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_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翻译

zmhk 2024-06-17 人已围观

简介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_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翻译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赠边将》.《春江花月夜》和《燕歌

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_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翻译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赠边将》.《春江花月夜》和《燕歌行》全诗

2.关于描写秋天风的诗句古诗

3.《燕歌行》是高适写的,还是曹丕?

4.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赏析

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_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翻译

《赠边将》.《春江花月夜》和《燕歌行》全诗

       赠边将 年代:唐 作者:章碣

       千千铁骑拥尘红,去去平吞万里空。宛转龙蟠金剑雪,

       连钱豹躩绣旗风。行收部落归天阙,旋进封疆入帝聪。

       只有河源与辽海,如今全属指麾中。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 作者: 天使的心 .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河年初照人?◆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春枫浦上不胜愁。◆

       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昨日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解读

       深夜翻看程千帆先生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解》①,见到前辈诗论家许多精彩的评解,不禁为之惊叹,深受启发。然细观之,其中虽多有珠玉之见,但仍存其弊,故冒着被人耻笑之危险,以我之浅见解读此千古绝唱,或许有一两句可取,则不废我子夜之功也。

       春江花月夜

       仅这五字列于此,犹如灿锦呈于眼前。春、江、花、月、夜,在中国的文学里,在中国文人的心中,无一不美妙,无一不含情。虽喻之为灿锦,但不是堆红叠艳、奢华腐靡。先想象之,看他下文能翻出什么好诗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首句即点出春、江、月,且暗藏夜。这江是与海连的,我们且不论江是何处之江,海是何处之海。江潮把江海连在一起,分不清江海,亦分不清海天。春江连海,可见气象之大。潮水起伏,明月由海潮中涌出,此情此景,非人间可见,张若虚飞入天上乎?不禁让人想到稍后的张九龄写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②,固然很好,但是没有海潮的托浮,那明月自然也就少了一层动感,少了一层意境。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滟滟何义?《应用汉语词典》解释的很好“水的光色。③”所以苏轼曰:“水光潋滟晴方好”。“滟滟随波千万里”,什么滟滟随波?当然是明月。我们看那江波之上流动的色彩,谁能分清是水波,还是光波?这岂非天上境界,人间何有?且看这潋滟的月色,随波漂浮,三千里江山无不被笼罩在春光月色中也,又岂非张九龄讲的“天涯共此时”。此两句再次铺陈春、江、月、夜之景。

       如果说张九龄的明月是人间之景,那么张若虚的明月则是天上之景,天上之于人间,更高妙矣。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篇目乃“春江花月夜”,前四句单讲春江月夜的好处,唯不见花字,岂能无花?江流宛转,绕过汀洲,月照花林,花是什么样?花如冰珠④,晶莹剔透。这花,又非普通的花,这个比喻,可谓奇绝、奇妙。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徐增曰:“春夜安得有霜?⑤”我问:春夜怎知无霜?其实,从开始到这里,诗人都在营造一种阔、大、清、冷、静、幻的境界。古谚云:“春寒料峭”,有霜不足为奇,不必臆想。霜是白的,沙是白的,因何而白?有人说霜、沙自白。我说:无月,能见霜、沙之白乎?所以诗面上虽说飞霜沙白,实写月也。这两句是暗写月。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这两句又明写月。以上十句,出现“月”字四次,然实际上句句含月。“滟滟随波千万里”,“江流宛转绕芳甸”,“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等。句中不见“明”月,实暗藏月也。“江天一色无纤尘”,唯见月也,可见月乃诗之要旨。但是,诗人却说此月乃孤月,说月孤,实说人孤也。所以,我想诗人费了如此功夫说月,实际还是为了说人,下文必讲到人。

       以上是诗歌的第一大部分。从阔大的天空、清冷的春夜、静幻的江花,写天上之月,这样把月展现在苍茫浩瀚的宇宙之中,实际上是为下文写人而铺陈。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何人初见月?何年初照人?诗人也搞不清是人见月,还是月见人了。月矣?人矣?人也,月也。此即人月合一。诗歌也由天上转向地上,进入了人间世。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祗相似。

       人生代代绵延,轮回千年,何有穷尽?然江月永恒,人与江月相比,何其渺小,何其短暂!但是从人类的繁殖绵延来看,则又长也。

       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短暂的人生比之于永恒的江月,欲想月华普照,更难得也。所以从江月的永恒看来,能照到何人呢?只见到大江滚滚,流水汤汤罢了。

