过程中,红军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长江水流湍急,水面宽阔,红军缺乏足够的船只和装备,因此渡海过程中存在着溺水、船只翻覆等危险。此外,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追击也给渡海增加了额外的压力和风险。

3.渡海的筹备和组织

       为了顺利渡海,红军进行了精心的筹备和组织工作。他们秘密搜集船只,培训水手,制定渡海计划,并在夜幕降临时迅速展开行动。红军将士们在黑暗中默默前行,保持纪律和秩序,以确保渡海行动的顺利进行。

4.渡海的意义和影响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成功,为红军继续长征提供了重要的转折点。红军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封锁,摆脱了被追击的危险,为红军在四川继续发展壮大提供了机会。此外,渡海行动也展示了红军的勇敢和坚毅精神,激励了红军士兵们坚持斗争的信心。

5.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历史纪念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被视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每年都会举行纪念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座谈会、纪念仪式、文艺表演等,旨在缅怀红军的英勇事迹,弘扬革命精神,激励人们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中国***领导下红军长征中的一次重要事件。这次渡海标志着红军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封锁,为红军继续长征提供了重要的机会。

       渡海过程中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但通过精心的筹备和组织,红军成功渡过长江。这次渡海的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并每年都会举行纪念活动来缅怀红军的英勇事迹。

12.15 诗词品鉴?《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

       谢邀。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是苏轼晚年七律中的绝唱,如何赏析这首诗?

       这两句诗出自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一首典型的记事随感的七律。苏轼对于朝廷高层变法斗争、新旧党争一直是处于双反状态,所以不管谁上台,他的官场都走得不顺畅。1093年,他少年时期的好友,一生的政敌章淳拜相执政。章淳是坚定的王安石熙宁变法支持者,开始对旧党作全面清理。

       自然少不了当年和王安石唱对台戏的苏轼。苏轼被贬至惠州,三年后又被一纸调令,送到了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海南岛儋州。在唐朝,官贬过岭南就是生死之别,而到了宋朝,被贬海南就更甚,只比满门抄斩要显得宽容一点,其实就是让贬官自生自灭。不过苏轼天性乐观,“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甚至将儋州当作了自己的故乡来建设、传学,大大地加速了海南的文化传播速度,至今被当地人称颂。

       在海南三年艰苦的日子之后,宋哲宗去世。由于章淳反立端王(宋徽宗),在端王继承大统之后,立刻失势。而高层的风云变幻带给苏轼最大的变化就是调离儋州,随后在大赦中官复朝奉郎,不过苏轼在北归中去世。

       而苏轼在踏上南下儋州的船时,是抱了一去不返的心态的。所以这次能活着北上并看到朝廷混乱逐渐肃清,心情是不错的。虽然这种肃清不过是一种混乱代替另一种混乱,但是在苏轼的角度看来,总归是好事。

       即日风雨之后,大海清平,月光皎洁,座船深夜渡海,苏轼看着这眼前美景,回想起三年前被贬之时和苏澈诀别的光景,心中是清明、冷静中带有一点愉悦以及对朝廷中迫害他的人的一丝嘲讽。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是一首平起入韵,押平水韵“八庚”部的七律。平仄格律没有任何出律的地方,我们就不详解了,有兴趣的可以看本人关于平仄基本格式的文章。我们具体来看苏轼这首诗的诗意。

       标题《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很明确地指出了日期、环境、行为。这是一个夏天的晚上,苏轼乘船渡海北归。

       首联“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参”是“动如参商”中的参星,“斗”是北斗星。参星横斜,要下落了,北斗也转向了,说明时值深夜。“苦雨”就是连日大雨,风也停了,天气也终于放晴了。注意,这里放晴就是指雨停了,因为深更半夜,并不能和今天一样理解为大晴天——是晴夜。

       这一联还是时间、环境交代性的景色描写,不过是带有铺垫的,有大方向的诗意导向性。朝廷高层变天,那些横行的参星、北斗开始坠落移位,对于元祐党人来说,真的是改天换地,世间放晴的感觉。当然,光看这一联并不一定能够领悟到苏轼藏在诗里面的意思,我们继续往下看。

       颔联“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一联在结构上属于“承”,一般是细化写景,进一步铺陈,但是宋诗对于写景本来不像唐诗写实,在需要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造景”是宋诗常用的手段。所以这两句仔细看下来,其实并非写景,倒是在用典故方面非常用心,进一步铺陈的是首联隐藏的重见光明的心态。

       “云散月明谁点缀”中的典故出自《晋书·谢重传》:

       (谢重)为会稽王道子骠骑长史。尝因侍坐,于时月夜明净,道子叹以为佳。重率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道子因戏重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

       晋时名门谢重在会籍王司马道子帐下任镖骑长史。有天晚上陪着喝酒闲聊,当时月夜明净,司马道子感叹不已,认为是难得的景色。谢重则说:“我觉得这夜空太清明,不如有些微云点缀,才更有意思。”司马道子戏谑谢重道:“阁下的心不净吧,非得把这太清之境给污浊了才觉得好?”