       以上六句应该说是诗歌的第二大部分。诗人把目光从苍茫浩瀚的宇宙之间转向人世间,发出人生短暂,“不知江月照何人”的感叹,但是他又看到人类的发展绵延“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祗相似。”人生与江月似乎又都是永恒的,这种哲理性的思辩,闪现出人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光辉。这种对人生理性的思考,看似与下文的“相思情愁”主题偏离,实际是统一的,人之伟大,缘于情,从对人生的感叹过度到“相思情愁”,应该说是自然的。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引出白云作何?言白云悠悠,惟其悠悠,想起幽情,必有伤感之语。果真有“青枫浦上不胜愁。”然其因何而愁?

       诗至此,又翻出一层意思,到结束是诗歌的第三大部分,这层意思就是“情”。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想那大江潮起,朗月如霜,天涯羁旅,停泊一舟,能不孤寂惆怅、愁情上涌?这“谁家”、“何处”问得好,这一问,便由江上孤舟之天涯羁旅转向那明月楼上的女人了。且看那楼上女人作何?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月徘徊?它徘徊什么?因何而徘徊?月为天涯羁旅乎?天涯羁旅幻化为月乎?不然,何为在楼上徘徊?月照妆镜台,镜中岂非更有一月?呵呵,天上的月进入镜子里了。不由我想起《红楼梦》中之“风月宝鉴”,照一照,美人凤姐招手而来也。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这月,真有意思,“卷不去”,“拂还来。”是月?还是旅人之魂?以至于如此相依相恋。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我们看,“相”字终于出现了,诗人虽不点“情”字,其实一直在言情,那“卷不去”、“拂还来”的月岂非含情?月之情,即人之情也。人之情岂能落单,我想这两情相悦才是情的“相”字早晚会出现。且看“相望”与“相闻”,明月楼上的女人与扁舟子上的男人,相隔天涯,自然是相望望不见,相闻听不见了。为什么诗中说“相望不相闻”呢?为什么?关键就在这个月上。此月非彼月,此月非月。月即羁旅,羁旅即月,月是男人,男人就是月。月在天上,已入镜中,岂不可相望?其正相望也。但月无语,犹人之魂无言,故曰“相望不相闻”。

       “此时相望不相闻”以上似男人语,以下就是女人的镜头了。男人在江中扁舟子上想象自己就如天上的明月进入了女人的镜台,男人望月即望人,望月若入梦,他在梦与非梦之间想象着明月楼上的女人。女人呢?女人当然也是如此,方显两情相悦之妙。所以女人说:“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然而月华似乎不随顺女人心愿,没有照见她的情郎。女人抬头望天,恰有一鸿雁单飞,她自然想请鸿雁带去对男人的深深相思情,岂知鸿雁不长飞去。女人又低头看水中鱼龙,岂知鱼龙潜跃入水底,仅留一江波纹给女人,女人痴痴地望着那水波荡漾,她的心仿佛随着水波而荡漾,她的心到哪里去了呢?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回家。

       她也入梦了,岂知她不是天天都在做梦?梦中和男人会面了。但是,她昨夜的梦中花已落,女人想,我老了吗?他怎么迟迟不回来,还是根本就不愿再回来了?但是诗人却不直接说落花,而说梦中,说梦,又先说一个“闲”字。闲梦落花,把女人惧怕衰老的心态暴露于似有似无之间,恰如南唐冯正中的“闲梦鸳鸯香径里”。花已落了,春也过半了,你,你,你还不回家啊?开始再一次点花了,以下我们看诗人怎么把夜中的春、江、花、月一步步收拢。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月落复西斜。

       春已过半,可恨江水不停奔流,春岂不尽也。故南唐后主李重光说:“落花流水春去也”。注意了,上面又两次点明了春字。先说春已半,又说春欲尽,可见留春之心。然而,流水无情,春留不住。花尽,春尽,再看月,月也西斜了,离落还会远吗?此时的女人,手把栏杆,望月,月遥遥欲坠,她岂是望月?实是望人!可怜这寓羁旅之魂于中的月也要离去了。唉唉!即使拍遍栏杆,又能作甚!以上又两次点到了江。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管女人怎么望月欲穿,月还是一点点地沉入海水之中,随着海潮散开。此时,女人的心岂不碎了。以上又两次点月。月沉入海底,花、春、月皆不见了。至此,随着女人付诸于精神寄托的月的沉落,女人自然会想:相会相逢的道路呢?从大海之滨到潇湘之水,“路漫漫其修远兮⑥”。月无,道路虽有是无。月啊,月啊!你们都去吧,去吧!女人不禁在心底呼喊。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月落了,人未归。但心底的情却随着花落、春去、月沉而突显出来了。大江之上,无花、无春、无月,只有深深的情在荡漾……

       末尾句再次点出两月。月没了,它化为了浓浓的情。故言春、江、花、月、夜五字,最显一个月字,盖月非月,月乃人之魂也,月乃人之情也。末句说“落月摇情”不是随意之笔,蕴涵深意。花先落,春又去,月乃沉。月沉不是完结,月沉情显,此乃大意,此乃要旨。

       程千帆先生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解》里列出了十九家前人的评解,各家解说都很精彩,但是惟王尧衢得其要,点出了该诗的要旨乃一“情”字。他说:“此将春江花月一齐抹倒,而单结出一情字,可见月可落,春可尽,花可无,而情不可得而没也。⑦”

       其余之人,徐增、谭元春三两次提到情,但只是在解释诗句时的普通之用,并未以“情”点诗主旨。盖胡应麟、唐汝询、锺惺、谭元春、陆时雍、周?、王夫之、徐增、吴昌祺、沈德潜、管世铭、陈兆奎、王?运、周启升、汪道昆、蒋一葵、王世懋、黄家鼎等先生,不可谓不是诗论之大家,然于花落、春去、月沉之后得不出此诗大意乃一“情”字。此即我开篇所讲之“弊”,可见此诗之难解也。

       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旧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犊,忧来思君不能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赏析:

       秋风一日凉一日,闺中**的心比这秋夜还要冰凉。西窗的明月皎洁可人,可是她却辗转难眠,坐卧无定。无聊无奈之中,忽尔以手支颐,忽尔轻弹一支思念的曲子。都是那远方的征人惹得自己这般牵肠挂肚,可怜的人儿,你在他乡一切安好?寂这无情的冷月和秋风一直陪着我渡过温长的无眠之夜吧。全诗哀婉缠绵,或许诗人此刻也正是这种心境罢。

关于描写秋天风的诗句古诗

       1.形容萧瑟的诗句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描写秋天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描写漂泊凄凉的诗句

        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的第七首

        瞿塘嘈嘈十二滩, 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忆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飞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忆江南 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3.表达了萧瑟意境的诗句有哪些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李煜《虞美人》赏析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几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这些都还好 不是很肉麻 除岳飞外 前面辛弃疾是豪放派,诗歌比较大气

        后面柳永和李煜是婉约派,诗词较柔美

4.表达秋季秋风萧瑟凄凉的古诗词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有感》)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有感》)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 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

        (元稹)

        1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1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1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的:《山居秋暝》)

       

《燕歌行》是高适写的,还是曹丕?

       1.关于秋天风的古诗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2.关于秋天风的诗句

        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张籍《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叶绍翁《夜书所见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曹丕《燕歌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 刘禹锡《秋风引》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 白居易《南浦别》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 严武《军城早秋》

3.描写秋风的古诗,秋风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

        《诗经·小雅·四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有关“秋天的风”的古诗句

        1.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3.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4.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范云《别诗·其二》

        5.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程颢《秋日》

        6.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7.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辛弃疾《昭君怨》

        8.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窦巩《秋夕》

        9.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0.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11.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12.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13.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14.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

        15.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

        16.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17. 夜深风竹敲秋韵。——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18.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19.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杜甫《秋兴八首》

        20.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21.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秦观《秋日·其二》

        22.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23.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摊破浣溪沙》

        24.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5.关于春,秋,风,的古诗

        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问君能有几多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夏: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冬: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

6.诗中有秋“风”的诗句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

        《诗经·小雅·四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赏析

       两个人都写过的。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旧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犊,忧来思君不能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哪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催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曹丕的《燕歌行》,是中国第一首比较成型的7言诗,一共有两首,第一首比较著名,主要写闺中女子的思夫之情

       而高适的《燕歌行》,则属于边塞诗,描写了一次战斗的艰辛,还有就是对军官和士兵的不同生活提出了微些讽刺

       诗句展现了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燕歌行》。

       节选如下: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译文如下: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燕歌行》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作者有感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作诗加以讽刺。

       作者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百度百科——燕歌行

       好了,今天关于“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