       这里不难看出苏轼对章淳等人的态度,就是认为新党在浑浊朝政,所幸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天容海色恢复了澄清一碧的本来面貌。

       颈联“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转入心境描写,“鲁叟”就是孔老夫子,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言:“道不行,乘桴桴于海”,意思是我的道在海内无法实现,那就乘个木筏子出海去,总有可行的地方,表达了孔子对自身学问的坚持。而苏轼在这里使用这个典故,非常巧妙同时非常契合当下状态。他不正乘桴桴于海嘛?但是他的道是否在桴于海的几年中有所成就?一重意思还是表达朝廷党争昏暗,让自己的为政主张无法施展,另一方面是感觉自己在儋州三年,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当然这里有自谦的意思在里面。

       而“粗识轩辕奏乐声”,“轩辕”即黄帝,黄帝奏乐,出自《庄子·天运》:

       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

       苏轼用这个典,以黄帝奏咸池之乐形容大海波涛之声,与“乘桴”渡海的情境很合拍。用“粗识”一词则表示自己刚刚适应了儋州生活,却又奉旨北上,夹杂了一些些对这个地方的难舍之意。这种既想脱困而去,又有一些留恋的复杂情感,直接就引出了后面两句。

       尾联“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在这南蛮荒地九死一生,可是我并没有什么愤恨的心情,毕竟这一段经历,算得上平生最奇特,最有意思的一笔。被贬谪到这地方九死一生,恨吗?肯定是恨的,越是说不恨,心中越是不平。但是苏轼用自己的乐观、大度、勤勉、爱民得到了当地人民的爱戴,用这种爱抵消了官场恶斗的恨。他不是不恨那些诬陷、诋毁他的对手,否则不会在这首七律中处处草蛇灰线、皮里阳秋地揶揄。只是他对生活的热爱远比官场相争这一个方面要广阔得多。

       总的来说,这首诗回顾了自己被贬儋州前后的心情变化,抒发了终于得见天日的欣喜。说得世俗些,因景生情,性情中人苏东坡出了一口被贬七年的恶气,言语中自然流露出一些锋芒来。

       后世的文人对他这首诗也有不同看法,有些人认为这是苏轼气度的表现,而也有一些人觉得苏轼在去世前的这些言语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与他一贯的佛道修为思想不大相容,不能为后人效法。如明代瞿佑在《归田诗话》中说:

       《渡海》云:“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方负罪戾,而傲世自得如此。虽曰“取快一时”,而中含戏侮,不可以为法也。

       这是典型的站在后世看前生,在严法苛政的明朝,去指责文字监管相对宽松的宋朝和思想澄明、乐天性情的苏东坡。

       迂腐儒生,不知快意人生之境界也。

       依旧结论先行:苏东坡有才华,有能力,有仁心,同时还真性情、潇洒通达、平易近人,最重要的是他傲视苦难的态度,为后世无数人提供了精神力量。

       他被命运打入幽暗的深谷,却在幽谷中种满百合。

       1.苏东坡才华横溢。

       他21岁进京赶考,作《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激赏,得了第二名(本来该第一的,欧阳修以为是曾巩的文章,为了避嫌,才给了第二名),这篇文章后被收入《古文观止》,要知道,这是一个21岁青年的应试作文

        欧阳修评价: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

       甚至预言几十年后,天下人将不会记得他而只记得苏轼。

       苏轼不仅在文章上独步当时,后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在词的创作上,以诗为词,开豪放一派,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苏轼,可能也没后来的辛弃疾。在诗歌上,虽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但就整体成就,可以说整个宋代无人能比;在书法上,位列宋四家之一,在当时,很多人都以得到苏轼的墨宝为荣。绘画上,他的枯木、墨竹,在文人画中别具一格。

       可以说,苏轼是中华文化发展至巅峰后,诞生的一个人物,他是时代的产物。

       2.苏轼真正有仁民爱物的胸怀。

       苏轼在朝其间,因新法改革与人产生了政见上的不和,很多人说苏轼很蠢,其实苏轼不管是反对彻底实行新法,还废除新法,都是站在于百姓是否有利的立场上的。

       他在地方任职其间,也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在密州救蝗灾,在徐州亲自带领百姓抗洪,在杭州建苏堤。

       甚至在他被贬的时候,也在尽其所能为百姓谋利,在黄州救弃婴,在惠州捐助修桥。

       苏轼写了大量关心民生的诗歌,其中对苦难中的百姓的深切同情,对严苛赋税和官吏不作为的讽刺非常辛辣。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讽刺官吏们,高高在上,对百姓的灾难袖手旁观。

       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 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其二》)

        这是讽刺朝廷赋税严重,百姓不堪重负,致使乡村寥落。

       更具感染力的是他的《吴中田妇叹》和《荔枝叹》。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鎌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茆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粃。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吴中田妇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荔枝叹》)

        其中荔枝叹还是他被贬惠州所作,要看一个人的人品,往往要看他失意的时候的表现,苏轼在暮年被贬荒蛮之地,已是低谷中的低谷,可他仍然心系百姓。

       甚至不惜为百姓发声,而得罪权贵,指名揭露官僚争新买宠,厚颜无耻的行为,可见苏轼仁民之心。

       如果仅以上这个特点,苏轼只会让我们觉得,他是一个让人崇慕,敬佩的长者。

       他仍让千百年后无数人喜欢,还包括,苏轼的真性情、平易近人、潇洒通脱。

       3.真性情。

       苏轼有一段很有名的话:

       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思堂记》)

        就是苏轼内心有了想法,他就想要说出来,他的内心和发言,是一致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文章能够有巨大的感染力,因为其间贯穿着真情。

       苏轼真性情这一点,其实有其哲学基础,在苏轼的哲学体系中,情是占据本体地位的,一切,都要根于人情。

       由此,他交友、写作、为官,都是以内心的真情为出发点,苏轼是一个具有真性情的人,不虚伪造作的人。

       4.潇洒通达

       苏轼是一个潇洒通达,不拘小节的人。

       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可见苏轼的豪迈通脱。

       在我们熟悉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阕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个“人道是”,其实就在表明这个地方并非真正的赤壁古战场,苏轼只是借助赤壁之事抒怀。

       苏轼是出入佛、儒、道三家,对这三家思想都有研究,且与佛门、道家之士多有交游,且流传下很多佳话。

       宋人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说苏词:

       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文字是人内在精神的外化,苏轼的词之所以让人产生潇洒超然的感受,正是因为他内在精神如此。

       能体现苏轼潇洒通达的词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人生落魄处,仍然保持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的潇洒,唯苏轼能耳!

       5.平易近人

       苏轼虽然才华横溢,位及人臣,但是他从来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大人”形象,而是平易近人。

       他自己说,“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他在被贬的黄州、惠州、儋州结识了很多平民朋友,有农民、歌姬等等。

       相传苏轼贬官海南,遇一老妇,安慰苏轼曰:"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里人因呼此妇为"春梦婆"。

       宋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惟逢春梦婆。”一个平民老婆婆,就这样留在了苏轼的诗文中。

       6.傲视人生的苦难。

       像苏轼这般才华横溢,又心系天下的人,按理说,应该有美好平顺的人生。

       可命运这个东西,谁都说不清,苏轼也研究过这个问题,最后得出,天与人不相值乃是常态,好人好报才是偶然。

       苏轼的人生简直像在座过山车,大起大落,幸亏是苏东坡,要是一般人,定会被折磨的奄奄一息。

       苏轼最吸引人的是他对苦难的傲视。

        这首先体现在黄州时期所作的诗文,《定风波》这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前赤壁赋》中的清风明月。

       外在的风情雨雪,都不能影响苏轼,这其实是有佛教中“以心转境”的意味。

       暮年苏轼被贬海南,他写下了写过一首《十月一日将至涡口五里所遇风留宿》:

       长淮久无风,放意弄清快。今朝雪浪满,始觉平野隘。

        两山控吾前,吞吐久不嘬。孤舟系桑本,终夜舞澎湃。

        舟人更传呼,弱缆恃菅蒯。平生傲忧患,久已恬百怪。

        鬼神欺吾穷,戏我聊一噫。瓶中尚有酒,信命谁能戒。

        苏轼是以主人的姿态,睥睨着苦难的人生,和无法把控的命运,这是苏轼对自我力量的绝对坚信,“浩然天地间,唯我独也正”。

       已故的苏轼研究大家冷成金先生说过一句话:

       人如果同命运作斗争,永远是失败者,因为命运就是在人同它作斗争的时候产生出来的。当人不再单纯地同命运作斗争,而是将同命运作斗争当作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的手段的时候,命运消失,境界显现。境界不是否弃命运,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涵容和观照命运——一种形上价值的涵容和观照。

        如此,凡所经历,皆为资粮。无常的命运便成为发展个人境界的手段。

       苏东坡正是这样,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经历,并没有摧毁他,相反,他以主人的姿态,转不测的命运为个人的境界,最抵达了他在精神之路的终极。

       那里澄明、高远、浩渺、寥廓。

       我们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可以略窥一二。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苦雨终风终于消散,明月高悬,天海之间,一派澄明辽阔。

       这更是暮年苏轼心境的澄明。

       苏轼对苦难命运的不屈,对苦难解决之道的探索,都为后世无数遭受命运凌虐的人们,提供了精神的支撑和化解的方法。

       他被命运打入幽暗的深谷,却在幽谷中种满百合。

       被贬黄州,他由苏轼,变成了苏东坡。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的一块地,他曾经躬耕于此,故字号东坡居士。

        也正是这个转折,他的仁民爱物、他的潇洒通脱、他的平易近人、他对苦难命运的傲视和不屈,都以前所未有的面貌呈现出来。

       于东坡来说,他苦难的命运也许是不幸,但对于后世无数的读者来说,却是幸运。

       (有些无奈,假设有天道,我想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如果说,苏轼属于北宋,那么,苏东坡,他属于千古。

       好了,今天关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